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涉及电学、磁学、力学等学科知识,内容多而且抽象,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现提出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电机拖动;改革;实践;探索
《电机与拖动技术》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电机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电机拖动的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打好基础。该课程能否学好,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甚至是以后就业。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为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研究。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多,纯理论和公式计算内容抽象,难度大,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基本分为13个章节,包括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伺服和步进电机以及其他微特电机。教学内容很多,如果每个章节都讲到,课时明显不够,即使讲到学生也很难消化。书中大量内容介绍原理、磁场知识和电机的绕组结构,内容抽象,老师不方便给学生演示,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内容。还有大量的数学计算和公式推导,难度较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不理解,也很难理解复杂的数学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几节课过后,学生听不懂,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出勤率越来越低,还有一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迫学习。
(二)实践条件有限,理论和实践很难相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差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先上理论课程,学期中间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安排集中实验。这样安排造成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相结合,讲理论时学生反应听不懂;动手实践时,因为相隔太长时间,有些知识点学生早已忘记,需要老师重新讲解,而且实验效果不理想。由于实践条件有限,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电机、变压器模型,学生不能真正动手拆装这些设备,对其结构还是很难掌握,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更是不知道如何去查找故障、维修设备。课程的实验只能安排一些电气控制的内容,实验时学生只是按照电路图接线,观察实验现象。像一些调速实验、机械特性验证的实验还不具备实验条件。
2、教学改革分析
针对以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一)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过多、枯燥无味、难以理解。所以首要任务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目标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课程内容上应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过多的理论知识,应该适当删减,或作为选学内容让学生课下自学。把一些太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公式推导删去,降低难度,力求通俗易懂。例如讲到变压器时,重点让学生掌握变压器的结构、分类、变压器的选用和根据主要参数选型。变压器的空载运行、负载运行以及参数测定内容太抽象但是不实用,就可以适当删减、减少教学课时。在讲到电机时,对电机的空载磁场、电枢绕组的分布以及所形成的电路、计算等内容少讲甚至不讲,对一些原理内容盡量简化或用图形、动画的方式演示。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增加一些电机的应用、选型、故障检修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习的知识面。
(二)合理安排试验时间,改善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试验时间和理论教学交替进行,对重点内容理论知识讲解之后随堂就安排实习,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实验项目也可以增加相关技能考核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开放实验室,仅仅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也可以选做一部分综合性的实验,不仅将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学期末两周的时间安排学生在附近的相关企业锻炼,将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做到学有所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也能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反馈到教学中,方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三)考核方式多样化,促使学生全面加强学习
现有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不包含实践课的成绩,学生往往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成绩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的方式应该多元化,如调整为“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4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可由出勤率和课堂互动及作业的完成情况三方面的综合表现给出。这样通过全面考核,促使学生注重实验课程和平时知识的积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小结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把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远任务来抓,在探索中不断积累改革经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喜双.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6-38.[2]崔凯,刘旭东.高职院校《电机拖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源技术应用,2014(01):162.
[3]郭晓红.《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探讨[J].电力学报,2014(6):249-251.
[4]张晶,郑立平,王文一.电机与拖动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247.
作者简介
董翠翠(1984.10-)女(汉族),安徽宿州人,本科学历,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自动控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电机拖动;改革;实践;探索
《电机与拖动技术》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电机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电机拖动的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打好基础。该课程能否学好,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甚至是以后就业。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为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研究。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多,纯理论和公式计算内容抽象,难度大,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基本分为13个章节,包括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伺服和步进电机以及其他微特电机。教学内容很多,如果每个章节都讲到,课时明显不够,即使讲到学生也很难消化。书中大量内容介绍原理、磁场知识和电机的绕组结构,内容抽象,老师不方便给学生演示,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内容。还有大量的数学计算和公式推导,难度较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不理解,也很难理解复杂的数学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几节课过后,学生听不懂,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出勤率越来越低,还有一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迫学习。
(二)实践条件有限,理论和实践很难相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差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先上理论课程,学期中间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安排集中实验。这样安排造成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相结合,讲理论时学生反应听不懂;动手实践时,因为相隔太长时间,有些知识点学生早已忘记,需要老师重新讲解,而且实验效果不理想。由于实践条件有限,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电机、变压器模型,学生不能真正动手拆装这些设备,对其结构还是很难掌握,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更是不知道如何去查找故障、维修设备。课程的实验只能安排一些电气控制的内容,实验时学生只是按照电路图接线,观察实验现象。像一些调速实验、机械特性验证的实验还不具备实验条件。
2、教学改革分析
针对以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一)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过多、枯燥无味、难以理解。所以首要任务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目标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课程内容上应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过多的理论知识,应该适当删减,或作为选学内容让学生课下自学。把一些太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公式推导删去,降低难度,力求通俗易懂。例如讲到变压器时,重点让学生掌握变压器的结构、分类、变压器的选用和根据主要参数选型。变压器的空载运行、负载运行以及参数测定内容太抽象但是不实用,就可以适当删减、减少教学课时。在讲到电机时,对电机的空载磁场、电枢绕组的分布以及所形成的电路、计算等内容少讲甚至不讲,对一些原理内容盡量简化或用图形、动画的方式演示。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增加一些电机的应用、选型、故障检修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习的知识面。
(二)合理安排试验时间,改善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试验时间和理论教学交替进行,对重点内容理论知识讲解之后随堂就安排实习,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实验项目也可以增加相关技能考核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开放实验室,仅仅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也可以选做一部分综合性的实验,不仅将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学期末两周的时间安排学生在附近的相关企业锻炼,将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做到学有所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也能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反馈到教学中,方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三)考核方式多样化,促使学生全面加强学习
现有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不包含实践课的成绩,学生往往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成绩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的方式应该多元化,如调整为“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4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可由出勤率和课堂互动及作业的完成情况三方面的综合表现给出。这样通过全面考核,促使学生注重实验课程和平时知识的积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小结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把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远任务来抓,在探索中不断积累改革经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喜双.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6-38.[2]崔凯,刘旭东.高职院校《电机拖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源技术应用,2014(01):162.
[3]郭晓红.《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探讨[J].电力学报,2014(6):249-251.
[4]张晶,郑立平,王文一.电机与拖动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247.
作者简介
董翠翠(1984.10-)女(汉族),安徽宿州人,本科学历,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自动控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