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培亮从事数控机床维修十多年,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具有高超的数控及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诊断技能。他尤其能将精密数控机床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及生产加工工艺与维修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了许多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科研进度的设备挡手难题,确保了多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同时,他还总结出了“实操+工艺+维修”三结合的维修工作法。
中国兵器淮海集团有许多数控机床,受许多原因的制约,在维修中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有些复杂问题不仅涉及机械、电气、液压、材料、光学、PLC逻辑控制等多门学科,而且往往还涉及计算机软件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陈培亮的不懈努力最终得以修复。
记得有一次,有5台机床由于生产厂家设计、制造的缺陷,导致机床长期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制约了生产,公司决定对这5台数控车床刀塔进行升级改造以解决这一挡手问题。陈培亮接过任务,二话没说,一头就钻进了资料里。先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和充分调研,他大胆选用国内新的刀塔并对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重新设计,就使总价值300余万元的设备全部“起死回生”,正常投入了生产。这项创新成果获淮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并探索出了数控机床自主改造设计、制造的创新途径。
还有一次,某进口数控旋压机由于元器件老化、NCK等核心硬件发生故障,造成了软件数据丢失,严重影响了产品零件的生产。在修复好硬件后,软件的恢复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由于该设备仿形加工软件是该公司的专利技术,其数据恢复必须有授权密码,而这个密码设备生产厂家对外是保密的。如果请原厂家工程师现场服务,需要先预付对方维修服务费12万元,而且两个月之后才能来,公司生产任务等不起。陈培亮经过不断的琢磨,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密码授权,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采用互联网就必须专门为3台设备架设外网通讯线缆,开通互联网,这样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最后他通过反复测试,成功利用手机WiFi热点和一台手提电脑,解决了远程密码授权传输,修复了3台设备,确保了公司产品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公司直接节约维修服务费用12万元。
据了解,由陈培亮牵头完成的“某车削中心刀塔锁紧机构改进”“小孔研磨机电主轴改进”“数控外圆磨床砂轮主轴承结构改进及十字交叉滑轨精度恢复”“加工中心NC系统键盘及显示器改造”“数控車床刀塔升级改造”等多项创新项目先后在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成果评选中获奖。
工作态度决定事业成长的高度,精是陈培亮对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为此,他多年养成了为所有维修过的设备建立终身档案的习惯。对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现象、原因分析、处理过程及更换的部件、修复时间、费用等等都作了详细记录,为设备同类故障提供了参考,大大提高了故障诊断的速度,缩短了维修周期,这样不但每年可为企业直接节约设备维修和服务费用百万余元,而且及时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确保了企业重点军品生产、科研、实验、工卡量具等重要零部件加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为中国兵器集团的关键技能带头人、淮海集团公司数控设备维修的领军人物,陈培亮深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他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攻关、创新、传艺、交流”活动,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这是技能大师的职责所在。”他告诉《科学导报》记者。
淮海集团是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具有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等职业等级技能鉴定资质的单位。多年来,陈培亮兼职淮海集团公司数控机床维修和操作的培训教学工作,以“数字化制造培训基地”为舞台,利用所拥有的20余台套数控机床教学设备和计算机仿真教学室,先后培训技能人员600多人次。有13名学员成为了淮海集团公司的关键技能带头人和技能骨干,1人获得了第六届山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装调维修工的第一名,1人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山西赛区的第一名,并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山西省国防科技业举办的职工技能大赛中,陈培亮作为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的教练,带领4名参赛选手,一举夺得团体第一名,4名参赛选手中,2人获得个人并列第二名,1人获得个人第三名。
如今,陈培亮已经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华北机电技术学校、长治市高级技师学院聘为专业外聘教师,还获得了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控装调维修工和维修电工两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质,并连续两届担任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山西省省队教练,在他的培养下,数名淮海职工拿下全国大奖。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企业更需要发展工匠精神,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企业,工匠精神都是一种品质,一种文化,一种责任。
中国兵器淮海集团有许多数控机床,受许多原因的制约,在维修中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有些复杂问题不仅涉及机械、电气、液压、材料、光学、PLC逻辑控制等多门学科,而且往往还涉及计算机软件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陈培亮的不懈努力最终得以修复。
记得有一次,有5台机床由于生产厂家设计、制造的缺陷,导致机床长期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制约了生产,公司决定对这5台数控车床刀塔进行升级改造以解决这一挡手问题。陈培亮接过任务,二话没说,一头就钻进了资料里。先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和充分调研,他大胆选用国内新的刀塔并对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重新设计,就使总价值300余万元的设备全部“起死回生”,正常投入了生产。这项创新成果获淮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并探索出了数控机床自主改造设计、制造的创新途径。
还有一次,某进口数控旋压机由于元器件老化、NCK等核心硬件发生故障,造成了软件数据丢失,严重影响了产品零件的生产。在修复好硬件后,软件的恢复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由于该设备仿形加工软件是该公司的专利技术,其数据恢复必须有授权密码,而这个密码设备生产厂家对外是保密的。如果请原厂家工程师现场服务,需要先预付对方维修服务费12万元,而且两个月之后才能来,公司生产任务等不起。陈培亮经过不断的琢磨,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密码授权,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采用互联网就必须专门为3台设备架设外网通讯线缆,开通互联网,这样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最后他通过反复测试,成功利用手机WiFi热点和一台手提电脑,解决了远程密码授权传输,修复了3台设备,确保了公司产品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公司直接节约维修服务费用12万元。
据了解,由陈培亮牵头完成的“某车削中心刀塔锁紧机构改进”“小孔研磨机电主轴改进”“数控外圆磨床砂轮主轴承结构改进及十字交叉滑轨精度恢复”“加工中心NC系统键盘及显示器改造”“数控車床刀塔升级改造”等多项创新项目先后在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成果评选中获奖。
工作态度决定事业成长的高度,精是陈培亮对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为此,他多年养成了为所有维修过的设备建立终身档案的习惯。对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现象、原因分析、处理过程及更换的部件、修复时间、费用等等都作了详细记录,为设备同类故障提供了参考,大大提高了故障诊断的速度,缩短了维修周期,这样不但每年可为企业直接节约设备维修和服务费用百万余元,而且及时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确保了企业重点军品生产、科研、实验、工卡量具等重要零部件加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为中国兵器集团的关键技能带头人、淮海集团公司数控设备维修的领军人物,陈培亮深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他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攻关、创新、传艺、交流”活动,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这是技能大师的职责所在。”他告诉《科学导报》记者。
淮海集团是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具有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等职业等级技能鉴定资质的单位。多年来,陈培亮兼职淮海集团公司数控机床维修和操作的培训教学工作,以“数字化制造培训基地”为舞台,利用所拥有的20余台套数控机床教学设备和计算机仿真教学室,先后培训技能人员600多人次。有13名学员成为了淮海集团公司的关键技能带头人和技能骨干,1人获得了第六届山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装调维修工的第一名,1人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山西赛区的第一名,并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山西省国防科技业举办的职工技能大赛中,陈培亮作为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的教练,带领4名参赛选手,一举夺得团体第一名,4名参赛选手中,2人获得个人并列第二名,1人获得个人第三名。
如今,陈培亮已经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华北机电技术学校、长治市高级技师学院聘为专业外聘教师,还获得了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控装调维修工和维修电工两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质,并连续两届担任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山西省省队教练,在他的培养下,数名淮海职工拿下全国大奖。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企业更需要发展工匠精神,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企业,工匠精神都是一种品质,一种文化,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