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主修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而且与生产实际联系比较密切,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所以一直困扰着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和教师。因此,如何改进课程的教学方式,优化课程的知识结构,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广大中职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要结合教学经验,分析职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实效性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实效性;人才培养
一、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现状。随着我国大力倡导和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已经逐步趋于正规化。但是,有的职业学校只是一味重视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的建设和投入,而忽略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对教学质量的督导。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现状。随着我国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学校普遍出现招生质量下滑、生源不足的状况。所招学生大多数不仅文化基础和理科基础薄弱,而且还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机械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理论很烦琐复杂的学科,客观上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提高《機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1)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而由于长期定式思维,许多学生都认为教学是老师的事,学不学才是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措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双边活动中。比如在《铰链四杆机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四杆机构,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组装的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还是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多引导、多点拨,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提高教学的效率。《机械基础》课程本来就是十分复杂烦琐的,因此,教师越是喋喋不休,学生越是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高效率,重在一个“精”字,讲解要精,提问要精,作业也要精。教师要把握好减少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间的协调。③运用好激励手段。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好激励手段,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激励学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口头表扬,也可以是一个眼神的肯定,还可以是具体的奖赏。这虽然是一个很细微的举动,但确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一个肯定,能让他们提高自信,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并且渴望自己能有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2)加强教师授课的积极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个人情感能促进个人认知、个人意志和个性品质得到更为全面发展。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个人情感必然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因素。当教师在授课中增添了某种积极的情感色彩时,就能使学生的记忆映像更为强烈和鲜明,此时教师的个人情感就成了学生记忆课堂内容的一个强化剂,其作用比反复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尤其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于学习的个人认知和精神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所以教师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发挥教师的积极的情感,用好以情励学这一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教师要形成积极的个人情感,就必须要提高个人修养和热爱职业教育这份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教师还要全面深入钻研教材,真正理解并体会教材中蕴涵的积极情感和美学思想。这样上起课来才能语语含情,真挚感人,打动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加强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让学生敢于对教师或课本中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减小心理负担,发挥心理潜力,破除思维定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职校学生学习习惯以及自学能力较差,教师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必然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方法的培养,有的老师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片面注重要求学生简单记忆某些学习方法,而不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总结适合于自己的一套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健全的个人素质和成功的个人能力,所以,当学生走上社会后,由于具有自学能力,便有了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不断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因而,培养自学能力可谓是一生受益。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步是向学生阐释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在心里对自学能力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二步是每节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和重点预习方向,让学生在按照基本预习目标复习时发散思维,不断拓展思路,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做常常有学生会有意外的收获;第三步是在教学时多给学生一点自己消化自己琢磨的时间,在对重点内容和典型题进行讲解之后,布置课堂作业和讨论内容,然后将时间交给学生们自己去分析和巩固知识;最后就是布置课后作业了,课后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求学生先复习课本,复习完成后再去做作业。然后,教师对重难点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逐步使学生能够自我分析归纳。最后,要做好记忆的巩固,让学生以作业来检测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在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按照参考书泛泛讲解重难点的情况,这样做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其实,所有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上的问题总是敏感而渴求知道为什么的,这样的精神状态会让学生逐步积极起来。而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际有机进行结合,更强化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求欲望,也让学生产生该课程对生活作用巨大的一个概念。这使其更加热爱该课程,对该课程的信心更大。比如,在讲解《齿轮传动》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实地到车间里参观,看看普通车床变速箱齿轮的啮合,详细地向他们讲解齿轮的结构、渐开线的性质、齿廓啮合特性等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现这一课程对生活的意义有多大,也就慢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上单调的理论的深刻的理解和简单运用。
(5)注重各学科间的联系教学。《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中属于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这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方便。所以,教授该课程时可以多联系一下与之联系紧密的课程,做好多个课程的结合教学。这样做不仅能增添授课时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帮助学生归纳各学科间的联系,加深他们对于多种学科内容的印象,培养发散思维。比如在《轴》这一单元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主轴的尺寸联系到金属材料课程,通过齿轮传动系统联系到热处理的课程上……这样的讲解更有利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和透彻的思路,最终提高学生的吸收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总结: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要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讨论、实践和活动及科研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中宝.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策略[J].教育界,2011(6).
[2]刘自强.基于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3]史春梅.如何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J].职业技术,2011(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实效性;人才培养
一、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现状。随着我国大力倡导和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已经逐步趋于正规化。但是,有的职业学校只是一味重视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的建设和投入,而忽略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对教学质量的督导。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现状。随着我国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学校普遍出现招生质量下滑、生源不足的状况。所招学生大多数不仅文化基础和理科基础薄弱,而且还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机械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理论很烦琐复杂的学科,客观上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提高《機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1)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而由于长期定式思维,许多学生都认为教学是老师的事,学不学才是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措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双边活动中。比如在《铰链四杆机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四杆机构,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组装的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还是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多引导、多点拨,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提高教学的效率。《机械基础》课程本来就是十分复杂烦琐的,因此,教师越是喋喋不休,学生越是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高效率,重在一个“精”字,讲解要精,提问要精,作业也要精。教师要把握好减少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间的协调。③运用好激励手段。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好激励手段,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激励学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口头表扬,也可以是一个眼神的肯定,还可以是具体的奖赏。这虽然是一个很细微的举动,但确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一个肯定,能让他们提高自信,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并且渴望自己能有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2)加强教师授课的积极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个人情感能促进个人认知、个人意志和个性品质得到更为全面发展。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个人情感必然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因素。当教师在授课中增添了某种积极的情感色彩时,就能使学生的记忆映像更为强烈和鲜明,此时教师的个人情感就成了学生记忆课堂内容的一个强化剂,其作用比反复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尤其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于学习的个人认知和精神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所以教师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发挥教师的积极的情感,用好以情励学这一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教师要形成积极的个人情感,就必须要提高个人修养和热爱职业教育这份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教师还要全面深入钻研教材,真正理解并体会教材中蕴涵的积极情感和美学思想。这样上起课来才能语语含情,真挚感人,打动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加强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让学生敢于对教师或课本中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减小心理负担,发挥心理潜力,破除思维定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职校学生学习习惯以及自学能力较差,教师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必然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方法的培养,有的老师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片面注重要求学生简单记忆某些学习方法,而不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总结适合于自己的一套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健全的个人素质和成功的个人能力,所以,当学生走上社会后,由于具有自学能力,便有了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不断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因而,培养自学能力可谓是一生受益。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步是向学生阐释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在心里对自学能力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二步是每节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和重点预习方向,让学生在按照基本预习目标复习时发散思维,不断拓展思路,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做常常有学生会有意外的收获;第三步是在教学时多给学生一点自己消化自己琢磨的时间,在对重点内容和典型题进行讲解之后,布置课堂作业和讨论内容,然后将时间交给学生们自己去分析和巩固知识;最后就是布置课后作业了,课后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求学生先复习课本,复习完成后再去做作业。然后,教师对重难点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逐步使学生能够自我分析归纳。最后,要做好记忆的巩固,让学生以作业来检测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在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按照参考书泛泛讲解重难点的情况,这样做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其实,所有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上的问题总是敏感而渴求知道为什么的,这样的精神状态会让学生逐步积极起来。而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际有机进行结合,更强化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求欲望,也让学生产生该课程对生活作用巨大的一个概念。这使其更加热爱该课程,对该课程的信心更大。比如,在讲解《齿轮传动》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实地到车间里参观,看看普通车床变速箱齿轮的啮合,详细地向他们讲解齿轮的结构、渐开线的性质、齿廓啮合特性等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现这一课程对生活的意义有多大,也就慢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上单调的理论的深刻的理解和简单运用。
(5)注重各学科间的联系教学。《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中属于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这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方便。所以,教授该课程时可以多联系一下与之联系紧密的课程,做好多个课程的结合教学。这样做不仅能增添授课时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帮助学生归纳各学科间的联系,加深他们对于多种学科内容的印象,培养发散思维。比如在《轴》这一单元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主轴的尺寸联系到金属材料课程,通过齿轮传动系统联系到热处理的课程上……这样的讲解更有利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和透彻的思路,最终提高学生的吸收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总结: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要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讨论、实践和活动及科研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中宝.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策略[J].教育界,2011(6).
[2]刘自强.基于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3]史春梅.如何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J].职业技术,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