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静波乡下有良田,城里有米店。
  说他是商人,行;说他是地主,也行。但他却不是个好商人。因为,他不会做生意,甚至连米的价钱都不晓得,他只知道读书下棋。可米店的生意不错。还有,虽说他是地主,可乡下的地,不知道哪块属于他,关于地租他也一无所知。
  为什么?
  他有一位好管家,姓韩,单名一个柳字。
  管家比他整整大了40岁。
  管家从小进沈家当学徒,后来给他的父亲当管家,现在又给他当管家。他对沈家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其实,他根本没有家,沈家就是他的家。
  从他讨饭进沈家那天起,就把沈家当成了家。
  有这么一位好管家,他便当了甩手掌柜。
  那年,城里来了许多饥民,蚂蚁般。好几家米店都店门紧闭,唯独沈家米店正常营业。不但生意正常,还开设了两个大粥棚,每天为饥民提供免费小米粥。
  见门口这么多人等粥,东家皱皱眉:“多烧几锅,让他们吃够!”
  管家小声说:“老爷,使不得。把咱米店的米全都熬粥,也救济不过来。”
  东家一愣:“那总不能让他们饿着吧?”
  管家点头:“我们尽力而为。”
  一天夜里,城里饥民闹事,几乎抢光了所有的米店。
  沈家米店却毫发无损。
  饥民说:“沈家米店每天都为我们熬粥,我们不能没良心。”
  实际是管家悄悄给饥民出主意,那几家奸商囤积粮仓,抢了他们法不责众。
  这个主意不错,不但保住了沈家米店,还让饥民有了粮食。
  饥民扛着粮食四散逃去。
  官府来抓人,哪里还有人影?
  有一回,东家与一位开米行的朋友吃饭。朋友问:“沈老板,你家米店的价格总比我们低,天长日久,不赔本?”
  东家嘿嘿笑:“我永远都不赔本。我的米哪里来?乡下。不花钱的。不花钱,哪来本?”
  东家回来后问管家:“韩叔,咱米店的价,比别人低吗?”
  管家点头:“低一点。但薄利多销,我们的收入一点不比别人少。”
  来沈家米店买米的,都是老主顾,左邻右舍,他们都是吃着沈家米店的粮食长大的。
  那天,城里王记米行突发火灾,店主哭喊:“王记米行失火了!”
  店主喊哑了嗓子也没喊出人来。几十仓粮食毁于大火,却无一人前去救火。因店主是出了名的黑心店主,掺沙子,掺发霉粮食,大家都躲在家里,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店主急疯了,跑进粮仓,被活活烧死。
  说起这事,东家唏嘘不止。
  管家说:“自古以来就是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这件事过去没几天,沈家米店也着了火。
  管家在街上一边跑一边喊:“沈家米店起火啦,快救火啊!”
  顷刻,男女老幼都提着水桶拿着脸盆出来了。大火很快被扑灭。
  东家垂泪给救火的作揖:“谢谢。谢谢。”
  有人说:“我们是吃沈家米店的粮食长大的,就像我们家里的一样,我们不救,谁来救?”
  这年春,大旱,许多地方有人把树皮都吃光了。
  秋天,东家说:“韩叔,该收地租了,你去乡下看看,有啥好东西,给我买点。”管家就急匆匆去了乡下。
  他看到的是,一群群背井离乡的逃荒人。
  管家在乡下呆了一天,哭了好几回。
  管家红着眼睛回到城里。
  沈东家一见管家,不对劲啊,怎么眼泡子有点发肿呢?
  管家低头说:“对不起,东家,我辜负了您的希望。”
  东家奇怪地问:“我不就是想让你买点啥吗?没有就拉倒。”
  管家就哭了:“东家,乡下惨啊。到处是逃荒要饭的,日子没法过了。”
  东家叹了一口气:“真是民不聊生啊!”
  东家说完,问:“那你收地租的事如何?”
  管家说:“我正要跟东家说呢,我给您买了一样好东西。”
  东家问:“啥好东西?”
  管家答:“您的名声和仁义?”
  东家不解。
  管家说:“老百姓都饿着肚皮呢,哪来的地租?我就说,沈老爷发话啦,今年的地租全免,等来年风调雨顺,一并上缴。”
  东家明白了:“说,对,给老百姓一条活路吧。”
  第二年果然风调雨顺。可小鬼子却来了。城里被鬼子的飞机轰炸得一片狼藉。
  管家保护着东家一家老少仓皇逃到乡下。
  乡下的佃农听说东家回来了,全都来到村头迎接沈静波。
  不几天,沈家大院里就堆满了粮食。
  佃农们还送来了花生、大枣、水果。
  東家拉着管家的手说:“韩叔,我们老沈家要好好谢谢你啊!”
  管家答:“应该道谢的是我。东家给了我饭吃!”
  管家死后,东家当做亲人发送的,还给管家披麻戴孝。
其他文献
上初中时,公园门口有个摆摊下象棋的人,六十来岁,高挑、清瘦、长手、方脸,站着就像一个倒立的“士”,隐隐的带着一股杀气。他下棋有规矩:落子无悔,每局下注,一元起注,先比钱再开局。围观的人很多,我每次去看都得从人群的缝隙里挤进去。一般的人在他手下走不出二十步,只见他眼光一闪,冷不丁就把对手将“死”。  那年我获得学校象棋比赛冠军,得奖金五元,便心痒着想去下几局。星期天我偷偷溜出家门,坐到老头对面。第一
期刊
我毕业于一所部属重点财经大学。4年里,我把别人卿卿我我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并拿到了多种证书。毕业后,找工作也很顺利。但让我懊丧的是,由于自负、自大,我亲手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给搞丢了。  今年五一过后,因为我对沿海城市心向往之,便选择了南下广州求职。  我在报纸上看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正在招聘,便精心收拾了一番前去应聘。人事部经理仔细翻阅了我的应聘材料,很是满意。他和我聊了一会儿,当即拍板,让我第
期刊
上小学时,邻居梁正伯伯就带着郑志和儿子梁帅在门前的空地上,“一二一、一二一”地练习正步走。郑志摇摆的小身躯、天真又认真的神态,常逗得两家大人欢笑。  梁正伯伯喜欢郑志,夸他能吃苦,将来会有出息;对自己那个抹着鼻子哭泣的儿子梁帅,就多了一些训斥:“瞧瞧你那窝囊样儿,走个正步都怕苦喊累哭鼻子,没出息!”  挨了批的梁帅,经常怂恿郑志偷个懒儿,同时他还到郑志的父亲那里去诉苦,说哥哥故意逞能,故意显摆,惹
期刊
州城人都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  州城人只知道他是一个盲人,眼睛看不见,却在醉仙楼前摆了一张桌子,做起给明眼人指路的生意。  州城人习惯把他们叫先生。  他只有三十来岁,州城人就叫他小先生。  人常说,算命查八字,凑钱养瞎子。州城人厚道,有了闲钱,就到小先生的摊子前和他拉呱拉呱。三拉呱两拉呱,陡然对他肃然起敬了。谁想那小瞎子真是厉害,竟把明眼人说得一惊一乍的。  小事不说了,就
期刊
父亲老咳嗽,半夜咳醒,披衣服坐起来,母亲也坐起来陪父亲,两个人对着脸说话,母亲给父亲倒杯水喝,压压咳嗽。  父亲日渐消瘦。母亲也拿不出什么好的补品,当年能吃上饭就不错了,母亲最好的东西就是早晨的一个鸡蛋花儿,叫父亲喝。  吃的药嘛,厂医务室薄荷片、止咳糖浆,啥的。  父親是先进工作者,早上班晚下班,对工作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服从领导、团结同志、任劳任怨、以厂为家……这些四个字
期刊
值七月,酷热难当。在冀北境内一条古道上,走来一位衣衫褴褛、鞋子露着脚趾的孩子,十一二岁的年纪,头发乱蓬蓬的,脸上布满了横一道竖一道的汗渍。他小名叫二娃子,打小就没了爹妈,从陕西一路逃荒到了这里。二娃子此时又饥又渴,实在走不动了,路旁有几棵一搂粗的柿子树,他倚坐在树下,想歇息一会儿。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几匹马从面前跑过。打头的汉子四十来岁,勒住缰绳,说,“伙计们,天忒热,凉快一下,让过晌午的毒日
期刊
相约横渡。  那人率先下水,撲向中流。风急浪高处,那人招呼同伴,竟无人应声。  回头一瞥,却见同伴仍在岸上。正对着他:指指点点,说说笑笑。  那人深吸一口气,再也没有回头,从容地游往对岸。  水上没有留下痕迹,而他已经游过……
期刊
刘妃生得光艳风流,天资聪颖,独得宋徽宗宠爱。她听说大理出产一种“晕染女儿香”的扎染布料,制成成衣后,肌肤生香,便求徽宗下令向大理征讨。  徽宗经不得美人的软磨硬泡,派画师韩少川到大理宣读圣旨,并协助设计花样。  韩少川到了大理,受到皇帝段和誉的盛情款待,但对制作“晕染女儿香”一事却绝口不提。  这日,韩少川从使馆出来,看到接待过自己的张织造,鬼鬼祟祟地往周庄方向溜。韩少川心里一动,周庄可是扎染之乡
期刊
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X国终于攻进Y国的都城。有大臣献策于国王,要想尽快服众,必先杀鸡儆猴、恩威并施。国王向他询问良策,大臣献上一计。  当日,御林军沸沸扬扬地将Y国四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捉入大牢,并将他们关入四间单独的牢房。牢房内除了一张书桌、一纸、一笔,别无他物。献策大臣对四人放出话来,明日午时,你们将被押赴刑场,其中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当夜。  A大臣伏案疾书,痛斥Y国国君不仁不义,挑
期刊
吹唢呐的老王在对面主人家的院子里吹《百鸟朝凤》,旋律婉转,鸟语花香。老邓坐在棚子角落的长条凳上,两眼冒光,胡思乱想。  老邓想,茶喝干了,茶意还在;剑入鞘了,寒意还在,我人是矮点,但我就真一点杀气都没有吗?  老邓曾经跟人吹,说当年自己杀过猪,杀过狗,平常自己进个院子,猪都躲墙角不敢作声;转个村子,一村的狗都把嘴闭得死死的。  但人不是猪,不是狗,闻不出老邓身上的那股子杀气,而且老邓身材矮小,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