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藿香正气,大家耳熟能详,很多没学过医的朋友也大体知道其为夏天常用药物,可以治疗暑季感冒、腹泻等疾病。
藿香正气散最早记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经约千年的历史考验,仍经久不衰,广泛使用,表明本方确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其名据《删补名医方论》记载:藿香之芬以开胃,名曰正气,谓正不正之气也。故以藿香正气散命名。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原书中记载本方为散剂,组成如下: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二两,藿香三两,炙甘草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方中藿香芳香化湿、辛散风寒、和胃醒脾,苏叶、白芷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湿,半夏燥湿降逆、和胃止呕,厚朴行气燥湿宽胸,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大腹皮行气利湿,桔梗宣肺宽胸,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补益中气。全方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胸闷、脘腹疼痛、呕恶泻痢、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这些正是夏天常见的病证。诸多文献报道,本方可有效用于符合证候的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痢疾、呃逆、鼻炎、眩晕等疾病。
辨证用药效更佳
现在很多人经常食用各种冷饮,在炎热的夏天甚为惬意。殊不知过多食用冷饮对脾胃功能有很多不良影响。加之现代人运动减少、思虑较多,脾胃功能常有不足,暑季湿浊较重,反复冷饮刺激,脾胃功能较易受损,常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就是藿香正气散的适应证。还有部分人喜食生冷海鲜,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也可使用藿香正气散。本方中紫苏和生姜可解鱼蟹之毒,全方配伍效果更佳。但应注意,腹泻患者需排除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出现群体性腹泻、剧烈吐泻、大便脓血、高热惊厥、皮肤出血等,或病情持续不缓解者。
治疗“阴暑”效果好
现在空调的普及率非常高,一般商场、银行、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所,经常温度调的很低。当人们在室外出汗后,进入温度很低的室内,虽感觉舒适,但突然的温度变化、迅速停止出汗,实际上对健康非常不利,可出现头痛、身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如兼有体内湿浊内蕴、脾胃不和、舌苔白腻,出现这种情况正是藿香正气散的用武之地。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常说用藿香正气治疗“中暑”,实际上是这种“阴暑”,而非真正的中暑。中暑又名热射病,指在高温下出现的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系统衰竭等表现的一种疾病,不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
这些用处你可能并不知道
人们不断总结使用藿香正气散的经验发现,其外用对符合症候的湿疹、手足藓、蚊咬、痱子、痔疮有一定治疗作用,且简单易行、价格便宜。但应注意皮肤对该药成分有过敏者禁用。小儿应请专业医师查看是否适合使用。如需使用,一般应适当稀释再用。身体湿重的朋友在夏季洗澡时可少量放入藿香正气散,有预防保健的作用。对服药不方便的患者,将药物置于纱布之上,外敷肚脐也有一定疗效。容易晕车晕船而恶心呕吐者,如果身体属于湿浊内阻、脾胃不和者,也可服用本方。
不同剂型如何选
目前藿香正气散的常用剂型有水剂、软胶囊、口服液、滴丸、汤剂等。较为常用的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等。
藿香正气水疗效好、起效快,但口感较差。同时,儿童、孕妇、老年人、酒精过敏者、不宜饮酒者、高空作业者、消化道溃疡患者、驾车者以及在使用头孢类、呋喃唑酮、甲硝唑、替硝唑等抗菌药物期间的患者等人群不宜服用,因为酒精和头孢等药物可产生双硫仑反应。
藿香正气软胶囊服用时在胃肠道崩解,没有口腔刺激,易于接受,含油量高,稳定性好,剂量准确,但起效相对较慢,制药过程中挥发性有效成分流失,解表作用略有减弱。
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酒精,口服刺激性小,适应人群广泛,比较安全。
藿香正气片因有易挥发的成分,应密闭保存,日久容易效用降低。
患者就诊时,如符合相应症候,医生会处方藿香正气的汤剂,根据体质进行加减,从而更加切合病情。服用藿香正气类成药时应注意小儿服用本方剂量换算方法:1岁以上的儿童折算公式为:成人剂量×0.05×(年龄 2)。
这些注意事项应牢记
1、患者在服用藿香正气时,应少食或禁食生冷、油腻、甜食、油炸食品等,一般不可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2、要特别注意,过敏体质者、小儿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含乙醇的藿香正气水皮肤外用时,要避开眼、鼻、口等敏感部位。
4、对本药物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病情较重、变化迅速或不能緩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5、个别患者使用藿香正气水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面色潮红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如出现应立即停药,请专科医师诊治。
李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主治医师,师从著名中医专家房定亚教授,临床工作十余年。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各级课题8项。
藿香正气散最早记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经约千年的历史考验,仍经久不衰,广泛使用,表明本方确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其名据《删补名医方论》记载:藿香之芬以开胃,名曰正气,谓正不正之气也。故以藿香正气散命名。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原书中记载本方为散剂,组成如下: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二两,藿香三两,炙甘草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方中藿香芳香化湿、辛散风寒、和胃醒脾,苏叶、白芷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湿,半夏燥湿降逆、和胃止呕,厚朴行气燥湿宽胸,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大腹皮行气利湿,桔梗宣肺宽胸,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补益中气。全方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胸闷、脘腹疼痛、呕恶泻痢、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这些正是夏天常见的病证。诸多文献报道,本方可有效用于符合证候的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痢疾、呃逆、鼻炎、眩晕等疾病。
辨证用药效更佳
现在很多人经常食用各种冷饮,在炎热的夏天甚为惬意。殊不知过多食用冷饮对脾胃功能有很多不良影响。加之现代人运动减少、思虑较多,脾胃功能常有不足,暑季湿浊较重,反复冷饮刺激,脾胃功能较易受损,常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就是藿香正气散的适应证。还有部分人喜食生冷海鲜,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也可使用藿香正气散。本方中紫苏和生姜可解鱼蟹之毒,全方配伍效果更佳。但应注意,腹泻患者需排除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出现群体性腹泻、剧烈吐泻、大便脓血、高热惊厥、皮肤出血等,或病情持续不缓解者。
治疗“阴暑”效果好
现在空调的普及率非常高,一般商场、银行、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所,经常温度调的很低。当人们在室外出汗后,进入温度很低的室内,虽感觉舒适,但突然的温度变化、迅速停止出汗,实际上对健康非常不利,可出现头痛、身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如兼有体内湿浊内蕴、脾胃不和、舌苔白腻,出现这种情况正是藿香正气散的用武之地。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常说用藿香正气治疗“中暑”,实际上是这种“阴暑”,而非真正的中暑。中暑又名热射病,指在高温下出现的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系统衰竭等表现的一种疾病,不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
这些用处你可能并不知道
人们不断总结使用藿香正气散的经验发现,其外用对符合症候的湿疹、手足藓、蚊咬、痱子、痔疮有一定治疗作用,且简单易行、价格便宜。但应注意皮肤对该药成分有过敏者禁用。小儿应请专业医师查看是否适合使用。如需使用,一般应适当稀释再用。身体湿重的朋友在夏季洗澡时可少量放入藿香正气散,有预防保健的作用。对服药不方便的患者,将药物置于纱布之上,外敷肚脐也有一定疗效。容易晕车晕船而恶心呕吐者,如果身体属于湿浊内阻、脾胃不和者,也可服用本方。
不同剂型如何选
目前藿香正气散的常用剂型有水剂、软胶囊、口服液、滴丸、汤剂等。较为常用的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等。
藿香正气水疗效好、起效快,但口感较差。同时,儿童、孕妇、老年人、酒精过敏者、不宜饮酒者、高空作业者、消化道溃疡患者、驾车者以及在使用头孢类、呋喃唑酮、甲硝唑、替硝唑等抗菌药物期间的患者等人群不宜服用,因为酒精和头孢等药物可产生双硫仑反应。
藿香正气软胶囊服用时在胃肠道崩解,没有口腔刺激,易于接受,含油量高,稳定性好,剂量准确,但起效相对较慢,制药过程中挥发性有效成分流失,解表作用略有减弱。
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酒精,口服刺激性小,适应人群广泛,比较安全。
藿香正气片因有易挥发的成分,应密闭保存,日久容易效用降低。
患者就诊时,如符合相应症候,医生会处方藿香正气的汤剂,根据体质进行加减,从而更加切合病情。服用藿香正气类成药时应注意小儿服用本方剂量换算方法:1岁以上的儿童折算公式为:成人剂量×0.05×(年龄 2)。
这些注意事项应牢记
1、患者在服用藿香正气时,应少食或禁食生冷、油腻、甜食、油炸食品等,一般不可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2、要特别注意,过敏体质者、小儿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含乙醇的藿香正气水皮肤外用时,要避开眼、鼻、口等敏感部位。
4、对本药物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病情较重、变化迅速或不能緩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5、个别患者使用藿香正气水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面色潮红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如出现应立即停药,请专科医师诊治。
李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主治医师,师从著名中医专家房定亚教授,临床工作十余年。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各级课题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