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奏故人情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宁认识了二十多年了。二十二年前我第一次睁开眼看这个迷迷蒙蒙的世界时,她正被她母亲抱着,看着她的世界里多了一个我。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第一次交会,在产房。
  宁比我大两岁,我们住对门。这是一个平均居住年龄五十岁以上的老龄化家属院,因而我们理所当然地成为最好的童年玩伴,最难舍难分的成长陪伴。我们俩划一条船,撑一叶舟,并行徜徉在青葱生气又迷雾朦胧的岁月之河中,掌舵,唱歌,拨开云雾,且舞且行。
  在那个智能手机和电脑还不盛行的时代,在这个计划生育政策贯彻实施严格的小城,还好我们有彼此,才没让远离无边旷野与无垠蓝天的日子太孤单。在每一个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我耐不住寂寞地去按响对门的门铃,“叮……咚,叮……咚”它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拖着嗓子,拉长着调子。我总嫌弃它太慢太慢,它哪里晓得我期待玩伴赶紧出来开门的焦灼心情。可是宁知道,她听到铃声后先问一句“谁呀”,听到一句“我”时便大喊“来啦”,她急急的脚步声跺在地板上咚咚地响,彰显着她和我一样迫不及待见面的心情,两者相契相合,在她拉开门锁的一刹那,达到追赶后相逢的极大的欢喜交融。
  洋槐香溢的春天,蝉鸣响彻的盛夏,黄叶吻地的清秋,白雪裹挟的寒冬,我们一天天等待的,就是熟谙动听的门铃声,它叩响着一扇门,呼唤着一个人,
  期待着和她一起。时间长了,我们熟悉了对方的按铃规律,连按三下门铃的是我,按两下再敲一下门的是她,门铃成了联结我们默契与想念的纽带,以声为载体。
  在那一声声令人兴奋与激动的门铃声响起后,我们曾一起一遍遍地逛着家附近的那条饰品礼品街,一起挤在一台拍照机器前做鬼脸,一起喜欢着S.H.E,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哼唱着当时最流行的“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那时总爱开玩笑,宁是电,我是光,我们的友谊是“唯一的神话”。还一起在除夕那天晚上下楼放烟花,我永远都是躲在楼道里,远远地看着宁自己拿一根长长的香点燃震天响的“二踢脚”。
  那真是段轻快到可以不用词语而用小曲来形容的童年时光,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思绪已然飘到那条走过无数遍的街上。
  十年了,道路两旁的商店倒闭再重开,行道树也是叶生叶落刻年轮,可是故人未老,回忆还在。我还记得宁紫色的書包,土黄色的喇叭裤。记得有车靠近时,她总会伸出手挡在我身前,告诉我:“看车。”不止这些,有一次,我们在校门外看见有几辆自行车被风刮倒,宁对我说:“我们把它们扶起来吧?”宁那时的神情、语气、动作,我全都记忆深刻。宁可能没想到我会把这件小事记到现在吧。我相信“性本善”,也相信“止于至善”,善是人的起点,也是人的终点。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脑海深处里一直没抹去的,全是关于善的回忆。可以是自己做的,也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受它们的指引,学会做人,保持纯真。
  欢乐相聚的日子数不清,但人总会面临离别,离别是个乐谱中的反复符号,一旦开始,就难终结。它也像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我不知道六个黑点后面会迎来什么。
  最初的离别从搬家开始。
  我们本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一家五口人。后来两家父母都开始陆续买房子,实现从五变三的蜕变。我们只在周末来到爷爷奶奶家,平日不再能三步五步就打个照面,于是就更期待某一天那一声门铃响,期待开门后是对方的脸庞。
  与搬家并行到来的是升学。宁高我两个年级,在我还没从小学的童话城堡里走出来的时候,宁已然成为贪吮青春的少女,开始在课下一把散开长发,开始在校服内侧涂鸦一朵小花,开始和男生发模模糊糊的短信,开始放学后不立刻回家。宁说自己是个大孩子了,我那时还不懂她是在走向叛逆与成熟。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周末去按响对门的门铃,可有时宁不在家,有时被宁的母亲以宁要补习功课为由把我拒之门外。其实我知道,宁的心不在学习上,她会趁家人不在的时候,偷偷出来叫我,我只需在家里耐心等候那悦耳的铃声。后来的门铃声像极了我上门去宁家取快递,她常常翻箱倒柜把自己几乎全新的教辅书找出来给我。“看完后还你。”“还我一条牛仔裤吧。”真为了表达谢意送她一条,她却悄悄拿去退掉,换新的教辅书抱给我。这个秘密,直到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才开玩笑似的告诉我。那晚我哭得稀里哗啦,还要承受她嫌我“哭起来太丑了”的嗔怪。
  大学这条分水岭让我们又走上了不同的支流。宁上了一所南方学校,她始终比我懂时尚,我也再没见过她的素颜。她也始终外向,仍然和所有邻居见面时都问好拉两句家常。而我则木讷地站在她旁边,跟着她叫叔婶,叫伯伯,或许我的书生气还是浓了些,上了大学后仍把一脸素面朝天埋入书本中,只待那一声铃响唤醒我与外界的联系,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我安静的笔下有多渴望宁到来的跳动的心,期待被那一声铃响,一句“是我”振奋起精神。
  宁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时常夸赞着她的美丽,每次听到门铃响后给她开门,她的衣着和妆容总让人眼前一亮。虽说宁现在的面容和以前大不相同,可我还是可以透过她戴了美瞳的眼睛里回忆起她曾经的模样,她的眉眼是细长的,笑起来虽说会荡成一条缝,却是别有味道。而现在,宁涂着浓浓的眼影,上着精致的妆容,站在人群里也算耀眼夺目,但终究是和曾经的神韵不同了。那时她还是人们嘴里的“小胖妞”,现在再见到她会觉得她好像是逆生长的彼得·潘,柔柳细枝,瘦小如她。褪去那些成熟的衣服和精致的妆容,宁还是当年那个蹦蹦跳跳的中学生。可惜时光这东西不能如宁,只顾着向前奔去。
  宁大我两岁,我后来一直叫她“姐”,我没有亲姐,宁便算是。
  从玩伴到朋友到发小到故人。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还剩下你
  纵使分隔太远,你我还是会等那一声铃起
  告诉彼此:
  我一直都在这里。
  作者简介
  庄志莹(1997—),女,汉族,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主要学习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文学领域。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极速脉搏波技术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高血压病人60例,测量血压,血脂、血糖(G L U),并计算脉压指数(P
目的:对比分析在治疗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患者的过程中,分别应用微创腹腔镜技术以及常规开腹手术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6例
目的:探讨降糖解郁汤对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糖脂代谢与磁共振特点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诊断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采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
目的:比较克霉唑及其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分
目的:总结分析脑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应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病害,用化学农药很难防治,又因为其传播容易且速度快,给香蕉种植业带来毁灭性打击。本研究首先从海南省不同市县采集不同地理来源的香蕉枯萎病
江滩公园,顾名思义,依江而立景,众人休憩之所,不说风光旖旎,至少也是安静秀雅之美,上海外滩之金碧辉煌,武汉江滩之大气恢弘便是其中数一数二的代表。  而我黄石之江滩虽不算出名,但对于我们来说,也可算茶余饭后值得一览的去处。  从正门步入江滩,迎面便是一块石碑矗立于眼前,上書“江滩公园”四个朱红大字,颇具几番大气,环顾四周,几幢朴实无华的红瓦老居排列俨然,听说是旧时的“红军楼”,具体由来这里也无需多说
期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神节”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初一十五是小神节,而元宵、三月廿九之类的则是大神节,或者叫神会,在神会里面,数元宵神会最热闹隆重了。元宵的神会已在我并不漫长的生命历程里上演了二十一次。年年如此,岁岁如斯,仿佛只是每年必须走的程序,并且每年都在重复着相同的繁琐的环节。  元宵神会开始的一个多星期前,勤劳的潮汕女人就已经奔忙在炉灶与锅碗瓢盆间。先是准备制作各式粿品的原料。  做“乌
期刊
目的:分析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把符合胆囊结石诊断标准的患者123例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采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