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综述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r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从权威实验,又称权利服从研究,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一个非常知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实验的概念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史坦利· 米尔格拉姆提出,并于1961年7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开展了实验研究。此项实验在国内并没有过多的研究,更多的只是主观的言论。在这篇综述中,笔者将结合米尔格拉姆的著作和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分别从实验的起源和过程,实验的补充和解释,实验的变式、他人的质疑、他人对实验的复制与重现、服从的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权威 服从 实验变式
  一、服从权威实验的起源
  米尔格拉姆对服从的探索,源于他的一个思考:德国人轻易地服从纳粹的权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歧视,最后在大屠杀中实施了希特勒的“最终解决”命令。这种情况是否还会再出现呢,当权威角色下命令,要求一个人做出与其认知和道德相悖的行为时,人们会如果选择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米尔格拉姆设计出了这一实验研究。
  二、服从权威实验的过程
  寻找被试:
  米尔格拉姆通過广告招聘来40名男性作为被试,他支付每名被试一定报酬,并告诉被试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惩罚对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实验过程:
  40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在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和一名教师组成,由抽签来决定角色,被试只会抽到教师,而学生是事先安排好的“伪被试”。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做配对的记忆测试,对选错的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实际上不会电击),实施的电击随着学生回答错误次数的增加而增强。电击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轻度电击”、“中等电击”、“极强电击”、“严重电击”、“极严重电击”、“危险电击”等,最后两个用“XXX”标记。
  然后,教师和学生进入不同房间,学生在米尔格拉姆的要求下故意出错,并随著电击强度的增加作出相应的回应(从抱怨到尖叫声到挣扎到失去回应),而这些是事先录制好的。
  如果教师(被试)提出异议和反抗的时候,主试会按照既定设计的命令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与教师无关,而由实验主试承担。充当教师的被试面临来自主试命令和学生反抗的双重心理压力,内心冲突导致其出汗、颤抖等现象。
  实验结果:
  在这样的决策情境下,有65%的教师(被试)服从命令给答错的学生实施高达450伏的电击,只有35%的被试通过各种方式拒绝执行命令,这一结果与实验前心理学家的猜测(只有10分之1甚至1%的人,会坚持到450伏)大相径庭。
  三、对服从权威实验的补充和解释
  如果单看实验结果,我们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是实验中有很多细节,更直接地挑战了人性。接下来笔者将一一阐述。
  1.主试向被试详细解释了实验的目的和必要性:“我们想了解的是,不同人担任教师或者学生的角色,会对彼此产生怎样的效果,还要找出在不同的情况下,惩罚会对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节选)。”这一严谨和全面的实验目的让被试完全相信他们是在做一项有帮助的实验,并且他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2.上文提到的报酬(4.5美元)是在实验开始前支付的,并且说明无论实验中发生什么,也不会求退还报仇。所以被试的选择不会受到报酬的影响。
  3.当被试问电击是否有危险时,主试的解释是:“尽管电击可能非常疼,但不会造成永久的组织损伤。”这一解释让被试不用担心对学生(被电击者)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4.在被试提出异议和想要终止实验的时候,主试会实施以下的命令:
  敦促1:请继续,或者,请接着做
  敦促2:实验需要你继续。
  敦促3:继续实验非常重要
  敦促4:你没有选择,必须继续。
  如果在第四次命令后被试还是坚持退出实验,那么实验才会终止。而这一命令让被试感觉自己无法选择,提高了服从的可能性。对于这一细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在下文还会再提到。
  四、服从权威实验的变式
  其实米尔格拉姆除了主实验外,还有18个实验变式,接下来笔者将挑选有重要意义的7种变式进行分析和比较。
  1.被试与学生的距离
  米尔格拉姆将被试与学生的距离作为一个变量,分别做了四个实验。
  实验一:被试无法看到学生的情况,也听不到学生发出的任何声音
  实验二:被试无法看到学生的情况,但却能能听到学生的实时回应(从抱怨到尖叫声到挣扎到失去回应)。
  实验三:被试与学生在同一房间,能清楚看到学生的反应
  实验四:被试需要把学习者的手强制按在电极板上
  在这四个实验中,按下450伏特按钮的被试百分比从70%到65%到40%到30%。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与被试的距离是影响实验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被试的距离越近,就越能体会到他人的痛苦,就如同用意念杀一个人和亲手杀一个人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2.被试与主试的距离
  被试与主试的距离也会影响服从。
  实验一:主试就站在被试身旁,被试服从的比例最高。
  实验二:主试站在被试几米远处,被试服从的比例处于一般水平。
  实验三:主试不在现场,只通过电话下命令时,服从的比例最低,是实验一的三分之一。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权威与被试之间的距离会极大地影响被试的服从性。
  3.实验场景
  米尔格拉姆设想如果不在那么具有权威性的场地(耶鲁大学)权威的服从会受到影响。米尔格拉姆把实验地点移到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市。他在一座并不豪华的商务大楼里成立了“布里奇波特研究会”。然后由同一批人员来执行试验。实验的结果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惊人—48% 的被试按下了450伏特的按钮。这表明实验场地也代表了一定的权威性,毕竟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耶鲁大学这样具有声誉的学校并不会做带有伤害性的实验。   4.服从比例最高的变体实验
  在这个实验情境中,被试并不直接电击学生,由另一名“伪被试”实施电击,被试自己只需要做一些辅助的动作(记忆测试)。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不仅权威赋予的权利,也不用亲手执行这一伤害行为,因此他们会加倍地忽视在暴力行为中负有的责任。40名被试中,有37人(92.5%)坚持到了最后。
  5.服从比例最低的变体实验
  米尔格拉姆还研究了其他可能促使被试反抗权威的因素。
  实验一:在这个实验情境中,有两位“伪被试”坐在被试者身旁,并在实验过程中反抗主试的命令。实验结果是90%的被试都在最大电击之前停止了服从。
  米尔格拉姆研究结果中写下了这样一段重要的结论:当个体想要站在权威的对立面时,如果他所在群体中有人支持他的反抗,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反抗,人类的相互支持是反抗极端权力最强大的武器。
  实验二:在这个实验情境中,主试从一名权威人士变成两名权威人士,他们两者对是否继续实行电击产生了分歧。同样的,90%的被试都在最大电击之前停止了服从。对于第二个变式他没有過多的解释,笔者的理解是当权威产生了分歧,会让群众失去服从力,更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就像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存在矛盾和分歧,那么民众将会是一盘散沙,各执己见。
  这是所有变体实验中斩断权威束缚效果最显著的两个。
  6.由被试决定电击强度
  在这个实验情境中,被试可以自己选择电击强度对学生实施惩罚,而这一结果令人欣慰,大部分的被试(90%)都会选择最低程度的电击,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了服从与人类的自发攻击性无显著关系
  7.主试与被试的变更
  实验一:在这个实验情境中,主试变成一个普通人而不是教授,服从的人数大大减少。
  实验二:主试是一个普通人,而学生是一名权威人士,由被试执行电击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权威人士一提出反抗。被试无一例外地停止了电击。事后这些被试认为自己的行为出于人道主义,而事实上,人们以为自己遵循的是道德,其实只是间接服从了权威的命令。
  从这些实验变式可得知,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命令发出者(是否是权威、是否在场等等)和情境因素(与学生、主试的距离)。
  五、他人的质疑
  众多学者都对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产生了质疑。
  1.服从权威实验在道德方面方面遭到了严厉批评,戴安娜·鲍姆林德博士认为被试在这种高压下持续电击学生,会产生负罪感和心理阴影,被试的利益没有被保护。
  米尔格拉姆对此作出了解释,在实验结束后,他们告诉所有被试学生并没有收到电击,并且对反抗的被试表示支持,对服从的被试表示这是完全正常的行为。在事后的调查中,参与者中有84%称他们感觉“高兴”或“非常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15%参与者选择中立态度(有92%的参与者做了事后的调查)。
  2.批评人士认为实验只有男性被试,也有人认为他的实验只适用于耶鲁的学生,但是米尔格拉姆也做过针对女性的实验变式,结果并无统计上的差异,并且在18个独立实验中,实验对象多达1000人,年龄跨度从20岁到50岁,涵盖了各种职业。
  3.MA Dan认为在实验之前或实验期间都没有明确告知被试如果他们感到不舒服就没有义务继续下去。换言之,这一实验缺乏必要的知情同意。但是津巴多认为被试退出实验(在得知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后)的比例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一因素对服从有多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继续研究的实验范式。
  4.哈曼和多丽丝认为服从权威实验的结果并不代表服从权威是人类的基本特质,情境压力的影响超越了这个特质。
  5.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吉娜·佩里认为米尔格拉姆修改了实验过程、扭曲了实验结果。她花了四年的时间调查了各项试验,得出实验执行过程不统一,对服从的定义不相同的结。还认为被试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遗憾的是,在当时已过世的米尔格拉姆无法与其进行辩驳。就笔者个人而言,佩里的反驳并不足以推翻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六、其它学者对实验的复制和重现
  1.2010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心理学家杰里·伯格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满足了对实验伦理的要求,将最高电压改成150伏。这场实验共有79名志愿者参加,取得的结果与服从权威实验惊人的一致。
  1.Burg等人在2011部分复制服从权威实验中,发现下达命令后(你没有其他选择,你必须继续下去),被试的反应更加抵抗。这一结果与服从权威实验相悖。这表明,实验中的“顺从”行为应该被解释为准许继续下去的要求,而米尔格拉姆的研究被广泛认为是人们服从命令。
  心理抗拒理论认为,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控制性,因此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时,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笔者认为主试在情景中的具体措辞和语气是一个可以继续研究的实验范式。
  3.Gamson、Fireman和Rytina的实验消除了强制命令这一过程,产生了与服从权威实验实验不同的结果,这表明强制是一个因素。他们认为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被试看到学生的请求被拒绝,从而察觉到了可能存在的身体威胁甚至暴力胁迫。这可能导致被试因为害怕而服从。
  4.2015年,来自波兰大学社会科学和人类学的心理学家Dariusz Dolinski教授和他的团队重复并且扩展了服从权威实验。他们发现80位受试者中,高达72位遵守着研究者的指示对隔壁假定的受试者进行了一系列最高达450伏的电击。
  七、服从的原因
  1.规范性的社会影响:规范性的社会压力使被试难以拒绝,这一社会压力来源于被试承诺参与实验并希望顺利完成实验的期望,以及被试希望与权威保持一致,避免谴责与社会非难的心理。
  笔者认为对权威的服从可能是物种长期进化的结果。人类是群体动物,群体中必然会产生权威,而服从权威具有高度生存价值,从而被延续下来。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也塑造了服从行为。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要听老师的话,从而压抑个体的自我意识,影响了成年后的行为习惯。我们习惯于听从于那些权威人士,我们下意识地认为他们更有能力更值得信任,而丧失了自身的批判性思考。   2.信息性的社會影响:当被试处于困惑的情景中,倾向于认同他人特别是权威的信息。
  3.合法权利:在实验过程中严格安排的各项步骤,使得被试认为实验很重要,并且被赋予某种权利后,被试认为自己有义务完成实验。更有学者认为,对权利的偏爱和执行权力时的满足感导致了这一结果。
  4.责任转移:被试认为自己不必承担自身行为的责任。在实验中有很多全程提出异议的反抗的被试,但当主试说:“我承担全部责任。请继续。”他还是选择了顺从。在实验后的受访中,服从受试者的普遍解释是:“如果就我自己,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我只是在做我被要求做的。”米尔格拉姆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代理状态”。
  5.其它原因:有学者认为被试在实验过程中遵守了错误范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更改。也有学者认为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态度(不再进行电击)与行为(继续了电击)产生了认知失调,从而进行自我辩解(200伏和215伏没什么区别),人们一但找到了理由就很难停止。
  八、研究趋势
  除了上述重复实验以外,韩国也进行了一系列非实验室情景的实验,例如医生要求病人作出不合理的动作和行为,警察要求路人捡垃圾等,研究结果表明了群众的高度服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服从度是否存在差异是值得研究的。
  对实验过程中更多变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如被试的文化程度和原始状态,主试的言语措辞和情绪表达,各种不同情境,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能更明确地推断纳粹以及日本的大屠杀等一系列灾难性事件的复杂原因。
  这一实验还会持续发展,但是随着心理学实验的成熟,对实验研究的限制也越来越多。以人为主体的实验必定会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以自然实验为主的研究将会延续。
  九、总结
  总的来说,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是较为完善的,各个范式中都蕴含不同的影响行为的因素,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虽然这一实验受到了很多质疑,但是其实验结果是真实有效的,并让我们从实验数据中直视了人性中的阴暗面,意识到了平庸之恶。但笔者认为实验目的不只是为了揭露人性,而是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道德底线和人性本质的平衡点,通过对这一试验的广泛传播是否可以让人们增加批判思考和质疑的自觉性,就如同告知旁观者效应来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一样。人性难以改变但是知识文化经验以及自我检控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加超我对本我及自我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研究更应该探索其积极意义,即这一实验结果对大众及社会的警示性,将对自变量控制的研究应用到降低这类情形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上。
  【参考文献】
  【1】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对权威的服从》,新华出版社,2013.1
  【2】罗杰·霍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1
  【3】戴维·迈尔斯:《看不见的影响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9
  【4】E·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Dan McArthur:Good Ethics Can Sometimes Mean Better Science: Research Ethics and the Milgram Experiment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09, Vol.15
  【6】M Slater:A Virtual Reprise of the Stanley Milgram Obedience Experiments,《Plos One》 , 2006 , 1 (1)
  【7】S Reicher,SA Haslam:After shock? Towards a social identity explanation of the Milgram ‘obedience’ studie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1, 50 (1) :163–169
  【8】Multiple compliant processes: A reply to Haslam and Reicher on the engaged followership explanation of ‘obedience’ in Milgram's experiment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7(2) March
  【9】Augustine Brannigan:Stanley Milgram’s Obedience Experiments: A Report Card 50 Years Later,Society, 2013, Vol.50 (6), pp.623-628
  【10】Jerry Paul Sheppard,Marnie Young:The Routes of 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Exposure to the Milgram Obedience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7, Vol.75 (4), pp.315-333
其他文献
【摘要】:《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经典名篇,文本描写了一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少女在香港这个病态颓糜的都市里遭受了灵魂的创伤而最终堕落,沦落为他者的悲剧过程。张爱玲以这样的故事构思为我们呈现了女性群体处于幽暗沉重的苦难时代的个中遭遇。葛薇龙,这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少女,本欲保留自身纯净与世无争之现状,可最后却在物欲,爱与欲念编织的缀网之中逐步沉沦,失去了曾经自由而独立的驕傲,失去了尊严,沦落为边缘化的
期刊
【摘要】: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央政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土司都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即土兵。西祁土司是明朝时期青海地区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其军事活动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时期,为青海地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青海 西祁土司 明朝 军事活动  明朝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设置了大量土官,“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北抵御蒙古的侵扰,南稳定番族部落
期刊
【摘要】:回顾中俄二十多年的交往史,虽然偶有小摩擦,但是总体上处于稳步前进的状态,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采取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将两国业已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本文将针对当前中俄关系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中俄关系 首脑外交 一带一路  ABSTRACT: 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y of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做好医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医院培养一支优秀的医务人员队伍。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政治教育,提升医务人员政治意识;强化担当教育,提升医务人员担当意识;强化群众教育,提升医务人员群众意识;强化创新教育,提升医务人员创新意识。  【关键词】:医院 医务人员 思想政治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下医院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医务人员
期刊
【摘要】:新《行政诉讼法》的通过,虽然在制度设计上与旧法相比呈现许多亮点,解决了现实的一些困境。但此次修改在受案范围、行政跨区域集中管辖、行政复议决定等方面仍存在缺憾。例如,行政诉讼跨区域集中管辖的规定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规定。不少学者认为这是提高我国法院的独立性,改变长期以来行政诉讼饱受法院审理地行政机关干涉的重要举措。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行政机关干涉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提高法院的地位和审判
期刊
【摘要】:中国佛教壁画众多,其中以敦煌壁画最为著名,中国的佛教壁画在经历了“三教合流”之后就明显的带有了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倾向。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佛教壁画又是一种绘制与“墙壁”上的大型故事画,可以说是最早的“连环画”。而任何“讲故事”的艺术创作必然会映射出其创作者的思想,创作做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必然会带着时代的烙印。故事必须向生活但又不能完全的照搬生活。这种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烙
期刊
【摘要】:由于受经济科技“西强我弱”局面的影响,西方文化在国际上处于强势地位。其次,新媒体使得文化的呈现方式和样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文化自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样化,中国文化自信面临烦恼,引发对于该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新媒体时代 文化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文化自信也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环境变化、商业运作、社会转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应该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拓宽工作领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进入博物馆的保护视野。本文以大理周城村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为例,以期通过其对扎染的保护现状和传承路径探索的调查研究,从“非遗+博物馆”的结合视角出发,总结
期刊
【摘要】:“查清事实”是法定调解原则之一,因此法官调解会出现一种先审理后调解的实践方式,但调解法官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  【关键词】:先审后调 实践效果 理论反思  法官组织下的调解是处理民间纠纷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审调合一的制度背景下,法官调解的场景多出现在立案和庭审时,但在案件庭审结束之后至判决宣判之前的期间内,当事人之间仍存在着和好的可能,因此实务中会出现法官在庭后组织调解
期刊
【摘要】:新的教育形势下,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结合自身体会经验,本文从作为班主任,要用爱感化,乐于付出,走进学生内心,理解尊重学生,用真情鼓励和关爱学生几个方面,探讨用爱心融教育中所获得的成效。  【关键词】:爱 付出 理解 尊重 鼓励 信心  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真诚的爱,就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这是我几年班主任工作中体会最深的一点。真正热爱学习,热爱教育事业,默默付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