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人才市场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找不到舒心的工作。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张家港地方资源的深入调查,对应届毕业生的回访,总结出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多项举措,以培养适应企业要求、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张家港;就业;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334-02
  
  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人才的一个本质属性。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破解当前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要素,是毕业生就业的第一能力,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以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对如何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工科大学生自我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研究。
  一、张家港地方资源及对工科类大学生要求现状
  张家港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基地,是上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面积1 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万,已初步形成一城四片区的城市发展构架。张家港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处中国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环列四周,北滨中国“黄金水道”长江。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全市已累计批办三资企业超过1 200家,投资总额超过120亿美元,注册外资近60亿美元。近50家国际著名大公司前来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张家港市非常注重对内开放工作,已有10多家国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该市投资兴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建办利用外地资本项目1 600多个,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
  张家港人民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处处都可以施展应届毕业生心中的抱负。然而在张家港地区想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却并非易事,在各种大型招聘会上,各类企业特别是制造类行业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工作经验,最好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且用人单位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等更高学历集中,这就使得一些地方性普通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二、工科类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张家港拥有众多与机械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一流的管理设备,良好的生产优势,优秀的投资环境,为广大学子在此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经过调查,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最终选择在张家港就业,本地的企事业单位很少招聘到应届工科类大学生。究其原因,我们通过对企业、高校及毕业生三方面的调查,主要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市场,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越來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来看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达到631万。我国2009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达到45%(该数据截至当年6月份),2010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42%(该数据截至6月底),同时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要大于专科生的就业压力。
  2.学生就业门路不够。目前的就业渠道基本是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熟人介绍、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对于招聘一般也只有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等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
  3.高校专业课程设置陈旧。现在很多大学的专业课及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专业方向归一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很多拥有相同知识的人才,挤到某一个就业岗位的现象,供过于求。市场是变动的,需求也是不定的,用一个固定不变的专业培养方案很难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4.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精神。大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向他人求助,而缺乏自主完成的精神。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不懂得思考,不知道发问,只一味地接受老师的传授,不懂得如何应用于实践,毕业后受聘于企业遇到工作上的困难便会一筹莫展。各类企业也不愿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希望应聘者能够立刻上岗,客观上等于将应届生挡在了工作岗位大门之外。
  5.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十年寒窗,终于踏入社会,大多数的大学生对自己都有比较高的定位,因而当遇到就业压力和困难时,就形成了心理落差。有的人提出非3 000月薪不做,有的人更说没有“三高”(高薪水、高福利、高地位)就回家,这些都是极端的就业心理。一部分大学生因为低工资难以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缺乏足够的工作激励,而倍感委屈。
  6.求职缺乏技巧。走出校门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如何让用人单位了解你的能力才是最关键的。广大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应聘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这样即使满腹经纶也不会不被人察觉。因为求职技巧的缺乏,使得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很好的机遇。
  三、高校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不少高校长期以来坚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不了解现实就业市场需求更多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很多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实践指导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脱离了企业的需求,学生培养脱离了实际。调查发现,高校与企业之间最难形成共识的便是“产学结合”,如何让现实的教育通过某种适当的改变,来构建产学构架,是首要问题。
  在对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中,6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差异较大;4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必须要通过上网、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多数学生反映,自己在校学习主要精力都在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就忘得差不多了。
  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全面,缺乏对学生职业观等方面的培养,这直接影响学生对就业与职业的理解,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大学生进校后松懈情绪明显,对就业市场和社会的关注度较低,而相比较国外的学生进入大学才开始真正深入地学习,为了从大学毕业,他们就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去学习感悟。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惰性是问题的关键,大学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自然大打折扣,对企业不够了解,缺乏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这些都是原因所在。
  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
  近年来,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国家接连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高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阵地,也纷纷通过各种手段,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而要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因而作为高校而言教育改革已然成为必然趋势,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改革的路径有以下几条:
  1.改善师资结构。改革传统的教师队伍,制定规范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聘用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到学校任教,安排年轻教师到企业兼职,将培养模式升华成与市场需求相和谐的状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引导大学生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教师的指引,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找到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和计划。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促使他们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自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求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3.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让大学生提早、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可以通过学校组织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手段,指引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应用书本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实习,解决实际问题,从感官上体会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成果,从而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构建产学研平台。产学研平台是解决学生实践活动的最有效直接的方法。高校可以利用专业教师和企业科研合作的良好资源,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在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创造平台;企业也通过对实习学生的表现,招聘优秀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从而实现双赢。
  5.优化教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原有教学理念,适时优化教育课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所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应该有较好的人文环境,师生之间没有芥蒂,没有学术等级之分,只有学术上的交锋。
  学校秉承“立足张家港、服务长三角”的办学宗旨,目前已经和周边不少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与特色。随着学校内涵和外延建设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如何更加贴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利用张家港及长三角地区地方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明强,王黎辉,余建国,曹玉华.工科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03,(4).
  [2]周颖,汪澜,韩晶晶.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39.
  [3]丰捷.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N].光明日报,2010-06-20.
其他文献
摘要:“三线”建设是党和国家在特殊形势下作出的一项区域经济建设战略决策,在相当程度上是对建国初期区域经济均衡战略的恢复和发展。“三線”建设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力地促进了西部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上为此后的西部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析和总结当年“三线”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可以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以重要的启示。 
期刊
摘要:源于英美的社区照顾模式由于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群体在社区享受较为专业化和全面的照顾这一特点,成为目前中国探索建立持续性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的社区服务系统一条可行性的实践路径。立足于“社区照顾”的概念和实践策略,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社区照顾”策略的实践,并提出了培训专职社区工作者,引入专业化社区服务工作机构,继续完善社区志愿者
期刊
摘 要:针对《资治通鉴》中的标点问题,通过与有关文献及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重新予以审视,求出更为客观的说法。  关键词:资治通鉴;标点;例  中图分类号:k2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5-0190-03     《资治通鉴》标点例一文是吕叔湘先生发表在1979年《中国语文》第1,2期上的,该文专门就1956年第一版《资治通鉴》标点本所存在的标点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摘 要:目前,很多班级都只是一个“学生群体”,不能称之为“班集体”。班集体与班级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班级更侧重于组织名称,而班集体则是一种价值判断,能反映班级的性质和水平。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班级从“学生群体”发展为“班集体”,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一个真正的优秀班集体,应该拥有自己的定位和远瞻,善于挖掘和培养班集体核心竞争力,形成班集体的思维和智慧。以“江苏省先进班集体:宿迁
期刊
摘 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框架内,实践教学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探究性。在实践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统一。同时,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教学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反思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293-
期刊
摘要:加强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和管制,促进消费者转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对消费者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探索,为政府引导消费者实行资源节约型与环境保护型消费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证资料。  关键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期刊
摘 要:培养造就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河海大学以党建为抓手、以团组织培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立体、系统的培养模式,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实践与探索;河海大学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作为一本人物传记,《哈特的一生》生动地展现了二战后牛津大学的哲学与法理学研究氛围,描绘出哈特在大学内外的不同人生。结合哈特的人生经历及社会背景的介绍,可以从内在视角解读哈特的学术地位、身份归属、性格特征三个主要问题,从而在学术思想本体之外审视哈特,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哈特,理解当代西方法哲学理论。  关键词:哈特;内在视角;学术认同;局内人;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以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社区党员示范团八年以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实践为范例,在介绍、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并讨论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与理念。  关键词:高校社区;党员示范团;主体与理念;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336-02    一、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社区党员示范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一)背
期刊
摘要:采用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教师成长协作团学员的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等角度来研究职前小学教师培养实践教学组织新形式——教师成长协作团的成效,以切实提升协作团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职前小学教师;教师成长协作团;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5-0301-04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成长协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