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强音乐理论研究,总结创新经验,提高音乐工作者的音乐素质和理论水平,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应广大音乐工作者的要求,辽宁省音乐家协会、《音乐生活》杂志社、吉林省音乐家协会、《轻音乐》编辑部、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北方音乐》编辑部于2006年11月联合发起了“第二届东北三省音乐论文评奖”活动。征集对象为:凡从事音乐理论研究及音乐评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编辑出版、群众音乐及音乐组织管理工作的各类专业人员;对音乐有研究兴趣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以及在校学习的学生等。参评论文的选题范围包括: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文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研究;当代音乐现象、音乐思潮、音乐发展态势研究;群众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工作的规律性总结及经验的深化等等内容。
本届评奖活动是主办单位为发掘、培育地区性音乐文化原创力而积极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通知发出后,各音乐艺术院校、音乐艺术表演团体、群众艺术(文化)馆(站)、青少年宫等单位反响强烈,报名踊跃,其参评论文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超出主办单位的预料。在三省音乐论文征集评奖活动组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选,有《对东北大鼓入选“非遗”名录的思考》(冯志莲)、《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学的现状与展望》(吕青山)等近300篇论文入围获奖。这是东北地区音乐理论成果的一次大盘点、大爆发、大释放,是音乐理性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又一次升华,也是东北三省音乐建设所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对这次参评的论文文本进行整体性的评估,我们会发现很多值得称道的东西,其中主要之点有:
一、论域广阔 题材履新
音乐论文能否在题材上创新,不但关系参评论文论题覆盖面的广狭、题材内容含量的丰俭,并且常常是人们在音乐实践领域从事变革的幅度或范围的晴雨表,也是了解音乐实践主体接受音乐信息多寡、开阔音乐视野远近、刷新音乐记录高低的风向标。即使只是浏览一下参评论文的文本目录,我们也会看到:论题几乎涉及音乐艺术领域的各个门类和各个侧面。尤其一些题材的创新,使这届音乐论文的论域明显扩大,题材更加丰富。由此可知,东北三省的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思考,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绩。同时,在这个实践中,音乐工作者自己也开阔了视野,张扬了理性,增长了才干,升华了境界,并给予我们新的启迪。譬如:《古典文学继承对音乐的现实作用》(刘祥)、《简论艺术消费结构的改善与发展》(姜楠)、《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双语教学》(夏青、周国丰)、《比对节庆文化中的从艺人》(李润中、吴太邦)等等。
二、论述独到 观点创新
音乐论文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既是艺术的创造,也是科学的创造,归根结蒂是源于音乐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因此,衡量一篇音乐论文的质量如何,常常要看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而文化原创力则是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综观这届参评获奖的音乐论文,其中不乏因其具有文化原创力而取胜者。譬如:有的作者敢于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对似乎已有定评的主流概念、方法、体系等等提出质疑或辩驳,如《标准化的手型及其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秦际凯)等等。无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作者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都是十分宝贵的。
有的作者视角独特、思维深入,不蹈前辙、不落窠臼,另辟蹊径地探究音乐发展的轨迹、音乐创作的妙法、音乐表演的新途。如《从箜篌与佛教的关系管窥音乐文化传播》(贺志凌)、《幽默法——歌词创作技巧探微》(邬大为)、《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谈“歌唱乐器”》(崔志静)、《特殊节奏探究》(吕青山)、《无处不在的表现力》(周皓)等等。
有的作者站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筚路蓝缕、精耕细作,或揭橥新概念,或阐发新思考,或提出新问题,或给出新答案,或展示新方法,或达到新高度。譬如《琵琶教学纲要研究》(于春哲)、《谈音乐院校“一对一”小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把握》(朱玉)、《我怎样演唱歌剧〈苍原〉的咏叹调》(姚丽)、《通往20世纪音乐的津梁——从巴托克〈小宇宙〉中看钢琴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韩冬)、《论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与作用》(耿士荣)、《钢琴弹奏技术进阶全攻略》(聂丹)等等。
三、论作艰苦 队伍更新
音乐创新是件困难的事情,而音乐理论的创新尤其不易。因为音乐理论的阐述是对音乐实践的高度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这除了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有相当的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以及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等较为广博的其它人文学科知识和技能。因此,音乐论文的作者常常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劳动。这也正是音乐论文评奖活动缘何总是音乐活动中最“迷你”型活动的缘故。
但是,“十年磨一剑”毕竟不同于一年磨十剑,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参评音乐论文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评委会的高度认同。其中有些音乐论文的作者为撰写论文而青灯黄卷、案牍劳形,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有的则寒来暑往、亲历亲为,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还有的奔波劳顿、不舍舟车,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如《〈塞维利亚的基督圣体节〉演奏技法之研究》(张芳、王琦)、《〈二十六史音乐志〉通览》(张红星)、《旋律——音乐的灵魂》(曲致正)、《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赵德山)等等。而在这一艰苦的劳动中,一些青年作者取得的优秀成绩也颇令人欣慰。如《试论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的演奏》(初晓睿)、《浅谈昆曲对曲笛音乐风格的影响》(徐宗科)、《二胡音乐创作的发展趋势》(张明)、《北齐宫廷音乐机构刍议》(原媛)、《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白宁)、《来自心灵的音乐——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88第一乐章》(朱虹、傅鹏)、《歌曲〈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的音乐分析》(李曼)等等。
四、论理前卫 工具鼎新
长期以来,由于音乐艺术的表现型特点,从事音乐创作、表演及教学等活动的音乐工作者往往较重视音乐实践而轻视或忽视音乐理论思辨。即使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工作者,也易于聚焦于音乐实践,忽略离实践较远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当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烛照音乐实践的时候,其视角又常常是音乐社会学性质的,很少上升到音乐心理学或音乐美学的层面。这就使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带有较大的局限,也阻滞音乐实践向着更全面、深入的高级形态发展。近年来,这种不尽人意的情况正在逐步扭转,这于本届参评音乐论文的文本中也可窥出端倪。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一些参评音乐论文尤其是高校作者的文本中,音乐理论与音乐批评的范式与观念已经明显地出现了音乐美学或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及语言学的因子,基础理论研究也有了更深的开掘。这不能不说是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借鉴了更前卫的理论工具的结果。如《扩展、深化与自我意识——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思考》(董蓉)、《对“茵加尔顿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的思考》(姜珊)、《音乐听觉表象对听觉分析的意义及其训练》(刘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通俗唱法教学中的运用——兼论教育心理学理论范式转换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贡献》(马威、郭恒)等等。
那么,本届音乐论文评奖活动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或者说,哪些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呢?我以为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总体上看,论文写作主体的音乐专业素养和人文科学文化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作者的论文写作基础能力——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逻辑语法、修辞设句等能力亟待加强。
2.与参评音乐论文的基数相比,具有较强原创性的美文佳作仍觉太少。相反地,一些论文有同质化竞争的倾向,明显地呈现出量大于质、模仿多于创造、守阙长于出新的状态;有的论文甚至支离松散、语焉不详,有剽窃抄袭之嫌。
3.具有明显的东北地方区域性特征的题材所占参评论文题材总量的比例偏低。换言之,地域性题材似未引起论文作者的足够重视。这与东北地区广袤的版图、悠久的历史以及丰盈的音乐文化资源相比是不相称的。开发地域性音乐文化资源是地域性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和优势。
东北三省有着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在行政地理上,三省是比邻而居、声气相求的近邻;在文化地理上,三省是亲如手足、血肉相连的兄弟。这种相同相近的自然和社会联系,相邻相亲的地理和心理因素,使三省的交流协作山高水长、情深谊厚,占尽地缘和人缘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默契,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且已经蔚成宝贵的传统,这实在是三省音乐工作者的幸事。本届东北三省音乐论文评奖活动的成功举办,就是这一传统的延续,也必将对音乐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李喜章 《音乐生活》杂志社副主编
(责任编辑 金兆钧)
本届评奖活动是主办单位为发掘、培育地区性音乐文化原创力而积极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通知发出后,各音乐艺术院校、音乐艺术表演团体、群众艺术(文化)馆(站)、青少年宫等单位反响强烈,报名踊跃,其参评论文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超出主办单位的预料。在三省音乐论文征集评奖活动组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选,有《对东北大鼓入选“非遗”名录的思考》(冯志莲)、《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学的现状与展望》(吕青山)等近300篇论文入围获奖。这是东北地区音乐理论成果的一次大盘点、大爆发、大释放,是音乐理性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又一次升华,也是东北三省音乐建设所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对这次参评的论文文本进行整体性的评估,我们会发现很多值得称道的东西,其中主要之点有:
一、论域广阔 题材履新
音乐论文能否在题材上创新,不但关系参评论文论题覆盖面的广狭、题材内容含量的丰俭,并且常常是人们在音乐实践领域从事变革的幅度或范围的晴雨表,也是了解音乐实践主体接受音乐信息多寡、开阔音乐视野远近、刷新音乐记录高低的风向标。即使只是浏览一下参评论文的文本目录,我们也会看到:论题几乎涉及音乐艺术领域的各个门类和各个侧面。尤其一些题材的创新,使这届音乐论文的论域明显扩大,题材更加丰富。由此可知,东北三省的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思考,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绩。同时,在这个实践中,音乐工作者自己也开阔了视野,张扬了理性,增长了才干,升华了境界,并给予我们新的启迪。譬如:《古典文学继承对音乐的现实作用》(刘祥)、《简论艺术消费结构的改善与发展》(姜楠)、《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双语教学》(夏青、周国丰)、《比对节庆文化中的从艺人》(李润中、吴太邦)等等。
二、论述独到 观点创新
音乐论文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既是艺术的创造,也是科学的创造,归根结蒂是源于音乐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因此,衡量一篇音乐论文的质量如何,常常要看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而文化原创力则是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综观这届参评获奖的音乐论文,其中不乏因其具有文化原创力而取胜者。譬如:有的作者敢于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对似乎已有定评的主流概念、方法、体系等等提出质疑或辩驳,如《标准化的手型及其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秦际凯)等等。无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作者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都是十分宝贵的。
有的作者视角独特、思维深入,不蹈前辙、不落窠臼,另辟蹊径地探究音乐发展的轨迹、音乐创作的妙法、音乐表演的新途。如《从箜篌与佛教的关系管窥音乐文化传播》(贺志凌)、《幽默法——歌词创作技巧探微》(邬大为)、《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谈“歌唱乐器”》(崔志静)、《特殊节奏探究》(吕青山)、《无处不在的表现力》(周皓)等等。
有的作者站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筚路蓝缕、精耕细作,或揭橥新概念,或阐发新思考,或提出新问题,或给出新答案,或展示新方法,或达到新高度。譬如《琵琶教学纲要研究》(于春哲)、《谈音乐院校“一对一”小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把握》(朱玉)、《我怎样演唱歌剧〈苍原〉的咏叹调》(姚丽)、《通往20世纪音乐的津梁——从巴托克〈小宇宙〉中看钢琴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韩冬)、《论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与作用》(耿士荣)、《钢琴弹奏技术进阶全攻略》(聂丹)等等。
三、论作艰苦 队伍更新
音乐创新是件困难的事情,而音乐理论的创新尤其不易。因为音乐理论的阐述是对音乐实践的高度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这除了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有相当的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以及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等较为广博的其它人文学科知识和技能。因此,音乐论文的作者常常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劳动。这也正是音乐论文评奖活动缘何总是音乐活动中最“迷你”型活动的缘故。
但是,“十年磨一剑”毕竟不同于一年磨十剑,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参评音乐论文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评委会的高度认同。其中有些音乐论文的作者为撰写论文而青灯黄卷、案牍劳形,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有的则寒来暑往、亲历亲为,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还有的奔波劳顿、不舍舟车,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如《〈塞维利亚的基督圣体节〉演奏技法之研究》(张芳、王琦)、《〈二十六史音乐志〉通览》(张红星)、《旋律——音乐的灵魂》(曲致正)、《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赵德山)等等。而在这一艰苦的劳动中,一些青年作者取得的优秀成绩也颇令人欣慰。如《试论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的演奏》(初晓睿)、《浅谈昆曲对曲笛音乐风格的影响》(徐宗科)、《二胡音乐创作的发展趋势》(张明)、《北齐宫廷音乐机构刍议》(原媛)、《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白宁)、《来自心灵的音乐——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88第一乐章》(朱虹、傅鹏)、《歌曲〈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的音乐分析》(李曼)等等。
四、论理前卫 工具鼎新
长期以来,由于音乐艺术的表现型特点,从事音乐创作、表演及教学等活动的音乐工作者往往较重视音乐实践而轻视或忽视音乐理论思辨。即使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工作者,也易于聚焦于音乐实践,忽略离实践较远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当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烛照音乐实践的时候,其视角又常常是音乐社会学性质的,很少上升到音乐心理学或音乐美学的层面。这就使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带有较大的局限,也阻滞音乐实践向着更全面、深入的高级形态发展。近年来,这种不尽人意的情况正在逐步扭转,这于本届参评音乐论文的文本中也可窥出端倪。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一些参评音乐论文尤其是高校作者的文本中,音乐理论与音乐批评的范式与观念已经明显地出现了音乐美学或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及语言学的因子,基础理论研究也有了更深的开掘。这不能不说是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借鉴了更前卫的理论工具的结果。如《扩展、深化与自我意识——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思考》(董蓉)、《对“茵加尔顿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的思考》(姜珊)、《音乐听觉表象对听觉分析的意义及其训练》(刘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通俗唱法教学中的运用——兼论教育心理学理论范式转换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贡献》(马威、郭恒)等等。
那么,本届音乐论文评奖活动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或者说,哪些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呢?我以为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总体上看,论文写作主体的音乐专业素养和人文科学文化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作者的论文写作基础能力——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逻辑语法、修辞设句等能力亟待加强。
2.与参评音乐论文的基数相比,具有较强原创性的美文佳作仍觉太少。相反地,一些论文有同质化竞争的倾向,明显地呈现出量大于质、模仿多于创造、守阙长于出新的状态;有的论文甚至支离松散、语焉不详,有剽窃抄袭之嫌。
3.具有明显的东北地方区域性特征的题材所占参评论文题材总量的比例偏低。换言之,地域性题材似未引起论文作者的足够重视。这与东北地区广袤的版图、悠久的历史以及丰盈的音乐文化资源相比是不相称的。开发地域性音乐文化资源是地域性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和优势。
东北三省有着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在行政地理上,三省是比邻而居、声气相求的近邻;在文化地理上,三省是亲如手足、血肉相连的兄弟。这种相同相近的自然和社会联系,相邻相亲的地理和心理因素,使三省的交流协作山高水长、情深谊厚,占尽地缘和人缘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默契,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且已经蔚成宝贵的传统,这实在是三省音乐工作者的幸事。本届东北三省音乐论文评奖活动的成功举办,就是这一传统的延续,也必将对音乐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李喜章 《音乐生活》杂志社副主编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