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纠结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修智:资深媒体人,原《瞭望东方》副总编辑,现为《财经国家周刊》副总编辑,新华社高级记者。
  
  果断、果敢行事,通常会收获世人的颂扬,相反,犹豫、迟疑总会被视为纠结与缺乏男子气概。可是,如果这犹豫、纠结来自于一位大法官呢?
  
  在《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一书的前言,身为法官的译者何帆将该书主人公哈里·布莱克门称为“内心纠结的人”,因为纵观其一生,无论是职业的抉择、与同僚的关系、对个案的立场,无不布满困扰,令其做决定时纠结再三。的确,读完此书,掩卷回想,令自己最感兴味的,竟然不是作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布莱克门那伟大的司法生涯中在经手的一桩桩案例中,所表现的智慧、勇气与见识,而是终其一生的犹豫、纠结之态。
  
  纠结是贯穿布莱克门一生的行事风格。早在择业之初,身为哈佛法学院高材生的布莱克门在职业选择上就表现出这一特点。毕业回故乡后,他先是在律所从事财税案件,后在著名的梅奥诊所担任法律顾问,期间法学院同学两次推荐他去华盛顿从事薪酬相对优厚的工作,他“内心反复挣扎”,最终选择了拒绝。布莱克门后来表示,自己不知道如果接受了同学当时的建议,人生会怎样。不过,事后证明,没有这段纠结,或许就不会有被《时代》所称的这位“20世纪最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大法官之一”。
  
  与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的关系是另一段漫长而令人唏嘘的纠结之旅。布莱克门是伯格的发小、同乡、伴郎,伯格则是布莱克门进入最高法院的引路人。然而,布莱克门进入最高法院之后,二人却嫌隙渐生,渐行渐远,终至老死不相往来。个中缘由,书中揭示得并不充分,读者只能从一些细节中看出草蛇灰线。其中,不乏个性的冲突,更多的原因,则可能来自于在具体的案件判决中,布莱克门对伯格的识见、立场多有不欣赏,更不愿意成为伯格的“意识形态的复制品”。布莱克门自幼就有勤写日记、收存文献的习惯。在最高法院期间,他对伯格的不满、嘲讽随时写在笔记本、判决意见书上,是与伯格充满纠结的关系的真实记录。例如1981年1月,围绕总统就职典礼,伯格对大法官们提出正装出席总统就职典礼等要求,布莱克门轻蔑地写道:“首席大法官简直有病——为总统就职典礼就这么折腾。”
  
  不过,布莱克门与伯格之间友谊的终结,终究令人奇怪而感伤。年轻时,二人曾经有共同开办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理想,行至人生终点时,却几成路人。也许,作为局外人,应该向布莱克门宁愿纠结也不乡愿的精神致敬?说实话,行文至此,笔者也纠结了。
  
  在布莱克门的纠结中,表现在司法生涯里对待个案立场上的犹豫心理与情形,最耐人寻味,也最具光辉。
  
  在有关种族歧视的“帕默诉汤普森案”中,在投出关键性的第5票之前,布莱克门一直被内心的纠结所困扰,遂在协同意见中写道,内心“经历了长时间的挣扎”,因此,他很可能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做出了不够恰当的判断。”伯格对这种大张旗鼓的纠结非常不满,并认为所有的大法官都会有同感,建议他将这句话删掉。布莱克门并未从命。在对待死刑判决案件的立场上,布莱克门的纠结达到了顶峰。作为个人,他反对死刑,但作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他坚持废除死刑是立法机构的权力,作为司法机关不应该去做立法机构该做的事,因此他支持了一些死刑判决。为此,他甚至用“煎熬”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挣扎。不过,最终,怀抱“死刑无法在宪法约束下公正执行”看法的他,不再纠结,开始旗帜鲜明地反对死刑。
  
  铁口直断,正义在胸,真理在握,是许多法官刻意要维系的经典形象。布莱克门的犹豫,在身在中土的我们看来,是反潮流之举,而其背后,是审慎,是敬畏。或许,这是法律人都应该具有的精神气质。
  
  作为身佩“最具争议”标签的大法官之一,争议不会随着布莱克门的法袍一道脱下。相反,退休离开最高法院之日,迎接布莱克门的,有颂扬有怀旧,更有恶毒诅咒。反对堕胎者不能原谅布莱克门在导致美国堕胎合法化的“罗伊诉韦德案”中所起的作用,有人给他写信说:“我希望你的后代全部流产。”还有人写道:“要是你妈妈一早把你给堕了就好了……”争议与诅咒还会缭绕弥散。但在争议与诅咒之上,布莱克门在司法实践中表现出的犹豫之态,却令人难忘和回想。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是近几十年来美国媒体对素有神秘色彩的最高法院近持续揭秘浪潮的结晶之作。在中国,受国情制约,法官一般不会接受采访,或主动撰文爆料,记者一般也很难知道重大案件的决策内幕,公众就更无从知晓一些重大案件的判决内幕。然而,《潘汉年案审判前后》一书是个特例,作者彭树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是最高法院当年办理“潘汉年案”的法官,他退休后,根据亲历撰写了此书,谈及此案不少内情,很有历史参考价值。
  
  《法律文化三人谈》是何勤华、贺卫方、田涛三位法学教授关于法律文化的“锵锵三人谈”现场实录。其中关于“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与借鉴”一章,对我们理解布莱克门的纠结,不无帮助。
其他文献
无论是大陆海军还是台湾海军,保卫海洋国土都已从海上战斗、军人驻守演进为建立有效的行政管辖,组织渔业生产、开发海上、海底资源。  1956年8月14日下午两点半,菲律宾人托马斯克洛马在香港美丽华酒店召开记者招待会,发表他的演讲《为了要实现我之发现计划》。他声称“发现”了南海中的几座岛屿(实为中国海区北子礁、南子礁、太平岛、南威岛等9个岛礁),并计划向菲律宾政府要来这些海岛,进而变成属于他个人的“自由
期刊
国际历史和军事战略学者大多承认,支配19世纪末期国际政策的主要意识形态是帝国主义思维,这种弱肉强食的思维反映出当时国际社会的野蛮丛林状态,也导演了无数弱小国家悲壮的命运惨剧。  作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国家和民族在这一黑暗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苦难深重的历程,而在其中,令人最难忘的,是中国海上力量的壮烈和悲惨历史。有貌似唾手可得却注定失之交臂的历史机遇,也有几代肩负重大国家使命的海军先驱舍身忘家的高尚情怀
期刊
上海  《海滩》——周明摄影作品展  活动时间:2011年6月5日-2011年8月3日  活动地点:上海卢湾区南塘浜路116号2号楼  主办方:奕乾影像画廊    周明海滩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显得格外的东北,而且是更加当下的东北。他的图像似乎偶然而随便地记录了某个场景,但却能贴切反映出复杂社会内质之潜藏颇深的某个曲面,在大连海滩上杂沓的半裸人群和姿相失态的肌体语言里,感受到现实社会的外在乱象与内在欲
期刊
如果说《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主要凸显出的主题是一种“非典型性的流亡”,那么在《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中,依然保留流亡者身份的纳博科夫却在美国的后半生中找到了一种强烈的认同以及归属感。纳博科夫曾用一种有趣的黑格尔三段论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活:他在俄国的第一个二十年构成正题,下一个侨居柏林和法国的二十一年构成反题,从1940年5月踏上美国的土地开始的岁月构成了前两个正反题的合题。正如在他以后的访谈中
期刊
去年7月,你的新书《鸦片战争:毒品、梦想与中国的涅槃》在香港首发,试图从新的思维和角度探讨这场战争,你觉得鸦片战争对现代中国的意义何在?    根据我的研究,当今中国对于鸦片战争的观点是多样的:愤慨、羞耻以及漠不关心。但我仍想在此简单谈谈鸦片战争的重要意义,这场战争具有跨越历史的价值——对现代时务仍有启示。中国官方媒体将这场战争作为西方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侵略中国的开端。想要厘清中国与西方的复杂关
期刊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现在的事态”,都是具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合体,今天的时间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的过去。但在今日的中国,似乎正在强化一种趋势:这个社会已经如此富有,可以任意挥霍它的资源,以致于它狂傲到不止屏蔽遥远的过去,还可以拆除昨天与前天。    在几十年里,城市被当作可以随时撕毁的白纸。譬如出于商业利益拆毁过去幸存下来的建筑,代之以能够提供更多方便和更符合时代情趣的建筑。最近
期刊
1946年,在美受训的中国海军接收8艘美国军舰回国,其中四艘军舰回国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收复南沙和西沙。李景森作为永兴舰首任副舰长,亲历了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1946年,我们结束了在迈阿密为期两年的训练准备回国。这一年,美国按照租借法案要移交给中国8艘军舰,由我们驾驶回国。  永兴舰回国后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代表中国正式收复曾被日本占领过的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当时中国政府除向世界发出公告外,还
期刊
便利摩登青年 内政部不准设立【1931年3月11日《大公报》】  【南京通信】市民张钧霖,近拟发起婚姻介绍所,便利青年摩登男女,曾呈请内政部立案,兹内政部已批斥不准,原文如下:    呈悉:我国婚姻,素重媒妁,媒之言谋,妁之言酌,合二姓之好,正人伦之始。历来为媒妁者,率皆亲戚故旧,未闻以媒妁为职业。等人道于驵侩,至于周礼设媒氏之官,所掌皆国家之法令,所司如现今之登记,自有政府统筹统一之办法,决非人
期刊
1947年10月20日至11月1日,张素我随父亲张治中访问台湾,此时,台湾光复不久,她在台湾的十日之行,最后一站见到了在幽禁中的张学良,目睹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落寞和无助。这是张治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私访张学良。    赵四小姐将牙齿完全拔掉    张学良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l岁。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父亲觉得国民党实在是对不起张学良。他非常欣赏张学良,也非常
期刊
最早确定中共“一大”会址的是杨淑慧,她是“一大”代表周佛海的第二任妻子。1950年,在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姚溱的联系下,杨淑慧准确无误地发现了已经被改建成酱园子的石库门房子、望志路106-1089号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中共“一大”会址的发现,杨淑慧功不可没,后因其汉奸家属的身份,此事鲜有人知。    中共“一大”的代表中没有一位女性。但蔡和森1926年所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