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通市“十二字”方针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笔者所在校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课程为载体,以学科抱团前行为方式,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它的成长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求索:生本课堂致力创构
提升理念、抱团学习 “三段·四模块”是启东市在落实南通市教育局提出的“十二字”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炼出的课堂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15分钟的温故习新,20分钟的释疑拓展,10分钟的反馈提炼,四模块分别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反馈纠正模块。首先,我校提升课堂理念,切实改变学校教师的传统观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树立新的教育思想,科学定位育人目标。其次,改变集体备课流程,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学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抱团学习:对于课堂中的质疑、互动、精讲、纠正模块开展积极地讨论,形成各年级的创优集备。
锤炼队伍、扎根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学得主动、求得明确、教得有法、练得精炼”是“三段·四模块”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理念,而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自信大方地表达”“从容淡定地互动”,一直以来都是紫小老师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信表达、从容互动,致力构建高效课堂。
学校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先行上好研究课、实验课,做好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其次,学校教师每周一节校级教研课,每节教研课邀请组内教师充当观察员、记录员。执教者在上课前,记录员聚焦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学生发言次数、小组讨论时间和练习方式。观察员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正确率、发言质量进行观察评价。执教教师在课后解读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记录员和观察员的汇报来分析课堂、诊断跟进,最终形成每月一份详细的《紫薇小学课堂诊断分析表》。
刨根课题,总结凝练 学校在省“十一五”课题《城郊学校阳光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十二五”課题《先学后教模式下,小学课堂教与学的平衡实践研究》的指引下,在前期实践“三段·四模块”的基础上,我校依据实际特点,寻找不同学科的融合点,总结凝练出具有我校特色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前置、小组交流、分享表达和拓展提升。
砥砺:锲而不舍借力生长
巧用活动之“力”,锤炼技艺 由于课堂上要求教师少讲课,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管理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讲解必须精辟,调控必须灵活、及时,评价必须中肯而具有启发性、激励性。基于这种情况,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市一师一优课、最美课堂比赛、骨干教师创优课、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等,一系列的教学竞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艺,促进了紫小的教研队伍建设,一部分优秀教师已成为课改的排头兵,为推动课改教育向纵深发展作出了贡献。
借助培训之“力”,掌握要领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的培训。学校通过周三业务培训、教师自培等形式,深入课堂教学理论培训,帮助教师搭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每年暑假,我校教师纷纷参加由市教育局举办的“暑期教师培训”,假期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它指明了课堂的方向,解答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教师的成长注入新的动力。
发挥教师之“力”,互动共生 近年来,我校搭建了“薇·讲堂”这个平台,教师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015年,“薇·讲堂”自开播以来,学校近一半教师走上讲堂,参与演讲,讲堂以课改为中心,聚焦课堂、评价、阅读、学生等,教师分别作了《我的薇·幸福——寻找教育中的小确幸》《百年无废纸》等讲座,“薇·讲堂”虽小,却承载着老师们的智慧与结晶,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在这个讲堂里成长并收获着。
憧憬:STEM铺展育人
近年来,“STEM教育”成为引领世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引发全球推行STEM科学教育的热潮。
开设以单元为主线的主题实践课程 主题实践课程是指教师以教材单元为主线,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情境下的主题,通过教师、学生交流讨论,明确问题,设定项目内容和项目具体的任务。全校制定了多份详细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如《感受自然 走进四季》《一亿有多大》《行文不知何下笔 只拣儿童多处行》等。这些主题实践课程融合了多个学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丰满了我校“阳光课堂”的内涵,以阳光之人育阳光之心。
以传统节日文化为核心的博文课程 学校以庆节活动、创意活动作为凝练人格内涵与学养资质的重要平台,增设博文课程。利用“薇·晨读”“薇·午休”等片段时间,学生进行读、写、诵、说,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活动大致为读美文、诵经典;写汉字、学为人;说新闻、知天下,通过节庆活动、社团活动、创意活动等方式展现。
以深化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科技课程 学校重视课堂渗透,把科技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让STEM理念富有普及力;广泛开展趣味科学实验比赛、航空航模、机器人、科技小发明等科技活动,让STEM课程富有提高力;切实加强省市级课题研究,让STEM研究富有生命力。科技课程领域的精耕细作,换来了满园春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求索:生本课堂致力创构
提升理念、抱团学习 “三段·四模块”是启东市在落实南通市教育局提出的“十二字”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炼出的课堂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15分钟的温故习新,20分钟的释疑拓展,10分钟的反馈提炼,四模块分别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反馈纠正模块。首先,我校提升课堂理念,切实改变学校教师的传统观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树立新的教育思想,科学定位育人目标。其次,改变集体备课流程,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学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抱团学习:对于课堂中的质疑、互动、精讲、纠正模块开展积极地讨论,形成各年级的创优集备。
锤炼队伍、扎根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学得主动、求得明确、教得有法、练得精炼”是“三段·四模块”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理念,而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自信大方地表达”“从容淡定地互动”,一直以来都是紫小老师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信表达、从容互动,致力构建高效课堂。
学校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先行上好研究课、实验课,做好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其次,学校教师每周一节校级教研课,每节教研课邀请组内教师充当观察员、记录员。执教者在上课前,记录员聚焦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学生发言次数、小组讨论时间和练习方式。观察员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正确率、发言质量进行观察评价。执教教师在课后解读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记录员和观察员的汇报来分析课堂、诊断跟进,最终形成每月一份详细的《紫薇小学课堂诊断分析表》。
刨根课题,总结凝练 学校在省“十一五”课题《城郊学校阳光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十二五”課题《先学后教模式下,小学课堂教与学的平衡实践研究》的指引下,在前期实践“三段·四模块”的基础上,我校依据实际特点,寻找不同学科的融合点,总结凝练出具有我校特色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前置、小组交流、分享表达和拓展提升。
砥砺:锲而不舍借力生长
巧用活动之“力”,锤炼技艺 由于课堂上要求教师少讲课,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管理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讲解必须精辟,调控必须灵活、及时,评价必须中肯而具有启发性、激励性。基于这种情况,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市一师一优课、最美课堂比赛、骨干教师创优课、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等,一系列的教学竞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艺,促进了紫小的教研队伍建设,一部分优秀教师已成为课改的排头兵,为推动课改教育向纵深发展作出了贡献。
借助培训之“力”,掌握要领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的培训。学校通过周三业务培训、教师自培等形式,深入课堂教学理论培训,帮助教师搭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每年暑假,我校教师纷纷参加由市教育局举办的“暑期教师培训”,假期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它指明了课堂的方向,解答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教师的成长注入新的动力。
发挥教师之“力”,互动共生 近年来,我校搭建了“薇·讲堂”这个平台,教师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015年,“薇·讲堂”自开播以来,学校近一半教师走上讲堂,参与演讲,讲堂以课改为中心,聚焦课堂、评价、阅读、学生等,教师分别作了《我的薇·幸福——寻找教育中的小确幸》《百年无废纸》等讲座,“薇·讲堂”虽小,却承载着老师们的智慧与结晶,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在这个讲堂里成长并收获着。
憧憬:STEM铺展育人
近年来,“STEM教育”成为引领世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引发全球推行STEM科学教育的热潮。
开设以单元为主线的主题实践课程 主题实践课程是指教师以教材单元为主线,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情境下的主题,通过教师、学生交流讨论,明确问题,设定项目内容和项目具体的任务。全校制定了多份详细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如《感受自然 走进四季》《一亿有多大》《行文不知何下笔 只拣儿童多处行》等。这些主题实践课程融合了多个学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丰满了我校“阳光课堂”的内涵,以阳光之人育阳光之心。
以传统节日文化为核心的博文课程 学校以庆节活动、创意活动作为凝练人格内涵与学养资质的重要平台,增设博文课程。利用“薇·晨读”“薇·午休”等片段时间,学生进行读、写、诵、说,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活动大致为读美文、诵经典;写汉字、学为人;说新闻、知天下,通过节庆活动、社团活动、创意活动等方式展现。
以深化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科技课程 学校重视课堂渗透,把科技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让STEM理念富有普及力;广泛开展趣味科学实验比赛、航空航模、机器人、科技小发明等科技活动,让STEM课程富有提高力;切实加强省市级课题研究,让STEM研究富有生命力。科技课程领域的精耕细作,换来了满园春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