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123-01
  
  一、营造氛围,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寻找若干个答案或结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的方式很多,如启发学生把课文中的中心句或重点词,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调整词序,组成多种不同的句子。针对课文中提高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都是求异思维的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种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习惯,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善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敞开思路,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多加支持和鼓励小学生提出的一些新见解、新主意、新推理,激发他们去创造,去探索。
  二、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儿童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相联系的。对于孩子的很多荒诞不经的问题,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出问题来,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而不象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的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
  三、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能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教师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提出多种不带结论性的设想,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凭自己的感受去产生联想,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产生想象,自由地去求异发散。如,教学《狼与小羊》一文,问:“最后狼扑向小羊,结果怎样”?这时,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羊一闪,狼扑了空,掉进了旁边的深沟里,再也爬不上来了”。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这时狼却突然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向狼开了一枪。”还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蹲,狼正好撞在一块大石头,爬不起来了,小羊跑走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出创新的关节点,做到精心设计,重点突破,就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位科学家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事实的确如此,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这两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力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摆脱旧的教学形式,抛弃枷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呢?我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散文和沉淀了千年的古诗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驰骋,以此来加深对散文和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如在教授诗歌时, 让同学闭上自己的眼睛,我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来朗读,并且提示学生尽可能丰富地想象。这种闭目想象的方法尤其用在写景的诗中最佳。
  五、依靠教材,寻找创新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有很多适合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资源,如果能合理用这些资源,对于实施创新教育至关重要。词、句、段、篇之中蕴涵着创新资源词、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词、句理解和词、句运用上的创新。如《月光曲》中,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子,可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原因,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思维、德育、美育之中蕴含着创新资源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从这一故事引申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按定势思维方式救人,得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如果教师挖掘出了这一创新资源,通过训练,就能使学生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又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要结合语言文字训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根据小学生爱想象,尤爱幻想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小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下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觉创新的精神。儿童在课堂上充满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韩和鸣、房鸿烈主编,《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策略》。中州古籍出版社。
  [3]崔峦主编,《关于小学语文教材》,全国小学语文教材。
其他文献
“开脸”礼仪,又称“开面”礼仪,是传统婚礼礼仪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的语境之下,“开脸”专门指在婚礼之前为新娘梳妆、修饰脸部.我们将以回族的“开脸”礼仪为切入
前言脉码调制(PCM)通信比目前常用载波通信具有抗干扰性强、信号再生而不积累失真,适应性强和保密性强的优点。随着现代科学发展,通信网将向程控化、数字化和综合化的方向不
受新政影响,本期该板块的众多开发商应势延期推盘,房源供应不足。除大华·海派风景外,其余在售楼盘主要以存量房去化为主,且表现平平。据了解,大华·海派风景2月底已推出 Af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故此,一直以来学校都注重技能的培养,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就使得部分学生道德水平堪忧,无法扛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为了国家的
绿色化学理念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新要求.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减少污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
作文教学要求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保障学生在写作中能达到真实感情的抒发.而在教育初中语文的过程当中,教师面对着具有很大差异的学生,必须要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