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与进城农民工之间存在的偏见与消除策略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现实为基础,探索了城市居民与进城农民工之间存在偏见的背景和意义,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消除城市居民和进城民工偏见的策略和见意。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偏见;消除
  中图分类号:K8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270-02
  
  1 导言
  
  1.1 探索背景与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尤其在广东省及其它沿海城市如深圳东莞、厦门及上海等城市,民工流入及所占比例更大,目前全国民工已达2.3亿之多,有逐步城市居民人口数量的趋势,这么庞大的劳动力一方面补充了工业化城市企业劳动力的不足,并且为来大陆投资设厂的外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他们中的部分人承担着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为工业企业与城市居民提供了广泛的劳力与服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民工涌入城市,极大改变了城市结构格局(尤其象深圳等新型的工业化城市民工比例已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和区域文化格局,这种城市结构的改变和文化冲突及改变,再加上城市居民和民工之间社会认知的不足,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偏见与歧视,城市不良习惯与城市犯罪等等。
  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一下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偏见与歧视问题是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
  1.2 文献综述
  “偏见”一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应理解为社会认知的偏差导致的极端的不正确的社会认识,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社会歧视和心理文化冲突,甚至引发社会犯罪及社会动荡。
  对民工产生的社会识知偏差可大致归结为首因效应和社会刻板印象,再加上对少数民工中产生的不良现象如脏乱差和抢劫等犯罪行为归因错误或偏差,从而形成城市居民对民工的社会偏见。而民工由于首因效应和对城市居民认知的不足,加上社会对民工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造成的心量影响而形成民工对城市居的社会偏见,当然这种偏见相对于前一种偏见其程度与影响是比较弱的。
  首因效应是S.E.阿希在1946年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印象形成是所有人格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在这些人格要素中有种是左右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那就是最先的印象。民工初来城市不良的第一印象会引发了城市居民对民工的偏见。
  社会刻板印象是在一类人或一群人中由于彼此的交往交流形成对某个社会群体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城市居民生活的圈子对民工的不良行为形成一致的判断和看法,从而导致对民工的刻板印象的产生。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其代表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在作归因时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此就称作情境归因;另一种是个体自身之内的原因,在作归因时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此就称作个人倾向归因。后来的学者对其理论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H.凯利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但人们的归因行为是以理性的、有逻辑的方式进行的假设为前提的,然而实际上人们归因活动并非总是理性和逻辑严密的,并会偏离标准的归因过程或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正确的标准程序从而导致归因错误和偏差。城市居民对民工认识的不足和情感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民工行为的归因产生偏差。
  1.3 已有的政策和行动策略
  基于社会偏见和社会歧视的存在,各个地方政府都对此做出了较大的政策调整.对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在这些方面做得尤为突出.深圳是一个新型的城市,工业较为发达,尤其是外资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的涌入为深圳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本地居民所占比例非常少,据<<南方都市报>>报导深圳总人口2006年末为846.43万,而非户籍人口数量为649.6,占总人口的76.7%,因此政策上会对非户籍人口有所倾斜,行动策略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户籍管理方面,深圳政府对非户籍人口由原来的暂住证改为居住证,非户籍人口子女可享受与户籍居民子女同等教育的权力,并且凭居住证可享受与有户籍居民同等的在当地办理港澳通行证去香港澳门旅游的权力,每年春节政府还会鼓励非户籍人口在本地过年,组织一系列春节联欢活动让非户籍人口参与,这样不仅增加了非户籍人口包括外来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而且加快了非户籍人口包括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融入.
  (2)在用工制度上几乎取消了所有限制,非户籍人口包括民工可参加任何工种和职位的竞争,包括公开公平的公务员招考都可以平等参与。这样就会让有能力的民工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城市社会活动中来,更易消除城市居民和外来民工彼此的偏见。
  (3)各个地方社区每年都会组织许多活动让所有的居民包括外来民工参加,如蓝球比赛,棋牌比赛,各类节假日联欢活动以及针对中老年人的民间娱乐活动如集体体操、集体舞蹈等等。而在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这种活动则更为频繁,而且还经常有组织的旅游、看电影和表演等等,这样让他们逐步消除生活在他乡的感觉,加深对城市生活的认识,以达到了消除对城市的偏见的目的。
  
  2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民工之间偏见产生原因的分析
  
  (1)首因效应导致了城市居民对民工的偏见。民工交往的圈子很小,由于文化、习惯、兴趣爱好的差异及自身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愿意同城市居民交往,加上在融入城市生活初期阶段与城市居民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喧哗等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由于文化思想交流的隔断阻碍这一印象的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导致社会偏见的形成。
   (2)社会刻板印象导致了城市居民对民工的偏见。由于城市居民与民工交往的圈子由于文化和习惯差异而基本隔离,个别城市居民与民工的交往会将他的看法和印象带入他所处的社交圈子,不断影响圈子中他人的看法,如果一个圈子中有多个城市居民比较一致的印象叠加,更加深了圈子中他人对民工群体的一致固定印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民工的社会刻板印象。
  (3)归因偏差导致了城市居民对民工的偏见。民工是城市中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交往的区隔,城市居民对其认知明显不足,也即对民工进行理性判断的信息不充分,再加上媒体对某些个别现象的报导如个别民工抢劫、聚赌、摆工游行等在城市居民心中渗入了许多情感的因素,文化差异也会对归因过程产生非理性的影响,因此在城市居民中會发生归因错误和偏差从而产生社会偏见。另外,社会制度歧视如暂住证、务工证及民工与城市居民待遇和社会保障的差异也会引起城市居民对民工群体的非理性判断从而导致社会偏见。而对于民工来说,身份的区隔、制度上的不公正及文化经济环境的差异都会造成情感上的失落,对城市居民无法认同,以及自卑的心理造成错误的认识和判断,认定城市居民都歧视他们,把他们当二等三等公民等社会偏见。
  (4)区域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偏见的产生。在同一语言的大文化圈内区域文化的差异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也可说是社会变迁速度不均衡造成的,二次大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各种文化传播与融入在乡村和城市是极不平衡的,城市无论是在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在文化教育发展速度方面远远超过农村,导致极为明显的城乡差异,这种社会变迁和差异对城乡居民的心理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且在程度上城市远大于农村,这种影响无疑是导致社会偏见的根源。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认为中为社会已分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等十大阶层,而不同阶层均有其特定的内涵即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或文化心理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很难与不同质的文化相融合。民工进入到城市,以前所接受的乡村文化与城市的社区文化无法避免地发生文化冲突,习惯风俗的差异也会令他们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适应。这种冲突和不适应的直接结果就是自我封闭,不愿接近城市居民和情绪上对抗。而城市居民本身对乡村文化的不理解和某些不良习惯的无法容忍而导致偏见和歧视产生。另外,城市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与农村小农经济的运行规则冲突也会使民工产生某些偏激的思想,如某些民工体会到城市居民有着浓厚的商品市场经济意识,对利益总是进行最大化追求,便会形成认为城市居民都喜欢追名逐利,崇拜金钱且贪图享乐的偏见,加上物质生活的巨大差异会引发民工激功近利的思想,严重的则会导致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
  
  3 消除城市居民和进城民工偏见的策略和见意
  
  (1)政府应对进城的民工在入城居住登记时进行前期的城市文明、城市社会风俗、基本礼仪和城市基本法规条例的宣传和培训,并宣传和鼓动城市居民和民工多方位沟通与交流,让民工在一开始就接受城市的思想文化熏陶,尽可能地减少或抛弃乡村相对落后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城市居民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样就基本可以消除城市居民因首因效应对民工产生的偏见和歧视,当城市居民在开始就对民工心存一个良好的印象,就会从心里面接受他们,并乐于与他们交往与沟通,从而消除民工防范心理和民工群体自我封闭的状况,也就减少民工对城市居民的偏见。 (2)通过宣传和多种形式的城市居民与民工互动活动如各种比赛、多样的文娱活动,让他们尽可能打破彼此独立的交往圈子,增强彼此的认识和认知,这样就很难形成城市居民对民工的刻板印象。
  (3)媒体应不失偏颇地宣传乡村文化优良朴实的一面,客观地评价个别民工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行为,让城市居民更多地了解和认知民工群体,对民工群体对一个更准确和理性的判断,这样就可减少或避免因归因偏差而产生的偏见。
  (4)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快速相互渗透和融合也许是解决偏见问题的根本途径。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实施的策略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3.1 文化媒体的宣传
  文化媒体如电视、报刊、杂志及电影等不仅要在城市宣传乡村的文化习俗,也要在乡村宣传城市的优秀主题文化。这种宣传应早于民工进城这群体行为阶段,在民工进入城市这一环境的开始更应专项进行城市文化和习俗的宣传,并由政府专门机构主动进行这两个群体的互動与协调,并引入媒体宣传。
  3.2 改革户籍制度,改变教育体制让农民的子女也有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力
   民工与城市居民所处的一代人由于受区域文化的影响的不同,观念和社会认知也许较难改变,但下一代人在同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教育影响下,两个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和心理差异会越来越小甚至被完全消除,那么因文化和心理差异造成的偏见也会随之减少或消除。
  3.3 外来文化的同时引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但他们开始一般是在经济较为发达,思想较为开发的城市中传播并展开,随后才进入相对保守的城市,最后才进入乡村。因此乡村居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总是落后于城市,因此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也总是落后于城市。基于这一现象,我们就应该在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时,同时在城市和乡村引入这种文化,让他们的发展与变化趋于平衡。
  3.4 经济发展的均衡
  一个区域的文化发展往往是受经济制约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差,差到没有通电,没有电视收看,也根本谈不上去看非常昂贵的电影了。这种经济对文化的制约在先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但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基本的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也得到了保障。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仍然使他们在文化教育水平,受教育的程度及新兴科技和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和普及程度上落后于城市。因此政府在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上向落后的农村地区倾斜是必要的,政府相关部门可制定出更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措施,或者在财政金融及优惠政策方面给农村经济发展更多的支持将会起到经济发展均衡的作用。
   总之,消除城乡偏见,从认知和心理上进行引导和改变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改变只能是治标; 要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必须由个体心理上升到群体心理,由群体心理上升上区域文化,从文化层面上减少他们之间的内在文化思想差异,让他们认知和思想彼此完全融合,那么由此引起的社会偏见也就随之消除了。
  
  参考文献:
  [1]聂洪辉.农民工对城市认同感的缺失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石学峰.农民工犯罪新探:基于文化冲突理论视角[J].当代社会视野,2009(04).
  [3]关信平,刘建娥.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03).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结合天津市经济发展的特色,对天津市主导产业选择做了实证研究,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和人口转变,人口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人口生态问题更加的突出。
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并分析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最后针对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业家庭经营基础上,农民联合起来共同从事农产品运销和加工、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信用融资的一种企业制度,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走向现代化经营方
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博弈论例子,强调的是如何利用环境资源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对它的研究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成本,但是在利用资源发展的时候我们也会对
【摘要】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供需存在矛盾。一方面,我国居民对商业医疗保险有着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医疗产品却供给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为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费用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是结合了技术,艺术和经济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知识面之广涉及到功能造型效果,艺术造型创意和工程造型施工等方面。素描作为塑造一切艺术的基础,被引入现代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对级差地租进行了分析,其中的许多理论对于诠释我国当前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现阶段,我国在农村的土地
【摘要】无障碍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人类不断用有形的设计战胜无形的障碍时人类自身的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也同时得到了升华。  【关键词】工业设计;无障碍设计;弱势人群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74-02  “障碍”,也许从简单的字面上看,只存于有形。但事实上却有更多的无形障碍在不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公众自身生存环境,弥补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不足,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