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易”:地方政府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地方政府跨区域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实质是一种“合作-交易”行为。地方政府在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发生和持续阶段需要“合作-交易”准备、实施和维持成本。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全过程容易存在主体认知、联合行动、利益分配、责任分担等“合作-交易”困境。建立信任、协调、整合、监督等“合作-交易”机制,是降低地方政府成本支出、优化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结构的策略选择。
其他文献
认为在智能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建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回归生活的生活化建构;二是提升生活的生活化建构。其中,回归生活的生活化建构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日常生活化建构;二是非日常生活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建构的实践路径在不同层次中有不同呈现,包括围绕历史、现实、虚拟等场域转换进行日常生活化建构;围绕民族、社会、国家、人类等层次域转换进行非日常生活化建构;围绕数字生活构建数字思想政治,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体能力,积极开展提升生活的生活化建构。毫无疑问,智能教育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构建带来了
近代中西方信息传递载体难以实现兼容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为“置邮传命”和“裕国便民”价值理念的差异.与传统驿传主要服务于政治统治不同,晚清邮政版图的构建是多种因素共
利用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下财政补助与企业实质性创新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和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但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研发补助对实质性创新激励效应下降;经济不确定性拉大了有无获得补助两类企业创新能力的差距,未获得研发补助企业的自有研发投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效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获得研发补助的企业并非将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实质性创新。此外,研发补助对于民营、成熟期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更高,且拉大了地区之间实质性创新水平的差
认为受革命和战争的影响,边区的经济环境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经济,特别是在合作社建立以后,准确地说应该是组织经济。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规模经济的信赖,也保护了边区经济的“政治安全”,但合作化在实际管理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边区合作社开始不断提高社会化经营和强化公关服务,政府也突出强调合作社的革命化方向,使舶来的合作社形态呈现出从“经济型组织”到“组织式经济”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对合作社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无论合作社的发展路径还是管理机制都出现了合作社在西方经典理论中社会生产“主体化”
认为在新时代,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先之又先、重中又重的内容。厘清其来龙去脉,是整体把握和顺利推进党政治建设的客观必然。党的政治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政治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在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积淀的底蕴上、在中国百年来翻天覆地发展变革的实践中,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其聚焦着战略定位、时代主题、实践方式三个维度,演绎出了百年大党政治建设的壮丽图景。未来,党的政治建设还需在杜绝空心化、完善制度化、适应信息化和破除内卷化上继续奋力前行。
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步融入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但如何成为真正的全球城市甚至是顶级全球城市,仍值得探索。提出并深入阐述了服务型城市的概念,认为服务型城市与全球城市在理论上相关,在实践上共通,建设服务型城市是实现全球城市的有效途径。从服务型城市到全球城市,可以构建“1+2+4”的路径体系,即以全球性服务企业为一个重要战略突破口,以“区域—全球”为两级服务网络,以更加发达的产业服务体系、更为活跃的科创服务体系、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体系和更多包容的文化服务体系为四大全球服务体系。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是引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接续取得胜利的法宝。以其高效的决策力、强大的执行力、广泛的动员力、坚强的战斗力、优越的竞争力和稳健的领导力成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力量之源。这种独特优势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敢于接受实践锻造,坚定理想信念,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得来的。从实践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发挥组织优势的经验,启示新时代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必须
针对智能手机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考虑政府参与下如何确定废旧手机最低回收质量门槛并进行再制造等决策问题,利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模型进行算例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参与有效地解决了智能手机供应链缺乏相关回收再制造政策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废旧手机的回收质量、再制造技术创新水平。此外,智能手机生产商存在再制造临界值,适当地调整再制造质量门槛,可以提高智能手机供应链中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Scientists are warning that the world has entered a dangerous new phase of the pandemic,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porting in early August new
期刊
基于对皖西南K镇的实证分析,发现小镇青年“退城入乡”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身上的就业创业、技术创新、良好教育、环境意识与后备力量等群体特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愿景高度契合。但在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繁杂的“角色期待”、“浅层”的社会融入、脆弱的社会支持体系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等因素,造成了小镇青年“无我化”吊诡、“风险化”区隔、“孤独化”表征与“内卷化”倾向等理想偏差。最后从青年群体本身、政策供给和社会支持等角度提出了小镇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