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蕴藏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体现了动态生成的特征,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未发现生成性内容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教学的生成性价值,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内化生成性教学理念,还要促进生成性教学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内因和外因所控制,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要从自主发展和学校支持内外两个方面来提升生成性教学能力。“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追求教学的精彩生成。
一、小学语文老师要更新教学预设的知识
在常规教学形态下,老师总是过分地预设教学,在这样的充分预设中,老师就靠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引入自己预设好的轨道上来,用自己的逻辑思维来控制学生和文本,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精心预设虽说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存在,扼杀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影响了学生对文本思考的深度,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境地,同时老师的教学也没有丝毫的创造性可言,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封闭、程式化的状态,缺乏生机。这一切都是因為老师的生成性教学观念淡漠、缺少教学预设的相关知识造成的,老师在教学预设的理念和方法上出现了偏差。基于这种认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老师一定要更新教学预设的知识,留白生成。在教学设计时,老师要弹性处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成性可能,在预设好的环节要做好应对措施,保证生成的张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征,文本结构复杂,包含的知识庞杂,价值导向多样化。所以,在学习中,每当学生的思想与文本的内涵产生冲突时,就会在思维、体验、想象各方面出现生成性内容。因此,多样化的小学语文课程一定要精心预设,但是不能精细预设,因为太过精细就会导致语文课堂缺乏灵性。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只能是一个整体性的大致框架,老师对各个环节要有留白,时间不能太紧促,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给学生留下合理的思考时间。
二、重视情境创设,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只是单向进行知识的传授,把自己的思想、观念输送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语文是一门重视情感体验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才能用心感受,真正走进文本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老师扮演的是知识呈现者、组织者的角色,这就要求老师要创设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中,把学习的权利归还学生。一是学生提问的权利,学生有接受知识的权利也有发出内心心声的权利,所以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二是质疑的权利,要让学生打消对老师的迷信的念头,鼓励表达出内心的质疑;三是评价的权利,老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
此外,开放民主的课堂需要教学情境的支持,老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因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把握了学习的方向。其次,老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语文课堂要充满生活气息。小学生的学习大多是直观感觉,他们对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从孩子们的身边挖掘出生成性资源,通过与课文的关联学习到新知,让语文变得可触摸。比如在学习关于植物的习作课中,老师可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观察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丰富他们对习作对象的感知。
三、重视互动式教学,在互动中生成
教学就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如果老师一方是课堂的操控者,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中,老师只能唱独角戏,根本不会有生成出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互动就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在这种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对话,实现权利上的均等,学生要得到尊重,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上的宽度。在进行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中,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结构,老师要缩减讲授时间,增加学生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时间,在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中,增加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机会;二是空间上的广度。学生在进行互动式学习时,为了提升效率必须注意空间上的安排,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的座位是秧田式的,活动空间范围小,因此要改变学生座位空间的布局,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互动;三是内容上的深度。要保证互动的效果,就要选取合适的教学活动,比如小学语文每篇课文丰富多彩,内容侧重不同,学生是否对每一方面很好地掌握了,这都是在互动学习中老师随时要捕捉和留意的信息,语文活动本身要能体现出不同的向度价值来,一方面是有效思维的长度,另一方面是情感体验的深度和语言训练的宽度。
总之,“动态生成”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许多老师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追求语文教学的精彩生成,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语文老师要形成实践智慧,让“动态生成”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47-53.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 法,2006(10):28-33.
[3]李祎,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41-44.
编辑 冯志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内因和外因所控制,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要从自主发展和学校支持内外两个方面来提升生成性教学能力。“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追求教学的精彩生成。
一、小学语文老师要更新教学预设的知识
在常规教学形态下,老师总是过分地预设教学,在这样的充分预设中,老师就靠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引入自己预设好的轨道上来,用自己的逻辑思维来控制学生和文本,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精心预设虽说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存在,扼杀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影响了学生对文本思考的深度,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境地,同时老师的教学也没有丝毫的创造性可言,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封闭、程式化的状态,缺乏生机。这一切都是因為老师的生成性教学观念淡漠、缺少教学预设的相关知识造成的,老师在教学预设的理念和方法上出现了偏差。基于这种认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老师一定要更新教学预设的知识,留白生成。在教学设计时,老师要弹性处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成性可能,在预设好的环节要做好应对措施,保证生成的张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征,文本结构复杂,包含的知识庞杂,价值导向多样化。所以,在学习中,每当学生的思想与文本的内涵产生冲突时,就会在思维、体验、想象各方面出现生成性内容。因此,多样化的小学语文课程一定要精心预设,但是不能精细预设,因为太过精细就会导致语文课堂缺乏灵性。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只能是一个整体性的大致框架,老师对各个环节要有留白,时间不能太紧促,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给学生留下合理的思考时间。
二、重视情境创设,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只是单向进行知识的传授,把自己的思想、观念输送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语文是一门重视情感体验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才能用心感受,真正走进文本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老师扮演的是知识呈现者、组织者的角色,这就要求老师要创设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中,把学习的权利归还学生。一是学生提问的权利,学生有接受知识的权利也有发出内心心声的权利,所以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二是质疑的权利,要让学生打消对老师的迷信的念头,鼓励表达出内心的质疑;三是评价的权利,老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
此外,开放民主的课堂需要教学情境的支持,老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因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把握了学习的方向。其次,老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语文课堂要充满生活气息。小学生的学习大多是直观感觉,他们对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从孩子们的身边挖掘出生成性资源,通过与课文的关联学习到新知,让语文变得可触摸。比如在学习关于植物的习作课中,老师可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观察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丰富他们对习作对象的感知。
三、重视互动式教学,在互动中生成
教学就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如果老师一方是课堂的操控者,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中,老师只能唱独角戏,根本不会有生成出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互动就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在这种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对话,实现权利上的均等,学生要得到尊重,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上的宽度。在进行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中,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结构,老师要缩减讲授时间,增加学生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时间,在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中,增加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机会;二是空间上的广度。学生在进行互动式学习时,为了提升效率必须注意空间上的安排,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的座位是秧田式的,活动空间范围小,因此要改变学生座位空间的布局,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互动;三是内容上的深度。要保证互动的效果,就要选取合适的教学活动,比如小学语文每篇课文丰富多彩,内容侧重不同,学生是否对每一方面很好地掌握了,这都是在互动学习中老师随时要捕捉和留意的信息,语文活动本身要能体现出不同的向度价值来,一方面是有效思维的长度,另一方面是情感体验的深度和语言训练的宽度。
总之,“动态生成”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许多老师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追求语文教学的精彩生成,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语文老师要形成实践智慧,让“动态生成”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47-53.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 法,2006(10):28-33.
[3]李祎,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41-44.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