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学校人本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这一沿用已久的教育术语,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内涵与外延有些什么变化?我们如何优化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我们如何思考德育现代化,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关于人本德育的定位
  
  什么是德育?鲁洁教授在《超越与创新》一书中,专门就德育的概念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审视与洞察,从现代化和现代人培养的角度,特别提到“培养人的精神世界”这样一个命题或概念。也许它可以为我们思考新时期的德育概念提供有益的借鉴。无独有偶,叶澜教授在《重建学校精神家园》这本专著中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基本内涵归纳为简单的八个字——“建设学生精神家园”。从鲁洁教授提出的“培养人的精神世界”,到叶澜教授提出“建设学生精神家园”,所反映的其实是同一种理念、同一种思想:新时期学校的德育要完全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要融入学生的精神领域,一切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健康,一切为了对未来“现代人”的培养。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德育”概念作这样简单的表述:德育,它是一种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德性健康成长,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服务的。人本德育,即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德育。
  
  二、关于德育目标的创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用“德育”二字,但又处处有德育,时时在强调德育,只不过它将德育的字面表述隐略而直接渗透和融纳到对具体的目的和要求的阐述中,从而使德育的任务更加明确,德育的内涵更为具体,德育的实施途径更为实际,德育的操作化要求更加突出。
  这一点为我们制定学校德育目标提供了方法论的启发。作为一所全新的学校,我们既要有对德育体系构建的系统化思考,又要有实施落实的操作性设计,同时,还应该在有意识有计划的操作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与形成学校的育人特色。例如,我校明确了“礼、孝、和、责、诚、勇、毅、俭”八个德育目标,并以这八个目标与学风校风中的六个字“学、思、行、日、正、进”配对形成了48个班级的名称。这样特色鲜明的班名族系,不仅使学校的德育目标明确具体,而且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有了平台与空间。
  
  三、关于德育策略的新举措
  
  1 回归生活策略
  我们认为,德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生活世界是德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处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探索的小学人本德育就是“以人性至善为价值预设,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儿童个体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从而为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回到人自身,回到人的真实的生命活动之中。我校在实施人本德育时则注重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立足于与学生的需要、愿望、情感与体验相联系,关照学生的生活。我们总是将日常生活事件作为人本德育的资源。我们以普通的日常生活事件为主,以今天的生活事件为主,以直接的生活事件为主,以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品德发展问题事件为主。
  
  2 环境营造策略
  优美的教育环境、具有教育意义和美感的事物,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是一个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育人环境和氛围,所以在学校建设中,我们把学校环境的建设当作编写一部无形的教科书,把氛围营造当做是一场“为空间编舞”的创意设计。学校组成的这一切花园乐园似的环境与氛围,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了积极的外部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强势影响,会有效转化学生的行动,进而内化积淀为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
  
  3 活动认知策略
  我们注重在养成教育中凸现礼仪培养,操作时我们注意将传统德育中道德结论由“外”灌注的方式,转变为促使学生道德思想素质更多地由“内”建构的方式,强调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知行统一,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认知规律组织活动与教育,例如,我们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备的各种礼仪制定了《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礼仪读本》,注重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日常生活礼仪的操练交互活动,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4 教师人格策略
  教师自身人格对学生品格的发育和人格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引导、熏陶作用。
  例如,本学期,我们组织了“D2教师像”的设计征集活动,希望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我们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
  
  5 文化建设策略
  浓郁的文化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将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变成一个德育过程。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努力让学生参与设计、参与管理、参与活动。我们开辟才艺展示长廊,发动学生亲自动手,写字、画画、刻纸,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让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享受、体味中接受环境的各种教育功能的影响。
  以上所述,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校德育发展趋势的解读,也是我们对德育创新的大胆实践与探索,我们是在用全心呼唤德育的人间情怀,用努力使学校德育走向现实。
其他文献
2001年9月9日,在武昌洪山宾馆会议大厅,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兼并湖北省纺织建筑设计院签字仪式正在举行,这是全国第一家跨领域、跨行业、跨权属的设计院之间的兼并重组。这一创全国勘
目的分析济宁市居民对PM2.5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4月对40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居民对PM2.5的主
一、质疑“极点” “极点”是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的,通常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它是大强度训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项目特征,是生理机
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骨胶原,形成骨基质,并释放钙离子,使基质钙化而完成骨形成,故它是骨形成和骨骼发育、生长的主要细胞。成骨细胞移行至被吸收的骨组织部位,首
罗马是个号称拥有百万汽车保有量的拥挤城市,同时也是我们检验本期这两个小家伙的最佳场所。今天我们为您带来了两款精致的城市小型车——来自大众汽车的Up!和福特的Ka。这两
要为经师 ,更要为人师 ,以一流的学识水平和良好的品行风范作群众的表率 ,这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祥辉同志的真实写照 ,他四十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我刊推出《实践“三个代表”,迎接十六大召开》特别栏目,总结从十五大到十六大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At the convening of the 16th N
大量镍中微量钴(Ⅱ)冠醚萃取的光度测定许盛昌陈明生邓真明潘桂黄(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冠醚对一些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配合作用,即冠醚与这些金属形成配合阳离子与某些有色的
利用正电子湮没谱(PAS)分析技术对超细粉α_Al2O3陶瓷基片(板)的烧结反应过程进行了检测研究。对在4种不同的温度下得到的烧结体作PAS分析研究,发现正电子寿命敏感于烧结温度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微
该院胸心外科教授涂仲凡、高尚志等,经四 The hospital cardiothoracic surgery professor Tuomun Fan, noble, etc., after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