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宋代科学家朱熹也说:“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科学上的很多重大进展不是由问题的解决者促成,而是由问题的寻找者促成。当有人问爱因斯坦这位真正有创造性的思想家他那些最重要的科学概念是怎样产生的时,他回答说它们是由于他最不理解的东西而产生。这种发现困惑的能力,提出尖锐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科学发明的关键,而且也是许多领域有创造性的思想家的显著特点。由于中学生还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学习中很少发现问题,而在其似通非通,似懂非懂处教师必须及时设置疑点,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经过思考,学生可以把握精髓,提取精华,发现问题,解决疑难,进而去探索、创造。
  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第一,要及时设疑,激疑。如讲非洲经济时,我这样来创设问题情境,及其疑点:“非洲称为富饶大陆,可是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经济水平最低的一个洲,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必然会去自行探索。又如在讲水循环时,我提出“一场大雨过后,雨水到哪里去了?”如不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照本宣读提出什么是水循环,显然缺乏启发性。前者激起了内部矛盾,产生了求知欲,形成了学习动机。
  第二,要起“坡堤”作用。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促进认知向高级发展,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坡度”,也既是在学生攀登教材“高度”的前进道路上,给他们铺设一些便于上升的“阶石”。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是从生动的直观开始,积累正确的地理观念。地理观念是客观存在的地理事物在人脑中所形成的表象在学生意识中的复现。地理观念是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必须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必要的感性知识。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知识,他们对各种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知识,就不能真正理解。此时,“创设问题情境”,铺设“阶石”十分必要。
  第三,要有一定的认知价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获得一个明确的信号,产生一种价值倾向,觉得这个内容非常重要,非学好它不可,才能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从动机的定义看:“学习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有了一定的价值倾向,从而产生学习需求,在地理学习中的自觉性,稳定性可以增强,方向容易明确,积极性由然而生,主体作用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对地理认知价值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激发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应寓地理学习意义教育于生动的讲授中,与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
  第四,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现代教学论要求我们,应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生会学习放在重要地位。不能只给学生“猎物”,而要给学生“猎枪”。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必须掌握地理学习的思维特点和地理思维的主要方式。“综合联系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分析比较各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是地理学习的思维特点。这是因为地理是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所以归纳出整体,演绎出个别,比较出异同是学生地理思维的主要方式。”它是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重在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使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使思维活动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一般思维方式,少走弯路。它也不是消极地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多种应变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如讲日本经济时,我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日本自称资源小国,何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强国。”引起认知冲突,产生悬念后,我逐步引导同学从发挥地理优势,重视知识人才,扩大开放,扬长避短等方面分析,并且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以此培养学生多端思维、归纳、演绎等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方法,我想不外乎以下三种。
  第一,巧引资料。引用资料有说段趣闻,讲个故事,吟咏诗词、解释典故,引用俗语等。每个地理教师都在或多或少引用资料创设问题情境,但要做到“巧”,产生理想效果,得花功夫。例如解释典故,要作到古为今用,以古激今。
  第二,联系实际。实际生活也是一本“教科书”,而且是活的“教科书”。在系统理论看来,“地理教材就是由地理教科书、地理教具、地理实体和实际生活等四个部分所组成。”我们完全可以从现实中提出一个课题,作为一种问题情境。如在讲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我问同学:“关于河流的污染问题怎样解决呢?”学生因目睹这条河几度发生黑臭的情景,因此热烈议论开来:不准附近工厂排放废水;排放废水给予罚款处理;发现黑臭立即开闸放水……,思维既是发散的,又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最后总结:“从目前着眼,开闸放掉黑臭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好方法,但要彻底解决,还要做许多工作,包括认识上,观念上要有转变。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对同学进行了环保方面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课本诱导。在许多知识点上,地理教科书本身已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教师必须认真加以挖掘和运用。例如在《我国降水及其分布》一节中有两张不同屋顶结构的房屋图,以这两张景观图为情境进行对比分析教学,提出恰当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讲解都可以顺利展开。由此可见,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如果运用得当,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还可展拓师生的知识视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有人说“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放飞学生在生活中的想象力,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是新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弘扬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对学生进行“三个文明”建设等基本常识教育;另一方面要承担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德育任务。由于学科本身的性质,教材更新快,理论性强,抽象的东西多,思想政治课往往给学生以“假、大、空”的感觉,影响了学习的信念和情绪。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应用,将弥补以上缺陷。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种任务型的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学生能做某事,而不是老师教了某事。这样的改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改变,就使得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传承文化教育,为学生提供实
期刊
夸美纽斯指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要像节约粮食一样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少教”和学生“多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进入初中,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增多,学习负担加重,据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教
期刊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从作文教学来讲,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正呈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各种流派层出不穷。但与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研究相比,对作文评价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作文评价形式比较单一。许多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评价往往凭自己的心意乱写一通,应付了事。没有从文章的字、词、句、篇等方面综合评价,有的写得空洞、抽象,学生看了
期刊
自从教以来我时常想,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该在数学课上给孩子们教什么?如何教?在这个假期我带着这些疑问参加了教研中心组织的赴江苏为期十天的学习。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也很深。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纹丝不动。在培训中,能够得以聆听众多专家,倾听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能够观摩那里教师的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
期刊
语言是浩渺的海洋,其内容涵盖了主观与客观世界,其表达出神入化千姿百态。在这纷繁复杂中,可以称为提纲挈领的方法的,就是语法和修辞了。然而,近几年来,在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口号下,在“双基教学”日益淡出的时候,中考中语法修辞试题几乎无立锥之地了;而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语法修辞教学已微乎其微了。  其实,这是矫枉过正。在语文教学的确实曾出现过语法修辞半壁江山概念术语满天飞,而忽视理解和运用语言实际能力的
期刊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问题的提出。目前,我校英语课堂中高段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两点现象
期刊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那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呢?  一、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