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造成三门峡城市绿地黄土裸露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城市绿地;黄土裸露;成因;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营造城市景观风貌和城市景观文化的作用。
近几年,我市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大,养护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但黄土裸露现象,在我市各园区及街头绿地仍普遍存在,影响着城市的景观风貌。
一、市区公共绿地的现状
目前我市现有公园绿地面积5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10平方米。但市区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布局非常不均衡,城西公园较多,城东缺乏,涧河公园、湿地公园、陕州公园、黄河公园滨河而建,相对远离居住区。加之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钢筋水泥式的硬性建筑鳞次栉比,硬化铺装道路到处都是,与居民朝夕相处的小型公园绿地尤为不足,远不能满足“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便市民使用的需要。有限的城市公共绿地,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土裸露,影响着城市的景观和风貌。
二、黄土裸露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三门峡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日照2354.3小时,平均日照率51%,历年无霜期184——218天,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23.95mm,但时空分布不匀,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光热充沛,十年九旱。自然降水的不足,影响着园林植物的健壮生长和植物生态的多样性,导致黄土裸露。
(二)人为因素:
1、规划建设没有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绿地的建设和广场道路修建官僚化、程式化。特别是有些街头绿地反而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市民活动场地设计不足,造成踏绿毁绿现象时有发生,久而久之,绿地被破坏,造成黄土裸露。
2、市民爱绿护绿意识不强。随着城镇化建设,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人为践踏和破坏,导致绿篱被毁、绿地被踩、植被被毁,造成黄土裸露。
3、养护不到位。植物生长受环境因素水、光、肥等的影响和病虫害的影响,水肥缺乏、光照不足、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都会造成植物生长势减弱,严重时导致死亡,造成黄土裸露。
(三)客观因素
1、生长环境发生较大改变。绿化建设初期,苗木规格较小,为尽快形成景观,栽植密度较大,同时乔木下层常片植全日照花灌木或草坪,随着乔木的逐步成长,树荫也变得大而密,下层原有植物缺乏足够的光照,逐渐衰弱死亡,特别是雪松密植,造成绿地内较大面积的黄土裸露。
2、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势、 土壤等自然条件复杂及特殊。植物生长环境条件恶劣,地形地势落差大、土壤质地条件差,致使绿地管理难度增大,投入多,而效果不彰,有的甚至沦为绿化弃管地,造成黄土裸露。
3、绿地给排水系统缺乏或设置不合理。绿地普遍缺乏排水系统,甚至连灌溉系统都缺乏,旱浇不透,涝排不出,缺水、积水都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而黄土裸露。
4、树穴大量存在。树穴是树木栽植时为保证成活留下浇水用的,但我市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树木成活后还必须保留树穴,树穴就成了数量最多的小块黄土裸露。
5、养护资金投入较少。目前我市绿地养护投入的资金是2.5元/平方米,与郑州相比相差4-6倍。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着养护水平的提升。各公园绿地,普遍存在着精管区和粗放区,有的粗放区甚至是不管区,黄土裸露,草木疯长,杂乱无章。
三、城市绿地黄土裸露的治理对策
(一)、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 ,科学化、人性化。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东施效颦”,要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地理因素,综合分析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遵循植物应用的地带性、乡土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应用的科学性,合理利用复层种植结构,乔灌藤蔓花草相结合。同时要优化和调整绿地景观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性,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多利用乡土物种构建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种群稳定的绿地结构。
(二)、要强化绿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绿化环保意识。
广泛开展园林绿化的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各园区绿地要增设温馨提示,告知游人文明游园,爱护花草。
(三)、完善园路、围栏、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用园林小路、踏步等引导游人行进,并通过种植绿篱或设置围栏等形成隔离区域,有比较合理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的保证。
(四)加强草坪养护,提高其践踏性和恢复率。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经测定有草坪的土壤入渗率比相同条件下的露地高出15-20%。每年进行1-2次如打孔、切开等复壮措施,复壮期间对草坪进行封闭管理,同时,适当提高草坪的修剪高度可以使其根莖和叶片受到保护,进而其提高耐践踏能力。草坪养护中要做到多浇水防积水。
(五)通过片植小灌木或种植地被植物解决已有的黄土裸露。可选择的小灌木植物物种有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紫叶矮樱、小叶女贞、瓜籽黄杨、大叶扶芳藤、龙柏、刺柏、月季、锦带、棣棠、花石榴、贴梗海棠、海桐等。地被植物种类有:麦冬、铺地柏、沙地柏、常春藤、扶芳藤、匍枝委陵菜、酸模、紫花地丁、白三叶、萱草、鸢尾、玉簪、石竹、福禄考、婆婆纳、二月兰等及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结缕草、狗牙根、黑麦草、匍匐剪股颖等。而对于荒坡、陡埝等选用藤蔓类植物如:爬山虎、地锦、紫藤、木香、金银花、藤本月季等。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如乡土植物、荫性地被植物。乡土地被植物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抗逆能力强,生存能力相对稳定。同时,自繁能力强是解决黄土裸露的最佳植物物种。在这方面,我市各园林单位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获得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麦冬、鸢尾、石竹、常春藤、地锦、铺地柏、扶芳藤、紫叶矮樱、黄杨、女贞、月季、龙柏等在各园区被广泛运用于治理黄土裸露,八角金盘等耐阴植物也在尝试使用。
(六)适当利用和保留乡土草本植物。乡土草本植物多被当作杂草对待而彻底清除,但杂草也是草,更适应本地气候和生存生长环境条件,自繁能力强,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适当保留或运用,并加以科学的管护,自然也不失为一种景观。乡土草本的利用,还可以降低养护成本。
(七)、地表铺装
1、园区内游客喜欢聚集的地方如雕塑、文化标识等处,游人常常驻足观赏、拍照等,易被践踏造成黄土裸露,可考虑环境因素、景观要素等,选用多种材料进行多种方式的地表硬化铺装。但硬化透水透气性差,不利于土壤对水分的涵养,不宜作为治理黄土裸露的主要手段。
2、非活体铺装。采用已粉碎的树枝、树叶树皮及其他有机物、石子等对树穴、林荫下等处的黄土裸露进行覆盖,相对硬化铺装而言,透水透气性较好,还可以吸收部分灰尘。国内有些地方有使用,建议我市可以尝试。
3、减绿硬化。城市建设给市民造成不变的街头花坛,紧邻学校、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人易破坏或生长环境不良、苗木屡栽不活的地方,可减绿硬化。以人为本,绿地适当减少,进行硬化或改为步道、小广场等。
参考文献:
[1]王富安 .绿地黄土裸露成因及治理[J].致富时代:2009,(10): 81-82页.
[2]周文燕.浅谈深圳市龙岗区道路绿地黄土裸露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2010.11(366-366,384)
[作者简介]吴秋涛(1964、9——),男,三门峡涧河公园管理处,河南三门峡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
关键词:城市绿地;黄土裸露;成因;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营造城市景观风貌和城市景观文化的作用。
近几年,我市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大,养护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但黄土裸露现象,在我市各园区及街头绿地仍普遍存在,影响着城市的景观风貌。
一、市区公共绿地的现状
目前我市现有公园绿地面积5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10平方米。但市区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布局非常不均衡,城西公园较多,城东缺乏,涧河公园、湿地公园、陕州公园、黄河公园滨河而建,相对远离居住区。加之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钢筋水泥式的硬性建筑鳞次栉比,硬化铺装道路到处都是,与居民朝夕相处的小型公园绿地尤为不足,远不能满足“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便市民使用的需要。有限的城市公共绿地,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土裸露,影响着城市的景观和风貌。
二、黄土裸露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三门峡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日照2354.3小时,平均日照率51%,历年无霜期184——218天,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23.95mm,但时空分布不匀,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光热充沛,十年九旱。自然降水的不足,影响着园林植物的健壮生长和植物生态的多样性,导致黄土裸露。
(二)人为因素:
1、规划建设没有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绿地的建设和广场道路修建官僚化、程式化。特别是有些街头绿地反而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市民活动场地设计不足,造成踏绿毁绿现象时有发生,久而久之,绿地被破坏,造成黄土裸露。
2、市民爱绿护绿意识不强。随着城镇化建设,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人为践踏和破坏,导致绿篱被毁、绿地被踩、植被被毁,造成黄土裸露。
3、养护不到位。植物生长受环境因素水、光、肥等的影响和病虫害的影响,水肥缺乏、光照不足、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都会造成植物生长势减弱,严重时导致死亡,造成黄土裸露。
(三)客观因素
1、生长环境发生较大改变。绿化建设初期,苗木规格较小,为尽快形成景观,栽植密度较大,同时乔木下层常片植全日照花灌木或草坪,随着乔木的逐步成长,树荫也变得大而密,下层原有植物缺乏足够的光照,逐渐衰弱死亡,特别是雪松密植,造成绿地内较大面积的黄土裸露。
2、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势、 土壤等自然条件复杂及特殊。植物生长环境条件恶劣,地形地势落差大、土壤质地条件差,致使绿地管理难度增大,投入多,而效果不彰,有的甚至沦为绿化弃管地,造成黄土裸露。
3、绿地给排水系统缺乏或设置不合理。绿地普遍缺乏排水系统,甚至连灌溉系统都缺乏,旱浇不透,涝排不出,缺水、积水都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而黄土裸露。
4、树穴大量存在。树穴是树木栽植时为保证成活留下浇水用的,但我市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树木成活后还必须保留树穴,树穴就成了数量最多的小块黄土裸露。
5、养护资金投入较少。目前我市绿地养护投入的资金是2.5元/平方米,与郑州相比相差4-6倍。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着养护水平的提升。各公园绿地,普遍存在着精管区和粗放区,有的粗放区甚至是不管区,黄土裸露,草木疯长,杂乱无章。
三、城市绿地黄土裸露的治理对策
(一)、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 ,科学化、人性化。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东施效颦”,要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地理因素,综合分析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遵循植物应用的地带性、乡土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应用的科学性,合理利用复层种植结构,乔灌藤蔓花草相结合。同时要优化和调整绿地景观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性,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多利用乡土物种构建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种群稳定的绿地结构。
(二)、要强化绿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绿化环保意识。
广泛开展园林绿化的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各园区绿地要增设温馨提示,告知游人文明游园,爱护花草。
(三)、完善园路、围栏、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用园林小路、踏步等引导游人行进,并通过种植绿篱或设置围栏等形成隔离区域,有比较合理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的保证。
(四)加强草坪养护,提高其践踏性和恢复率。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经测定有草坪的土壤入渗率比相同条件下的露地高出15-20%。每年进行1-2次如打孔、切开等复壮措施,复壮期间对草坪进行封闭管理,同时,适当提高草坪的修剪高度可以使其根莖和叶片受到保护,进而其提高耐践踏能力。草坪养护中要做到多浇水防积水。
(五)通过片植小灌木或种植地被植物解决已有的黄土裸露。可选择的小灌木植物物种有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紫叶矮樱、小叶女贞、瓜籽黄杨、大叶扶芳藤、龙柏、刺柏、月季、锦带、棣棠、花石榴、贴梗海棠、海桐等。地被植物种类有:麦冬、铺地柏、沙地柏、常春藤、扶芳藤、匍枝委陵菜、酸模、紫花地丁、白三叶、萱草、鸢尾、玉簪、石竹、福禄考、婆婆纳、二月兰等及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结缕草、狗牙根、黑麦草、匍匐剪股颖等。而对于荒坡、陡埝等选用藤蔓类植物如:爬山虎、地锦、紫藤、木香、金银花、藤本月季等。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如乡土植物、荫性地被植物。乡土地被植物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抗逆能力强,生存能力相对稳定。同时,自繁能力强是解决黄土裸露的最佳植物物种。在这方面,我市各园林单位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获得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麦冬、鸢尾、石竹、常春藤、地锦、铺地柏、扶芳藤、紫叶矮樱、黄杨、女贞、月季、龙柏等在各园区被广泛运用于治理黄土裸露,八角金盘等耐阴植物也在尝试使用。
(六)适当利用和保留乡土草本植物。乡土草本植物多被当作杂草对待而彻底清除,但杂草也是草,更适应本地气候和生存生长环境条件,自繁能力强,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适当保留或运用,并加以科学的管护,自然也不失为一种景观。乡土草本的利用,还可以降低养护成本。
(七)、地表铺装
1、园区内游客喜欢聚集的地方如雕塑、文化标识等处,游人常常驻足观赏、拍照等,易被践踏造成黄土裸露,可考虑环境因素、景观要素等,选用多种材料进行多种方式的地表硬化铺装。但硬化透水透气性差,不利于土壤对水分的涵养,不宜作为治理黄土裸露的主要手段。
2、非活体铺装。采用已粉碎的树枝、树叶树皮及其他有机物、石子等对树穴、林荫下等处的黄土裸露进行覆盖,相对硬化铺装而言,透水透气性较好,还可以吸收部分灰尘。国内有些地方有使用,建议我市可以尝试。
3、减绿硬化。城市建设给市民造成不变的街头花坛,紧邻学校、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人易破坏或生长环境不良、苗木屡栽不活的地方,可减绿硬化。以人为本,绿地适当减少,进行硬化或改为步道、小广场等。
参考文献:
[1]王富安 .绿地黄土裸露成因及治理[J].致富时代:2009,(10): 81-82页.
[2]周文燕.浅谈深圳市龙岗区道路绿地黄土裸露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2010.11(366-366,384)
[作者简介]吴秋涛(1964、9——),男,三门峡涧河公园管理处,河南三门峡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