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少女,淑女?还是姑娘,小姐?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头有一本描写毕加索生平故事的书,写得很精彩。但读到其中关于毕加索一幅著名画作的段落时,我不禁对译名产生了疑问。
  这幅画,就是后来被很多人称为立体主义开山之作的《阿维尼翁的姑娘们》。
  我手头的那本书,对此却有三种不同的译法。其一,《阿维尼翁的女士们》;其二,《淑女们》,应当是简称;其三,《亚威农姑娘》,此翻译是插图下的文字说明,想来不是译者的问题,而是编辑不知道从哪里查来的。
  这幅彩色画是毕加索在巴黎生活期间画的,创作于一九○六年底到一九○七年春期间,二百四十四厘米高,二百三十四厘米宽,题目叫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画面上色彩阴暗,表现了五个形状怪异的裸体女人,各自摆弄着风骚的姿势,显得十分粗暴,展示自身年轻肉体的魅力。她们身体各部分是散的,直棱直角,手脚粗大,有的鼻子或者塌陷或者扭曲,胸脯或者被切斷或者不存在,其中最右边的两个的脸完全变形,像是非洲黑人雕像艺术,又像是古伊比利亚雕像,颇有些“牛头马面”的样子。这幅画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那么,这幅画到底应该翻译成什么名称呢?我查了查手头有的资料,发现结果也是五花八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作《亚威农的少女们》(见“毕加索”条);《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中译作《阿维尼翁少女》。
  其实,不应该是“少女”,也不应该是“女士”和“淑女”,而应该是“姑娘”,或者“小姐”。我个人认为,最合适的译名,应是《阿维尼翁的姑娘们》,或者《阿维尼翁的小姐》。
  毕加索的这幅画,通常都用法语名称“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来称呼,它的西班牙语名称“Las Se?oritas de Avignon”不常使用,却是“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的直译。
  在法语中,“Demoiselles”的意思是“小姐”,即没有结婚的女性,这个词最初专指大家闺秀,待字闺中,很有身份,身边当有丫鬟服侍。后来“Demoiselles”用来通指所有未婚的女性,小到三五岁,老到八十多岁,中国人习惯上叫“姑娘”,西欧向来称“小姐”。当然,“Demoiselles”这个词,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也可以用来称呼从事色情业和卖淫业的女性。“姑娘”和“小姐”的叫法,倒是古今中外都有的。过去的小说中,常有老鸨张口闭口地说,我们这里的“姑娘”,个个有倾国倾城之色,闭月羞花之容,等等。
  毕加索画了《阿维尼翁的姑娘们》之后,朋友们当即认出,画面中的女人都是妓院中的娼妓,并且对她们在画面中搔首弄姿的架势避之唯恐不及。他的好友法国诗人把画作提名为《哲学妓院》。果然,毕加索告诉他们,这幅画叫作《阿维尼翁妓院》,让他想起这一名称来的,是巴塞罗那一条叫“阿维尼翁”的臭名昭著的妓院街。
  至此,这幅绘画的题目再明白不过了,应该是《巴塞罗那阿维尼翁街的妓院》。
  后来,到了一九一六年,此画第一次在安德烈·萨尔蒙组织的昂坦画展上展出,出于避免查禁和便于人们接受的考虑,萨尔蒙建议干脆弱化一些,同时也幽默一些,将原名《阿维尼翁妓院》改为《阿维尼翁的姑娘们》。毕加索违心地接受了,但他说:我不喜欢这个名字。
  以“姑娘”或“小姐”来称呼妓院中卖身的妓女,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还是可以的,而若是以“淑女”或“女士”来称,却万万不行。
  从“妓院”改为“姑娘”,作者毕加索已经不高兴了,如果他知道,这一名称在翻译为中文时,又被一些人改为了“淑女”或“女士”。他一定会恼怒的。“小姐”或“姑娘”,既保留了未婚者的身份,又对画作中的妓女形象有所影射,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译法。
  顺便说一句,阿维尼翁本来是法国南部的一个城市,当年的教皇之城。
其他文献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称它为“一本迷人的、悲剧性的和感人肺腑的书”,的确如此,萨沙·索科洛夫的《愚人学校》让人着迷,即使你是随意翻阅,即使你跳过了开头,也不看结尾,从其中的任何一页开始读。无论从哪一段,哪一行,你都会感觉到文字的吸附力,它会瞬间把你抓住,吸入到它所创造的情境中、故事中,这时那种淡然的,却渗透着忧伤的感觉便在迷人的掩映之下进入到你的内心,你会发现忧伤和所谓的“悲剧性”其实也那么迷人,让
期刊
大概因为诗情来得很急,诗人的表达有时简直不成句子,有时还任性地让词生词,生生不息似的延长句子的长度,增加诗行的数量。但我不是指这样的句子:“操种和族的心,看市民的精神力比/九十年代经济特区的城中村里/性病治疗方案贴满水泥空间更糜狂。”(《北京的问好》)这句子令人抓狂,带来太多节奏和押韵方面的挑衅。我指的是这样一些句子:《走马灯》 范雪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好想和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才会
期刊
批评家库切曾经说过:“强大的诗人总是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系,并在这个过程中重写诗歌的历史。”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就是这样一位强大的诗人,尽管他首先是以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和后世研究里。在一九二七年那篇著名的《关于四百个年轻抒情诗人的简短报告》一文里,布莱希特直言不讳地说,他对于里尔克那种“纯粹”的抒情诗有种“不耐烦”。这一年他二十九岁,在政治上
期刊
记得苏轼写过好几首《西江月》,其中一首不是太有名,但我挺喜欢的,没有了辛弃疾的《西江月》里的激烈,却有沉郁待吐的韵味:“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倒也奇怪,在我国近代学者的自传和回忆录(或全文,或节选)中间,读到好几册都有与苏轼这首词相似的质地和感怀。例如,杨绛先生所写的《杂忆与杂写》是让我佩服的头一册
期刊
一  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Georg Brandes,1842-1927)注意到,在法国文学中,到了十八世纪的卢梭,“‘自然’这个口号要按它的原义去理解,第一次在英国以外的小说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真正感情,以此取代谈情说爱的客厅和花园”(《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下同)。在卢梭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漪丝》(1761)里,出现了对于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而这一切,勃兰兑
期刊
茨威格笔下的角色,跟我们认识的人一样,往往都有双重性格,过着双重生活。那无以名状的潜意识、野马般的盲目冲动,随时发动翻天覆地的袭击,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这是一种最日常、最静默,因此也最根本的“革命”。茨威格写人的双重性,当然并不志在用引人入胜的故事,仗义宣扬他友人弗洛伊德的学说。事实上,即使弗洛伊德从未出世,茨威格也会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下写出相类似的故事。然而這样孜孜不倦地揭示人性的两面,说
期刊
一、“经术”与“法术”  中国历史上的两大改革家,王安石与张居正,各自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政治遗产,后人对此有赞有弹,众说纷纭。如果深入追究,两人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思想的截然不同,是不容忽视的缘由。  王安石用儒家经术来处理世务,着眼点始终不离儒家经典,不离经术。他对儒家经典《周礼》特别重视,说:“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他的改革举措,即所谓“新法”,都从《周礼》寻找理论根据。变法期间,他撰写《三经新
期刊
二0一六年夏,我完成了关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博士论文,获得学位。毕业后常常忆及位于英国湖区格拉斯米尔(Grasmere)小村中的诗人故居“鸽舍”(Dove Cottage)以及在不远处的圣奥斯瓦尔德教堂墓园(St. Oswalds’ Churchyard)里安息着的诗人。在英国每当论文思路不清时,我便坐上五五五路巴士,到“鸽
期刊
他,被命运宠溺与苛待的诗人,被世人颂美与误解的诗人,在凯尔特的暮色中完成凯尔特文艺复兴的诗人,将哲思、抒情与戏剧并冶于一炉的诗人,集青春的生机与岁月的清明于一身的诗人,既温柔唯美又有几分靡菲斯特恶魔风味的诗人,讴歌爱情却永失所爱的诗人,不为民族与语言所囿的诗人;他是文字的冶炼者,新颤栗的创造者,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立體的乡愁  一八六
期刊
卡夫卡曾直言对老子思想的无限钦敬,称“老子的哲学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是它们的核心,却对我依然紧闭”。这个果核紧紧地封闭着,它是自我圆足不加旁求的;它的成就、它的感觉、它所有的意义都绾聚在一起,收拢在一起;它精光内敛,一般人很难接近它,甚至没有接近它之前,就已经有点目迷五色了。为了向前人汲取智慧,我们需要让它敞开,这就是“打开果核”。  但并不是每个人对着文本就可以打开这个果核的,等打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