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优化探索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從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宽泛、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与新兴旅游管理行业的需求相分离等方面,对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在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优化的几方面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旅游;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优化
  在信息时代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智慧旅游便应运而生,并成为了我国旅游业在新时期的新型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其同时也是我国国家旅游局在在未来10年内的旅游业发展重点。因此,在当前阶段的发展之中,应在进行高中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与优化时,将智慧旅游融入其中,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设计,并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之中做好相应的优化工作。
  一、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宽泛,虽然在当前阶段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针对性,但其在课程的设置及实际的开展之中,未能达到精细化,在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技能培养方面,仍存在过于笼统宽泛的问题。第二点,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占比较大,虽然也开设了部分实践课程,但未能达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养效果。第三点,人才的培养与新兴旅游管理行业的需求相分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较快,但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未能及时的得到更新与补充,使得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实际的旅游业发展之中对管理人才方面的需求不相符。
  二、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优化策略
  (一)明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
  在智慧旅游这一背景之下,高职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开展,应紧跟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步伐,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生培养计划,此时在专业课程的设计方面,可以积极引进国外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之中的双轨制教学设计。在利用双轨制教学开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主要是依据专业本身的培养框架,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学术轨与职业轨两个部分,并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意愿来开展教学。在双轨制教学的开展之中,学术轨与职业轨两个部分学生拥有相同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学习内容。对于学术轨培养的学生,则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之中,更加注重对旅游信息化、旅游区域营销、旅游企业及行业整体的研究方面的培养,并在专业课程的设计时,将课程的重心放在对学生的旅游专业分析及研究能力上,使选择此培养方向的学生,能够对相应的调研手段及技巧、学术研究方面的定量性分析方法充分掌握,使之能够对智慧旅游方面的发展趋势及企业向此方面的转型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之在接下来的深造或就业之中,都能够拥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及基本素质。而对于职业轨学生的培养,则应以旅游市场作为导向,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在课程的设计方面也是将培养学生在智慧旅游方面的职业能力作为侧重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中,充分掌握在线旅游的相关业务流程,以便于其在自身的岗位之上,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职业能力。例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针对旅行社销售系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训教学,教师便需加强线旅游的相关业务流程的培训,该训练主要是使学生对旅行社销售系统之中的包团询价、财务结算等流程,以及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中的数据上报、实时订房等业务流程,能够良好的掌握。
  (二)注重前沿性及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教学通常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对于旅游业来说,其本身便是一个具有较高实践性的行业,对拥有多元化技能的人才更加注重,由此可见在智慧旅游这一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及优化,应对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多元化发展加强注重。因此,在开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时,不仅仅要开展旅游企业相关业务操作、导游带团流程及技巧等方面的课程,高职院校还应开展《3S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开发》等方面的课程,并在校内建设好与之相关的设备,以便于对学生的在线业务能力进行训练,切实提升学生对旅游智能化体系的认知,并实现对学生相关操作技能方面的提升。在整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之中,为确保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及优化的有效性,应将学生的笔试成绩、实践技能、智慧旅游业务能力等方面相结合,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完善。此外,随着我国旅游业之中智慧旅游相关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在旅游市场之中的地位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此时各个旅游企业及机构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则对旅游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了提升。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培养时,必须对当今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充分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相关课程的良好设计与优化。此时应使学生掌握智慧旅游系统的使用方式,以便于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良好的运用系统,从而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体验。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较为丰富的专业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使得各个旅游企业更愿意吸纳这样的人才,对学生就业及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都极为有利。
  (三)加强智能知识型教育,提升学生的新型服务业业务技能
  从当前阶段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拥有极大潜力的知识型服务业,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必然会对服务业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加之在智慧旅游背景之下,当前阶段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之中,应将知识型旅游服务的相关理论纳入到教学课程之中,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时,应从以下几点开展,第一点,对于旅游规划策划及旅游咨询等方面的企业或就业机构方向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来完成客户所需旅游方案的制定技能。第二点,对于旅游景区这一就业方向,应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技能。第三点,对于旅行社这一类型的就业方向,应使学生掌握从客户信息之中获取其潜在的需求及相关企业的生命周期的技能。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在当今的旅游业发展之中,知识型服务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且掌握相关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所具有的优势。而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之中所掌握的专业的且实用性较强的技能,恰恰与企业在面对当今旅游业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之下,企业对人才技能方面的需求相契合,这就使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职场上拥有更高的竞争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时,应充分注重智慧旅游这一发展方向,并将之融入到专业课程设计之中,采用明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注重前沿性及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加强智能知识型教育,提升学生的新型服务业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策略,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良好开展。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郑新红,1977年生,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及旅游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梁莉.“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究——以6S理论为视角[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1):96-98.
  [2]高文知.智慧旅游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7):238-239.
  [3]雷婕.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1):68-70.
其他文献
没有人否认,网上证券交易是一块越做越大的蛋糕.另一方面,管理层关于“合格的IT公司在政策上可以申请证券经纪业务牌照”的表态又意味着对蛋糕的“分食”会进一步加快.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管理者应有创新意识.在此,笔者提出企业管理者创新思维需要的十个再认识,望对企业管理者有所实益.
5月8日19时,英国央行宣布维持现行利率不变,45分钟后,欧洲央行随即亦宣布维持现行利率不变.受此影响,欧元和英镑汇率结束了此前由于市场对降息的忧虑情绪而产生的回调行情,致
纯化SEA在 10 -12 ~ 10 -5g/ml浓度范围对体外培养的BALB/c鼠脾细胞表现了细胞增殖诱导能力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其中 10 -7~ 10 -5g/mlSEA的作用强于最适量 ( 2 5 μg/ml)PHA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HP)自发现20多年以来,针对其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已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已明确HP是胃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
焊接是钢结构的主要连接方法,在建筑钢结构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本文对高强钢焊接施工工艺、低温焊接施工工艺、厚钢板焊接技术、焊接
英国和欧洲两个央行都不降息的消息对美元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截至5月8日晚9:00,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再创4年来新低.在近期,美元兑几乎所有的主要币种大幅下跌、并且跌势已经
商品社会,广告时时刻刻陪伴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推销产品从最初的沿街叫卖到当今数不胜数的广告式样,广告业已发展成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
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发展的重要目标,将提供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可靠性,在目前电网建设中,配电网进行智能化改进,包括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本文将对输配电线路和电缆在线监测技术
“多规合一”不是一种新类型的规划,而是一种协调工作。通过消除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建立统一的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坐标体系、控制线体系和建设空间边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