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活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气氛之我见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因而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效率的高低。就如何营造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氛围做出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气氛
  诚如哲学上所言: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这充分揭示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意义。身处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将会被大大调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课堂氛围沉闷枯燥,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阻碍了语文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尝试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课堂氛围,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教师与学生要有情感的共鸣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改变了过去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生动起来,才能完成新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理念和行为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由知识的传授者和是非的判断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学习的交流者。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更新,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由重学习的结果向重学习的过程转变。如此才能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才能敢说、敢问、敢动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才能被激活,阅读课堂气氛才能生动活泼。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能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愿意与教师倾吐心中所想,为准确把握学生动态提供了有利保证。而且,通过师生情感共鸣产生的教学成果是其他教学方法始终达不到的高度,仅从这一点来说,师生情感共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不容撼动。为了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我经常采用“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锤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导读,谈自己的体会感想及亲身经历”等方法,以言传情,以情激情。这样,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相应地做出或憎或爱,或优或喜,或褒或贬的深浅反映和评价,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形象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都包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人奋进、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再怎么细致周密的理论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认识也是枯燥乏味的,没有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教师能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创设与之相符的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表演,那么就会激起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做理性分析,我相信阅读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
  讲授文章结构中的结尾方式知识时,如果单纯让学生知道文章的结尾方式一般有例式、结局式、含蓄式三种的话,学生可能会在短期内记住,但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运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忘记。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就创设这一情境:选取学生最熟悉的几部电影的结尾来复述或播放,让学生在电影欣赏中感知故事的结尾方式,然后教师引导启发,使他们获得理性的认识,结果学生都能准确地判断出来,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在质疑与辩论中创设良好的氛围
  引导质疑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较常用的方法。启发学生搜集那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热点问题。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积极开展辩论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在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上下工夫,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要精神饱满,在愉悦的心境下,态度和蔼可亲,表情充满关怀,犹如一股春风,给学生以温情。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师思路清晰,表达清楚,课堂生动,而且学生也会在教师良好的情绪感染下,与教师感情融洽起来,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信任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听,專心致志地想,无拘无束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故“感情投资”不容忽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情绪的感染作用,不管个人遇到了什么挫折,或是家庭遭到了什么不幸,都尽力控制住自己,决不将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这样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爱语文、促成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学生也就会在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收获满满,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如鱼得水、更上层楼。
  参考文献
  [1]杜祥明.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2).
  [2]马春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3).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和其他学校不同,其主要在于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正是这种不同,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要求才会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方面要基于全面健身计划,在教学中融入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关键词:全民健身;民族传统;高职体育  全民健身计划是群众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可以推广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的文化遗
摘要:在初中数学讲课过程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基础上强化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而且还可以借助巧妙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从而完成高效讲课的目标。因此可知,问题导学法对提高初中生的改革思维水平与处理问题能力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
摘要: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政工宣传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以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尤其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首先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根据政工宣传的内容,制定切实的策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传播媒介,改变传统的政工宣传工作,创新工作模式,为企业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企业;宣传;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  加强企业的政工宣传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益处,在村镇实行寄宿制教育是社会发展中的最优选择与必然产物。我校在实施寄宿封闭式管理以来,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上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育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笔者就实施中的点滴,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以求共勉。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高尔基语)。然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由于家庭环境、教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在我国初中教育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不断的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数学教学当中不断地衍生出许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些方式和手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对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方法展开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意义;应用原则;应用方法  变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问题式
摘要:阅读作为当今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含义,扩大英语词汇量。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英语成绩的高低。但是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难点之一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创新式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本文笔者结合英语阅读课实际,从四个方面论述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是初中三大主科之一,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国家对于学生阅读总量的要求更高,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水平获得很大提高,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发展,而家校合作模式应运而生。大力推进家校合作开展“亲子共读,书香共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校合作;亲子阅读;活动策略  引言  “亲子共读”,顾
摘要: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时光长河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惊世之物,它们将华夏文明点缀的耀目璀璨,同时也为后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引得大量学者、研究人员为之痴迷疯狂。汝瓷凭借着安闲恬静的釉彩,温和自然的器型征服了无数茶人、瓷人,向世人证明了即使没有精致纹饰,依然可以成为瓷中魁首,器中至尊。同其他璀璨发明一样,汝瓷的寿数极短,使得“雨过天晴云破处”成为无数茶人、瓷人心中永恒的谜团。  关键词:釉彩;汝窑;汝瓷 
关键词:文字编辑;美术表达;焦点;透视  疫情期间,《The New Yorker》杂志改编西方名画。通过名画中的人物形象,在疫情隔离在家人人自危的时刻,给予了人们莫大的精神安慰和鼓舞。其中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耶稣带着口罩面对空无一人的长桌;米开朗基罗作品《创造亚当》中上帝正递给亚当一瓶洗手液;达·芬奇《抱银貂的女子》怀中的银貂被日常做饭必须的谷物、干货替代……特别地,以大卫的《跨越阿尔卑斯山
摘要: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一定要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做到站稳创作的人民立场,并且能够反映出新时代的风貌。这样,才能够真正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这样的文艺作品才能既符合大众审美,又具有思想内涵。  关键词: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黨史题材文艺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