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脑洞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329060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会如何,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我把答案总结成“六个脑洞”,从中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我把它称为“中国式机会”。

动车组脑洞


  携程网和如家酒店创始人沈南鹏说,你看到的舞台很单调,但你没注意到舞台本身变得更大了。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火車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动普通人。在这个认知里,我认为中国是一辆绿皮火车。但是,从2017年来看,中国分明是一组动车。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

热带雨林脑洞


  2017年,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提出一个概念,叫“超级用户思维”。也就是说,因为新物种越来越多,商业玩法开始从流量思维向超级用户思维转变。所谓的“超级用户思维”,就是我不仅关心我有多少用户,更关心我有多少超级用户。
  


  “超级用户思维”不只是营利模式的变化,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迭代。它还有一句重要的潜台词:我希望你以我为荣。就像一座城市,不仅要为你提供良好的生活设施,还要带给你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荣耀感。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它有7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独立生态系统,光昆虫就有250万种,很多动植物都是别处没有的。你看,这就是大生态系统的好处。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参天古木,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兽群,都会有新的机会出现。
  而且新机会还有两种,一种是做物种间新的连接器,另一种是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这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都是不错的活法。

比特化脑洞


  2017年变化最快的领域是新零售,其本质就两个字——效率。于是,有人在数据算法上下功夫,有人在支付方式上下功夫,有人在物流配送上下功夫,有人在建仓策略上下功夫,有人在创造场景上下功夫。
  不管什么功夫,只要站在消费者这头看,本质上都是让你“想要就要,马上就要”。在你的购买欲萌发时,就能完成支付;在你的购买欲消退前,就能完成送货。
  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明白了比特化脑洞,我们就明白了,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更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

拔河脑洞


  有一本书《超级版图》,书中提出了“拔河游戏”这个精彩的比喻。美国人眼里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拔河游戏——拳击比赛是强者的竞技,有准入门槛;拔河游戏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
  拳击比赛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拔河游戏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
  拳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而拔河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一方。
  拳击比赛的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游戏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
  在拔河游戏中,谁能获得主导权呢?人口规模、市场规模、产业规模,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拔河游戏不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只关心价值的移动方向。

终点站脑洞


  一直有人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所以持续性不强。这种论调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简单地说就是,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承接日本,中国承接“亚洲四小龙”。所以,21世纪初,中国才成了“世界工厂”。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是产业转移的中转站。
  过去10年,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了5倍,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制造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中国为什么还没有掉到那个预言中的大坑里?
  经济学家何帆认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国际贸易是“产业间贸易”,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就是中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做的,用十几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飞机——用成品换成品;产业内贸易就是美国苹果公司要生产苹果手机,供应链遍布全球,而中国分担其中的一部分。这样中国就非常容易打开这个缺口。中国会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弹性的优势,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拓利润空间。
  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枢纽脑洞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他们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代,超过70%是第三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这和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欠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
  这个裂缝由谁来填补?20世纪90年代,答案揭晓,中国。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就理解了中国的全球角色。
  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中国是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需节点。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枢纽。
  作为枢纽,我们向原材料产地国家输出资本、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
  作为枢纽,我们为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成果落地的机会。
  中国2016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361亿美元,占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世界第一。这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在非洲建设铁路、公路、电信等基础设施,把非洲的矿山、农田、村镇和全球其他地区连接起来。
  站在西方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投放秩序;站在欠发达国家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繁荣。这就是中国的枢纽作用。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我们就有能力去营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就不会和现有的大国发生零和博弈。
  (林冬冬摘自“得到”App,王 青图)
其他文献
中国首批互联网人  1995年4月,马化腾在深圳接待了一位叫丁磊的浙江宁波人。丁磊的身材与马化騰差不多,都是1.8米左右,更巧的是,他们都出生于1971年10月。  作为惠多网深圳站的站长,马化腾有义务接待“南漂”到深圳的惠多网网友。而此时的丁磊,正是一个迷茫的无业青年。他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主修微波通信专业,辅修计算机。这是一位对电脑有着狂热爱好和超人直觉的技术天才,而且从一开始就打算创办一家属
期刊
《坚瓠集》有一则《四不出》:“孔侍郎朝回遇雨,避于一叟之庑下,延入厅事。叟乌衣纱巾,逢迎甚恭。因备酒馔,一一精好。孔公借油衣,叟曰:‘某寒不出,熱不出,风不出,雨不出,未尝置油衣也。’孔公不觉顿忘宦情。”我以前很欣赏这一则文字,好一个“四不出”,教人心向往之。  今天扬州下大雪,早上我从阳台上看出去,路上不时有行人冒着风雪而出,我忽然想起这一段文字来,却不喜欢了。只觉其所标榜的“四不出”,矫情得很
期刊
【编者按】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30本书,是《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大量戏剧作品,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被译为几乎所有国家的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改编、阅读、讲授、演出,并以各种形式影响和启发了其他艺术作品的创作。阅读莎士比亚戏剧的体验,在任何国家与任何时代都是新鲜的,他的作品总是不断地被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有专家评价莎士比亚的作品——总能无限、无限、无限地延
期刊
一  山风吹来一座山岗,又将它吹远,但没有把星光吹灭。  正月,鸟翅带着薄冰,海棠的空枝上挂着月光的碎片。我的影子,还停留在去年的栅栏边,它是蓝色的。  除了赞美,我不能做别的。春色将近,繁花就要漫过额头。  惊蛰日,宜静坐,以候雷神。庭院里草木横斜,沉睡一冬的昆蟲会在此刻醒来与你见面。  风一起,燕山青;风一歇,燕山绿。  春色无疆,河流闪闪,万物走出大地的门槛,开始诉说它们的一生。  在布谷鸟
期刊
纽约大街上,一名土著与友人走着,周围人山人海,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突然,土著停下脚步说:“我听见了蟋蟀的叫声。”  “这么嘈杂,你怎么可能听见蟋蟀的叫声呢?”朋友不相信。  土著沒有争辩,径自穿过人群,来到一丛用于绿化的矮树边,蹲下身子。等他起身时,手指间真捏着一只蟋蟀。  朋友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说:“你的耳朵一定具有特异功能!”  土著摇着脑袋说:“我的耳朵和你的一样。其实,这全在于你想
期刊
随着CG(计算机动画)技术的进步,一群满怀热情的电影人聚集在一起,准备再打造一部古罗马大片,并已完成了剧本的大致框架。故事以公元180年到192年在位的年轻皇帝康茂德为反派角色,以虚构的将军为悲剧的主人公。    清高的将军中了善妒的康茂德的圈套,妻儿被残忍地杀害,他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却又被当作奴隶卖给了角斗士老板,沦为一名角斗士。后来,他的英勇善战赢得了观众的心。他在罗马的圆形竞技场,而且是当着
期刊
新生
期刊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宋代人吕大防,读完杜甫的诗作之后,做了这么三点评价——“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  意思就是杜甫少年时候的作品,非常有锐气;壮年的时候,大开大合,有一种自由放达的气度;而老了之后,毫不松懈、法度谨严。  想想人一辈子也该如此。少年的时候,没有锐气不行。  中年的时候,在通晓规则的基礎上,还得放得开。因为这个时候,人的精力最旺盛,学养最深厚。做事情,要追求力度和开阔程度,
期刊
有一个名叫“石”的木匠来到齐国曲辕,看见一棵被人供奉起来的栎树。这树大到树荫可以供千头牛遮阳,树干有百围之粗,干身如山高,拔地十仞有余才分枝杈。往来祭祀者络绎不绝,这木匠一眼不瞧就走过去了。他的徒弟问:“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您怎么一眼都不看呢?”木匠道:“别提了,那是一棵没有用的散木——拿来做船,船会沉;做棺材,棺材会腐烂;做器具,不久就会毁坏;做门窗,会流出油脂;做梁柱,会生出蛀虫。根本就是
期刊
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  我羡慕这暴力;  爱情是铁。我羡慕  碎浪和岩石之间的野蛮的交易。  它们之间互相理解  我甚至可以理解  奔跑的雄狮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    她眼中含着某种对恐怖的默許  我将永远不能理解的  是这只野兽,他写下一切  并且自诩为生命的核心。  (陶 然摘自作家出版社《重新注册:西川译诗集》一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