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用238条瑞利波路径资料,经适配滤波-频时分析和网格反演方法处理,得到的结果表明:S波速度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有密切的关系;M面的起伏对布格重力异常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地表热流值与上地幔低速层埋深有重要关系。本文还给出研究区内“活动”与“稳定”构造速度结构的主要标志。
【出 处】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238条瑞利波路径资料,经适配滤波-频时分析和网格反演方法处理,得到的结果表明:S波速度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有密切的关系;M面的起伏对布格重力异常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地表热流值与上地幔低速层埋深有重要关系。本文还给出研究区内“活动”与“稳定”构造速度结构的主要标志。
其他文献
以香叶基丙酮和香叶醇为起始原料,成功地合成了具有十四碳环结构的大环二萜化合物——(±)-Cembrene-A。其中关键步骤是砜化合物(6)与氯代物(9)的相转移偶联反应、低价钛诱导的二羰基前体化合物(12)的分子内环化偶联反应。此合成路线短,总收率为17%。
在小鼠心房肌上观察了由乌头碱、3.0mmol/L K~+、奎尼丁、ryanodine及Bay k8644引起的早发后去极化(EAD)。这些EAD具有以下共同特性:EAD的诸参数均呈周长依赖性;其中第一个触发发放的起步电位对其他参数起决定性作用;触发发放的后超极化促进EAD结束;第二平台反应是心肌细胞产生EAD能力的指标。上述所有EAD均可由硝苯吡啶、河豚毒素或利多卡因抑制或消除。钾通道激动剂:le
用克隆的含A.caulinodans ORS 571 nodABC基因启动子区域(P_1)的800bp AccⅠ-pUC Ⅱ DNA做探针,在染色体上探测到另一个与P_1同源的8.4kb DNA片段,从ORS571 pLAFR1基因文库中分离到带有该片段的克隆子pRG90,8.4 kb DNA的内切酶图谱分析及DNADNA杂交实验表明同源区(P_2)位于450bp SmaⅠ-SphⅠ片段内。用Ω因
从中国产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毒中纯化的一个昆虫毒素BmK IT经还原和羧甲基化处理后,分别用TPCK-胰蛋白酶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酶进行用TLC-薄膜分离酶解的肽段并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氨基酸顺序。将BmK IT及其酶解肽段的氨基酸顺序的测定结果与由非洲产蝎Androctonus australis Hector毒中纯化的昆虫毒素AaH IT的初级结构进行参照对比,
本文通过寡核苷酸引导的定向诱变,将志贺氏毒素B亚单位的三个部分(Stx17B,Stx27B和StxB)融合至暴露在细菌表面的LamB蛋白的第153和154氨基酸之间的BamHⅠ位点。免疫印迹指出,B亚单位的三个部分作为与LamB的融合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融合蛋白LamB/Stx17B和LamB/Stx27B能表达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而融合蛋白LamB/St
在南中国海北部沉积岩芯中,浮游有孔虫种Globorotalia crassaformis最后一次出现层位的时代为距今15ka(由氧同位素方法确定),该结论是通过南中国海北部的6个重力和活塞取样岩芯获得。根据氧同位素和海水中盐度的相关关系,证明G.crassformis的消失,是由于从冰消作用开始(转折Ia,约为15 ka)到冰后期其栖息深度带(150—200m)的海水盐度(G.crassaform
本文讨论了我国北京和昆明地区臭氧层减薄可能导致的紫外线生物有效辐射剂量季节和年度的变化情况。计算中采用表征一般植物危害和人体红斑效应的活跃光谱来评估紫外线的生物危害效应,对平均云顶对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臭氧浓度减少所引起的紫外辐射的增加对植物的危害大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云层的存在改变了昆明地区晴天时地面紫外辐射的季节变化类型。并且使北京和昆明地区晴天时年均生物有效辐射剂量降低27%和33
从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的未成熟子叶游离的原生质体,以Gelrite bead法包埋,培养在大豆根瘤产物(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尿囊素、尿囊酸等)为主要氮源的ZSP培养基中,形成了胚性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在体细胞胚分化培养基上直接分化出体细胞胚,并进一步诱导出再生植株,进入正常发育而开花。
本文为研究乙酰胆硷在大脑额叶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在4只猕猴进行作业操作时,在额叶弓状沟上支周围皮层区记录了作业相关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了微量电泳乙酰胆硷和阿托品的效应。在辨别反应作业的延缓期和辨别期,和在延缓辨别作业的暗示期和延缓期放电增多的神经元,绝大多数在电泳乙酰胆硷时自发放电增多,作业相关反应增强。电泳阿托品则出现相反的效应。实验结果提示,大脑额叶弓状沟上支周围区神经元在实现其注意、辨别和短期
本实验采用CNV反馈与解脱波(EML)相结合的实验模式,以14名青年被试者研究了正常人类情绪与EML的相关性。实验分为3项。记录F_2,C_2,P_2,P_2,P_3—T_5连线中点和P_4—T_6连线中点。发现,正情绪与负情绪比较,引起EML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5个记录点在正负情绪作用下发生的EML变化一致。讨论了EML的脑内源.在本实验所引发的情绪条件下,EML有可能作为反映其正负属性的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