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字如其人”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如其人”的说法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时下也颇为流行,而对这个命题的确切含义却有多种理解和诠释。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清朝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所说过的“书,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他还进一步阐述:“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颓。”这里把人格品位和书写风格一一对应,作了更具体的表述。然而,对“字如其人”的理解还是见仁见智,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同意这一说法的能列举出大量有说服力的人物。颜真卿,一生忠烈,刚正不阿,他的字正像他的为人一样堂堂正正,挺然奇伟;李白做人浪漫潇洒,他的字也超凡脱俗,飘然若仙;苏东坡满腹诗书,情感细腻,他的字也笔挟风涛,天真烂漫;徐渭倔犟狷狂,性格反叛,九次自杀,犯科坐牢,他的书法就粗头乱发,狂风骤雨。如此等等,无不反映出“字如其人”的正确。
  可是,持不同意见者也会举出一些实例来反驳。书法史上并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字写得很好,但人品极差,声名狼藉。大奸臣秦桧、蔡京、严嵩,大汉奸汪精卫,大贪官胡长青,字都写得很好,而为人却如此之差。就连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董其昌也有人品很差、劣迹斑斑的记载。这都说明、从一个人的字难以看出他的人品和道德,怎么能说“字如其人”呢?
  那么,究竟“字如其人”的说法对不对,应该怎样理解“字如其人”呢?要理解“字如其人”,首先要从书法的本质说起。书法艺术是“写心”的艺术,它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正如孙过庭所说,作者是通过书法“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通过运笔的疾徐、节奏的快慢、用墨的浓淡、笔力的轻重而形成线条和点画的不同质感和神态,从而把作者的心境、情绪、精神、气质在作品中投射出来。这个过程也许是下意识的,但它却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展现,因而说从字里可以看到人,亦即“字如其人”。但是,我认为“字如其人”是侧重于阐述艺术与性情关系的,它重点表述书法作品所折射出的作者的学识修养、性格气质、精神风貌、喜怒哀乐,仅此而已。而道德人格、政治品质则另当别论,在字迹中是难以识读的。所以我认为“字如其人”的说法,第一是有道理的,第二是有局限的。任何正确的东西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正确,超越限定的范围立刻变为谬误,这是辨证法的常识。
  对于这个问题,古人已有精到的论说。欧阳修在论述颜真卿的书法时,完全从人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字如其人”的观点,而苏东坡的观点则与其老师欧阳修不完全一致。他说:“观其书,有似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他的意思是,以书法作品去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不可行的。以貌取人尚且不可,怎么可以以字来判断人品呢?但他又补充了一句:“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题鲁公帖》)意思是从书法所蕴的趣味取向也可以粗略判断人品的正邪。他还说过:“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意思是,品行不端的人,即便字写得很漂亮,他的书法也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鬼眉溜眼的神情。古人的论说精彩而生动,值得我们借鉴。
  我对“字如其人”的总体判断是肯定的,但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和大家讨论。其一,不能以字来判断作者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因为,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作者注入的是情感和个性,作品中包含的也是作者的性情和修养。我们可以倒过来从作品中去反观作者的精神状态、性格修养、喜怒哀乐。至于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等等,并不是书法作品形成的基因,也无法在字迹中找到。所以“字如其人”指的是前者,而不包含后者。其二,书法作品是通过线条点画整体气韵来折射作者的修养性格和胸襟情绪的,所谓“折射”就并非直观,也并非等同,不可以简单地划等号,更不可以简单地认为,字写得好就是好人,坏人就写不好字。其三,“字如其人”仅适用于称得上书法作品的字,而不是所有的字。只有经过训练,技法达到一定水平,作者才能把自己的性情融进书法作品当中,否则,信笔涂鸦,字不达意,怎么能在其间准确看到性格和情绪呢。其四,“字如其人”是间接曲折的推测判断,要以字论人,还须有专门功夫、专业眼光,不是人人可为。即便是既懂书法又懂心理学的专家,也难免见仁见智,同一笔画可以有不同理解和解释。因而,不可简单地见字论人,妄加评说。不过,作品表达作者的审美趣味还是一目了然的,一般都可以一眼就看得清楚。
  闫接囤
  山西沁水人,1948年生。潞安集团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文联主席、书协主席,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山西省产业文联副主席、山西煤炭系统书画协会副主席、山西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长治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入展首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首届中国(武汉)重阳书画展,2010中日议员、公务员书法展等重大展览。组织和承办了第二届全国职工艺术节“潞安环能杯”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煤矿书法美术精品展等大型展览。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奖。出版《闫接囤书法》和散文集《悠悠岁月》《夕阳景色》等。
其他文献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墓碣文》  湖北作家吕志青的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个独特的存在。之所以独特在于他对现代主义精神自始至终的坚持。如果说曾经风靡一时的先锋作家在21世纪以后大量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型和回归,那么吕志青是先锋写作的后起之秀并且持续发力、坚持自我的一个。因此在现实主义的主潮面前,在湖北实力强健的50后一拨作家中,他的写作多
期刊
一  四台因为附近的烽火台得名,据说那里曾是屯兵布阵的重地。我第一次去四台矿,是参加那里的招工考试。  父亲特意请了假回来,告诉我要招工的好消息。我赶紧把书本拿出来翻看,因为要考化学,我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元素周期表。父亲很重视这次招工,矿上流传要招的是长期工。一个女孩子如果能握着一个铁饭碗,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从忻矿到四台大概有四十多里地,当年没有直通的公交车,去四台有一种私人的小面包车,面包
期刊
党 旗  红色,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铁锤,是工人阶级力量的展示  镰刀,是农民们对丰收的呼唤  是旗帜,也是前进的方向  是烈火,也是燃烧的激情  是选择,也是庄重的承诺  悬挂着,心海里总是波涛汹涌  引领着,每一个征程都是起点  党 徽  那把铁锤是用来锻打世界的  那把镰刀是用来收割苦难的  铁锤与镰刀的结合,不是巧合,是必然  是重生,是涅槃,是横空出世  是百折不挠的意志与对理想的
期刊
安国家的羊夜里被小偷牵走了,天明骑着车子瞎找了一圈儿,他也知道是白费劲,权当出去消消气了。吃晌午饭的时候,电视里预报淮北今夜到明后天有大雪。  “要下雪了!”女人惊喜地说,“傍晚你去撒化肥吧。”  “也不知可准,淮北地儿大着呢,你知道哪块云彩有雪,庄上人都等着呢,阴多少天了就是下不下来……明儿再说吧。”安国茫然地盯着电视嘟哝着。他心里还惦记着羊,又转脸盯着女人:“不找羊了?”  “哪儿找去?恐怕早
期刊
一  红船承载十三亿人民的福祉  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船  承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引领  承载中国领先世界的飞跃  红船承载伟大民族复兴的实现  承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骄傲  承载一带一路新格局的安排  承载中国和谐世界和谐的最终目标  小小红船承载了整个地球的重量  承载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承载了五千年文化大智慧的释放  承载了八千九百多万党员的大能量  那天是
期刊
当一枚枚神圣的党徽  在七月闪耀荣光  当铁锤锻打的誓言  在庄严的党旗下铿锵作响  我们礼赞——“七一”  我们礼赞——中国  瞩目着你的红色风采  总能撩动那段血沃丰碑的记忆  一个星火燎原的红色思想  就这样,沸腾了黄河的血脉  挺直了太行的背脊  拾薪助火,前赴后继  碧血丹心,初心不移  只是为了捍卫尊严与和平  只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  在世界东方,雄然屹立  从《义勇军进行曲》到《黄
期刊
朱德的扁担  同样是取材于井冈山的毛竹  同样是一边白一边黄  两头尖中间宽  可你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让归属牢牢固定在一个人身上  特殊的印记却让你变得不特殊  五六十里的挑粮山道  你和其他扁担没有任何区别  沉甸甸的担子压得你吱嘎作响  在那个壮年人结实的双肩上  你不时左右辗转腾挪  汗水的浸润把你擦拭得通体发亮  在这支穿草鞋的队伍里  你就是一杆高扬的旗帜  
期刊
一百年前,一群书生从上海赶到嘉兴  集结于南湖的一条船上  在麻将牌的掩护之下  拟就了一个红色政党的第一个党纲。于是  这条船,这条红颜色的船  满载着青春、信念  和对未来的畅想  在混沌的岁月和恣意的激情中  奋力启航  这些年轻的书生  或者放弃了优渥的生活  或者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他们为了人民幸福和解放  他们并没有建国的谋划  但信念的火炬一旦点燃  就燃烧起一团团不灭的火光  他们
期刊
王 楠  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演艺影像专业。  自幼喜爱美术设计,作品入选相关展覽。在校学习期间深入到山西双林寺、崇庆寺、圣母殿和新疆博尔塔拉塞木里湖等地写生。参与话剧《走过天涯还有路》、音乐剧《家》、歌剧《魔笛》、偶剧《花木兰之扑朔迷离》等演出剧目创作。
期刊
在一幅肖像素描的背面,朱朱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现在你的生活如同一条转过了岬角的河流/航道变阔,裹挟更多的泥沙与船”a。这或可概括朱朱创作的某种转向。在一次新诗集的分享会上,朱朱也自述:“九十年代,我深受马拉美、瓦莱里、里尔克等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响,作品趋向于幻美、唯美,对于社会性非常隔绝,而到2004年左右写作《野长城》的时候,我意识到诗歌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b2017年,朱朱新出版了两部诗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