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理新课改的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更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去深思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在这之际,物理教育之路该如何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趣学。
  一、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事业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神舟号”成功收回以及“嫦娥一号”绕月。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同时,借助生活案例,用浅显的语言,把生活与书本融通起来,从而达到“化简”教材的目的。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物理课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他们的脉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价值,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授分子扩散现象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故事:中国的茅台酒在参加国际评酒会时,国外参展的酒,由于其包装精美,受到与会厂商、官员青睐,而中国的茅台因包装粗糙无人问津。这时中国外交官急中生智,立即将一瓶茅台摔在地上,此时展厅内酒香飘逸,从此茅台酒驰名中外打入国际市场,给国家带来了丰存的经济利益,接着问:“飘逸的酒香怎么来的?”引入所讲的内容。接着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扩散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扩散的概念。最后利用学生举出的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墙角堆放的煤染黑墙壁的例子,启发学生扩散现象是发生在所有物体之间的。再例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可多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解释,如冬天热水泡脚,能的转移。双手相互摩擦做功,双手觉得暖和,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但放到这里就具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把抽象的变成简单易懂的。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1、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又艰苦又愉快。
  2、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3、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肯定,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教师。
  四、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前主席焦塞姆说:“最好的老师,是让学生知道他们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着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要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形成“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以调光台灯切入,问: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再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问:“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有关系。这样就确定研究方向。
   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地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
   5、反思应用迁移
   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的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理清思维线索。
   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其他文献
期刊
The historically complicated eth-nic migration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 as well as present day multi -ethnic interactive symbiosis in the “corridors” and “
期刊
长跑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是磨炼意志品质,提高耐力和心肺功能的一种方法,长期参加长跑练习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改善人体机能,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那么,如何开展好长跑教学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归纳总结如下:  一、长跑前的思想动员必不可少  长跑是比较枯燥单调的运动,学生往往从心理上就有抵触,尤其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体型肥胖的青少年学生比较多,在家
期刊
本文以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环境保护税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法》颁布期间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整体呈V型走势,说明《环境保护税
一、政府社会管理对专业服务的新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着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累积了大量的财富,贫富差距却呈越拉越大之势。如何面对这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认真地读一读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情操论》。 In the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的因素。尤其是结合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我们只有抓住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这条关键教育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
期刊
摘要:目前利用温差来提供能量的机器举不胜举。但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利用空间温差来做功的。例如最常见的内燃机就是利用气缸内(空间一)与气缸外(空间二)产生温差来推动活塞运动的。但大家是否想到宇宙中除了有空间外还有时间。而且人们都知道只要有相对能量差就有能量释放出来的趋势。那么时间温差是否也可以利用出来为人类做功呢?  关键词:时间温差 电容器 可变介电常数  引言: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地球上的某
果冻亦称嗜喱,外观晶莹通透,色泽鲜艳多样.口感软滑爽脆,风味清甜滋润.果冻不但外观可爱,同时也是一种低热能高膳食纤维的健康食品.提起果冻,让我们想起是甜甜的童年,酸酸的
任职教育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质量评估等方面着手研究,体现任职教育特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