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非指示”之我见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0ok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教好、如何让学生学好《故都的秋》一直是个难题。郑逸农老师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见《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不失为一法,很值得探讨。
  从教学实录看,我们知道郑老师是这样教这篇课文的:第一节课是书面研读,郑老师设计了四个问题供学生研读:①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②请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③如果说本文的描写是成功的,你能概括出几条“成功秘诀”吗?④比较《我的空中楼阁》与《故都的秋》的风格,可以用比喻来表述。第二节课是就以上四个问题进行课堂交流。第三节课郑老师谈了自己的观点以及其他一些专家的观点。
  这是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一个典型课例,从当期《语文建设》刊载的几篇相关文章看,专家们对这一课例是比较赞赏的。但是细读实录,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实录没有详述第一、三两节课的情况,只是详细记录了第二节课的课堂交流,因此笔者主要针对这节课进行探讨。
  一、这个“非指示性”教学课例实际上不符合“非指示性”的原则。郑老师反复强调的“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精神是“二不”“四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主确定或共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可是这堂课学生交流的四个问题全是郑老师提出的,而不是学生自主确定的。郑老师在实录部分的第三段还详细叙述了自己为什么提这几个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一个问题是我从直觉中冒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理性延续。”“第三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从中获得写作上的启发,有所悟,有所鉴。”“第四个问题则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这不是已经把授课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好了再让学生去讨论吗?这与一般的语文课有什么区别呢?
  二、不该提出的问题浪费了太多时间。从实录可以看出,这堂课是从交流第一个问题“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开始的。交流开始后,接连有12位同学发言,但前7位都是大谈不喜欢《故都的秋》的,理由充足,头头是道;后5位勉强谈及喜欢,却说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不喜欢的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气势看都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喜欢的,这着实让人感到很不是滋味。如此善待学生而不善待文本恐怕也不是办法。其实,教一篇课文是没有必要问学生喜欢不喜欢的。因为一来这篇文章已经选入课本了,不喜欢难道就不学吗?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正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喜欢课文,对课文产生兴趣,这样的课才比较有意义。二来任何一篇课文都会有学生说不喜欢,即使是鲁迅、巴金的文章,也还是会有人不喜欢,讨论这样的问题只能为正确理解文本设置障碍及浪费时间,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积极意义。
  三、该提出的问题却没有提出。学习《故都的秋》最关键的是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如何让学生理解秋天的“悲凉”是美的。郁达夫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和“静”比较好理解,“悲凉”却不大好理解,因为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审美经验,因此教师有责任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悲凉”为什么是美的?我们至少可以从这样三个角度来考虑:1.悲凉能让人直视生命的弱小,对生命产生怜悯之心、悲惜之情。2.悲凉能让人沉思生命的周期、感叹世事的沧桑,引发人们内心忧伤的体验。比如我们面对一棵枯树,我们就会想,我们眼前的这棵枯树啊,它也曾枝繁叶茂过,也曾生机勃勃过,可如今它却枯萎了,高大挺拔的树都有衰颓的时候,何况其他东西呢?因此,相对于大自然来说,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多么的渺小。而且,人对繁华的消逝有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这种繁华可以指仕途的顺利、人生抱负的施展,也可以指对人世间一切温情挚爱的品尝,然而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消逝,正如繁花似锦的春天必然要被肃杀的秋天取代一样。3.悲凉能让人体味轰轰烈烈之后归于平平淡淡的心境,使人不再虚华、不再躁动。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悲凉能引起人们对生命和世事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一种理性的美。只不过这种美是很深沉的,一般人不易品味。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难理解郁达夫为什么要租破屋住着,然后再品味牵牛花、落蕊、秋蝉等略带悲凉意味的景致。
  类似的问题都是该提出的,遗憾的是,这节课只字未提。
  另外,笔者认为“非指示性”教学不大适合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采用的是大班制,而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非指示性”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交流,可是一堂课时间有限,学生显然不可能充分交流。郑老师的《一堂〈故都的秋〉“批判会”》应该说是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典范,但是发言的同学也只有一部分,还有很多同学无法交流。而且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喜欢发言的就是那么几位同学,多数同学是不喜欢发言的。如果我们的教学都采用“非指示性”教学法,那肯定会有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
  
  参考书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一种教育理念》,《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
  2.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
  3.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其他文献
“还原”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基本路径,当然,一丝不差地“还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尽可能地“还原”是文学作品解读应该努力的方向。所谓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的前提是对作品进行正确的“还原”,尽可能地接近作者本意。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以为只有“还原”作品、接近作者的解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否则,虽很热闹终不能说是在阅读。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认为陈松泉老师执教的《采薇》是一次极好的尝试,同时也是一次成功的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新诗的抒情方式及语言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单元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同时
高考时,面对一个个似是而非的选项,学生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不知所“选”。事实上,解答这些题目,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称法”就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掌握了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对称法,巧识错别字    辨识错别字的题目,历年高考都有。然而,有的考生偏偏在这道基本题上失分,非常可惜。有些词语或成语中的错别字,粗粗看来,的确让人如坠云雾,难辨是非。然而,如果运用对称法加以
一次我在课堂上问学生《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是哪个朝代的人,学生有说南朝宋的,有说北宋的,有说南宋的,各执一端,争执不下。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上述几种说法都有,甚至教科书中的说法都不相同。  下面是几种广泛发行的权威文献的不同说法:  人教版试用修订本初一语文教材(2000年4月第1版)《木兰诗》中有一则注释为:“选自南朝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
“绿领”与“白领、金领、粉领、灰领、蓝领、黑领(民工)、油领(厨师)”等原为“姊妹”,都是对工作人员作出的职业分类。“绿领”本指从事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农业科研、护林绿化等行业的人员。比如:  (1)据悉,专门从事绿色产业、绿化工作专业的“绿领”人才供不应求。(《中国花卉园艺》2002年第9期)  然而,这种意义的“绿领”似乎昙花一现,如今几乎销声匿迹,难以找到用例,“绿领”“变脸”了。我们来看下
在语言狂欢的季节,如果您不热衷于网络等新锐媒体的话,很可能会对生活用语里新冒出来的一些词感到不知所云,“教科书”便是其中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教科书”只有一个解释,即“名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为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但是近年来,“教科书”不仅指学习所用的教材,而且在更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出现了新的用法和意义。例如:  (1)《欧美媒体盛赞彭勃:教科书般表现 惊世一跳震全场》(《今日
课程改革使语文教材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些著名的学者、文学研究专家和作家纷纷加入教材编写队伍,使教材的结构和风格多元化,有利于教材的建设。这拓宽了教材的空间,也为教学的多样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  不过,我们发现,新教材的编写结构呈明显的一边倒现象:人文话题成了教材编写体例的主流。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模式,较多地采用了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导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站对自己的政治立场,正确认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把握学生心理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 认识    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胡锦涛同志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
拥有手机的中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对短信“喜阅乐发”,热情高涨.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语文教师。在短信潮涌来之际。需要思考并着力寻找对策的是:短信会对中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在
课程改革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一个班级不同学生对文本的不同感受是否都算个性化解读呢?它们之间有无深浅、高下、优劣、正误之别呢?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非信马由缰,任意驰骋,应该多元有界;然而,界在哪里呢?笔者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多元解读不能脱离文本的“语体”    阅读《愚公移山》,有的学生以为“挖山”不如“搬家”,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