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预测的冷思考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下的“大数据”热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所谓“大数据”是指,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传统数据库软件,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有学者判断“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即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整个世界都可以被数据化,而数据化是指把现象转变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宏大而言,整个世界都可以被预测。而预测一般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积极的结果。即通过大数据预测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例如经济发展、医疗健康等。二是消极的结果。因为预测,导致人类失去了自由选择行为的权力,罪罚的判定基于大数据对于人类未来可能的行为。
  笔者选取2014年上映的电影《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中涉及大数据预测的“洞察计划”为切人,试图指出大数据热时,社会各界不能盲目追随、应用,应谨慎对待,尤其在涉及大数据预测方面。
  二、《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显露大数据预测的危害
  2014年上映的《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讲述了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在同伴黑寡妇等人的帮助下,是如何识别全球性恐怖组织九头蛇“洞察计划”的计谋,并成功将其打破的故事。这其中的“洞察计划”与大数据预测紧密相关。纽约事件后,美国神盾局高官说服世界安全理事会,需要彻底提高威胁分析技术,经理事会通过后,三架天空母舰开始制造。三架新一代天空母舰和目标定位卫星的网络同步,搭载远程精准枪,通过识别DNA,可以及时消灭敌人。而事实上,此时的神盾局已经被九头蛇控制,一切会威胁到九头蛇的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会被天空母舰杀死。这一切都基于大数据的预测能力。21世纪就是本数码书,只要懂得如何解读,就能评估人的过去,预测他们的未来。“洞察计划”虽然基于电影情节,但足以证明大数据预测可能产生的恐怖后果。若大数据的相关技术为不法分子或别有用心之人所掌握、利用,则大数据很大程度上会演变为统治社会的工具,危害到人类的自由,甚至是生命。
  美国队长在电影中曾质问:“不是先有罪后有罚吗?”这是当下社会的行为模式,即只有某人做了某事,他才需要承担相应的惩罚,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不属于犯罪的范畴。社会关于个人的基本信条是,人为其选择的行为承担责任。但是大数据预测打破了这一惯例,社会开始基于对未来可能行为进行惩罚。换言之,罪责的判定基于对个人未来行为的预测。而这样的社会模式不仅存在于电影情节中,而且已经在现实社会中萌芽。美国30多个州的假释委员正使用数据分析来决定是释放还是继续监禁某人。越来越多的美国城市,从洛杉矶的部分地区到整个里士满,都采用了“预测警务”来决定哪些街道、群体还是个人需要更严密的监控,仅仅因为算法系统指出他们更有可能犯罪。从“预测警务”角度来看,大数据预测似乎为人类打造了一个更安全、高效的社会,但实则因此人类丧失了自由选择的能力和行为责任自负的能力,人类的基本尊严受到严重影响。
  若基于大数据预测能够对人类未来的可能行为施行惩罚,则《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中的情境必然会出现在未来某一时刻。相关统治或利益集团,依据自身要求,并依靠大数据专家编写相关算法,以得出会影响其统治和利益的名单,然后通过某些途径对名单上的人物进行惩罚甚至杀戮。笔者认为让人类屈服于大数据预测,为自己还未实施的行为买单,是极其不合理的。
  三、利用“第三方制度”规避大数据预测的弊端
  互联网时代,“告知与许可”是大众对于自身信息的授权“仪式”。经授权的信息,可以为掌握信息的部门所利用,此类信息的数量较为有限,且挖掘的价值不大。大数据时代,由于海量的信息能够被接收到,就导致信息的附属价值增大,“告知与许可”变得狭隘,无法真正保护公众的信息安全。尤其是许多时候,对于大数据的收集并没有特定的目的,但经发展,相关大数据潜在价值就会被发现,此时若要获取公众对于该信息的许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外,大数据的潜在使用目的无法被相关部门监测,也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漏洞。这就亟需相关规定或制度的出台,来保证公众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大数据使用目的的合理性。
  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了若依据大数据预测做出决策时的三点防护原则:第一,公开原则。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个人,所以必须公开用来进行预测分析的数据和算法。第二,公正原则。具备由第三方专家公正的可靠、有效的算法系统。第三,可反驳原则。明确提出个人可以对其预测进行反驳的具体方式(这类似于科学研究中披露任何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的传统)。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个人动因能防范“数据独裁”的危害——我们赋予数据本不具备的意义和价值。
  笔者认为,这三点防护原则可以被相关部门制定制度时借鉴,但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点公开的原则,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大数据预测对于个人判断的依据,维护了人类的尊严,但同时公开的算法系统也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所掌握,存在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第二个公正原则过于提炼,应该全面完善,以最大程度保证大数据预测的纯洁性。为避免大数据预测损害社会利益的可能,应该赋信息提供方和信息使用方之外的第三方足够的权力。但由于存在第三方被收买的可能,因此授权的第三方不能局限于一家,应至少同时维持在2—3家,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其公正性。换言之,应该确立真正独立、正规的第三方制度。第三点可反驳原则,同样应该建立在第三方的帮助下。由于大数据预测是高技术的象征,因此普通人无法真正掌握或者对其进行解读,个人在反驳过程中需要技术的支撑,此时应有相关独立的机构可以为个人提供支持。
  结语
  大数据热波及了IT业、市场营销、公共健康等多个领域,几乎覆盖整个人类社会。大数据预测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利器,但同时具备了危害人类自由与生命的可能。大数据预测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严肃地看清、对待这一问题。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最大程度发挥大数据预测的优势的同时,避免有不法份子对于大数据预测的不恰当的利用。一旦发现,则严惩不贷。但也不可因噎废食,需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诞生、发展和最终完善,都经历着一个不断纠错和改进的过程。大数据预测也如此。这就要求社会给其一定的发展空间,一定的容错能力,帮助其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 《2001:太空奥德赛》之所以成为整个科幻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至今依然保持着华丽的艺术成就和难以捉摸的魅力,得益于库式隐喻与符号化语言的象征性表达,影片中的诸多谜题与预设尚待解开。  [关键词] 《2001:太空奥德赛》 新时代运动 天启 回归 介入演化论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6.001  影评界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佳
从情节的开展上来看,《甲方乙方》和《私人订制》确是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围绕着圆梦的主题,展开一段段故事的叙述。《私人订制》中的许多圆梦也承袭了《甲方乙方》的情节,如当将军和当官,有钱人吃苦和平常人有钱,到处夸人的一天和到处去道歉说“对不起”等等情节都使人感到编剧就像是在旧瓶装新酒地偷懒。然而我们分析《甲方乙方》的1997年和《私人订制》的2013年,会发现导演和编剧不是在偷懒,而是在这十几年
[摘要] 徐克导演的《梁祝》在保留故事原貌的基础上,对剧中人物的设置和情节的增减上做了较大改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入现代人的思考方式,对传统进行扬弃,形成独特的审美范式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 《梁祝》 梁山伯 祝英台 祝夫人 悲剧美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04  徐克导演的《梁祝》与以往他所导演的影片不同,这是一部纯粹描写
【作者简介】康美龄,女,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理论、大众传媒研究。  【基金项目】电视剧《暗算》剧照 新世纪以来,特情电视剧粉末登台,它以历史战争为背景来表现故事的真实性,以特务或间谍活动为核心事件或主要情节,通过敌我双方斗智斗勇为中心而展开叙事,如《羊城暗哨》、《誓言无声》、《暗算》等。尤其是它充满悬疑、惊险的风格让观众喜欢,这不仅是因为故事内容的离奇,更让人拍手称
摘要:影像层面分析是把握影视造型艺术的基础。影片《The Piano》中女主人公艾达拥有三种表达媒介,其中钢琴处在整部影片情节展开和人物塑造中的核心地位,它既是女主人公赖以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同时又是权力、欲望和社会道德的交换物。钢琴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能发声和文明的象征,而具有了独特的符号意义——人的精神世界的象征。  关键词:钢琴 影像 权力 欲望 交换 复仇    郝建的《影视类型学》
[摘要] 中国是当今世界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上世纪90年代进入高速成长期一直延续至今,影视制作公司每年拍大量的戏,却为严重积压播出无望叫苦连天,老百姓却又常常抱怨没有好剧可看。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但电视剧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电视剧本体 纪实性 新闻性 家庭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
【作者简介】  微电影《父亲·父子篇》海报微电影在网上已经出现了几年的时间了,其编剧或者导演大多是一些初涉电影的人士,他们所导演的微电影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偏离电影惯常的叙事方式,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自弹自唱,更多地像是实验电影,鲜顾观影者的感受。  筷子兄弟是近两年崭露头角的微电影导演,2010年推出首部作品《老男孩》,因其优异表现而使得这一年被行业内称为“微电影元年”。随后,筷子兄弟又陆续
【作者简介】  电影《白鹿原》剧照二、“村公社”、“大宅院”、“祠堂”  ——固定空间里的多层权力关系“村公社”、“大宅院”和“祠堂”是中国建筑文化在特定历史文化下的空间产物,这些固定的空间是新时期电影中故事常借以叙事的场所,已超越了其物质的具象属性,电影对建筑的以影像的方式表现,构成电影叙事的空间,尤哈尼·帕拉斯玛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偏爱,“我个人对电影如何通过在脑海中构建和创造精神空间从而
一、《里约大冒险》的故事介绍与题材来源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的大概故事情节,以及它的题材来源,从这些故事选材与题材来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部动画电影是一部3D动画电影,是《冰川时代》系列导演的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动画电影主要讲述了居住在美国小镇上的蓝色金刚鹦鹉的经历,它是一只世上仅存的公金刚鹦鹉,于是,一个鸟类博士来到这里想要解决问题,告诉养鹦鹉的人说如果
[摘要] 《麦克白》是一部超越了道德的评判、撼人心扉的悲剧。在剧中麦克白是真实的、生活的,是具有强烈的穿透力的。莎士比亚通过麦克白上场的第一句台词,给他的性格和整个剧作定下了基调。“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这句自相矛盾的台词也正好与女巫的“美即是丑,丑即是美”相呼应,在莎士比亚的这部著作中,读者可以很清楚看到在麦克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超越以及美与丑在其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对立与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