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效和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效和预设生成的冲突等几个方面,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了无效低效课堂存在的原因和对这些现象的深入思考。
无效低效教学实践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活了,学生爱学习了,教师的观念变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课堂教学中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维目标的割裂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其一,教师不顾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科学性,只是为活动而活动,使过程、方法“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这种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其二,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空洞、无力,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其三,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泛化
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如语文课,或者丧失自我,异化为生物课、历史课、思想品质课等;或者忽视语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或者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再如,在数学课上,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景,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三、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突出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接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四、教学层次的低下
课堂教学分为两个层次,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学生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显然,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从教学全过程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但是,现在的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灌得越满。
五、预设生成的冲突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无效低效教学实践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活了,学生爱学习了,教师的观念变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课堂教学中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维目标的割裂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其一,教师不顾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科学性,只是为活动而活动,使过程、方法“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这种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其二,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空洞、无力,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其三,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泛化
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如语文课,或者丧失自我,异化为生物课、历史课、思想品质课等;或者忽视语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或者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再如,在数学课上,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景,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三、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突出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接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四、教学层次的低下
课堂教学分为两个层次,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学生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显然,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从教学全过程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但是,现在的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灌得越满。
五、预设生成的冲突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