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浅析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直接的后果就是粮食面积缩减、产量减少。通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全面提升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28-02
  叙永县地处四川西南地区,幅员面积2976.9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其中5个民族乡),231个行政村、1657个村民小组。 2013年全县总人口72.1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1.07万人,农村从业人员36.59万人,农业从业人员21.78万人,另有超龄劳动力8.91 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67万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0.06公顷。与2012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7.48万公顷,减少23.11%;粮食总产量23.08万吨,减少25.09%;农民人均纯收入6014元/年,增长11.10%。从数据变化可见,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出现了粮食播种面积缩小、产量减少的现象,笔者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现状
  据有关资料:2012年叙永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达20.29万人次,占适龄劳动力的 51.37﹪,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61.9﹪。笔者曾在本县5个乡镇分别对1个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表明:5个村在籍人口平均为2110人,在家务农的只有135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71人,家庭妇女164人,16岁以下少年儿童845人,5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只有74人。从合乐乡的调查情况看,全乡原有居民2653户11450人,现仅有2281户9873人,50岁以下劳动力3291人,外出务工5828人。如方元村有青壮年劳动力人361人,外出务工284人,而超龄劳动力务农的占现留农村总劳动力的76%。目前,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劳动力严重缺乏。
  二、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种植面积缩减
  土地是生命之根、生存之本。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1],基础建设用地大大增加,加上大中型城市企业用工量急速增加,在偏远落后的农村掀起了一股“打工潮”,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有效种植面积减少。
  2.作物播栽量不足
  在耕土地大多播栽量不足,难以获得高产。如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构成的,一般情况下大田移植穴数1.5~2.5万穴,基本苗数为4~6万株(因品种特性而论)。而目前我县水稻的播种量普遍不足,为正常播栽量的三分之二。2014年整个水稻种子销售量比往年减少了三分这一,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情况。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如玉米种子的销售情况也是如此。
  3.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由于叙永县属于“老、少、边、贫”地区,农村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对滞后。目前全县农村从业人数36.593万人中,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占25.7%,上过初中占61.8%,高中(含高中)及以上文化占12.5%。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仅占2%,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0.9%,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96.8%。象这样的文化教育结构,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可想而知。
  三、对策建议
  近十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部门的核心目标,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稳定粮食单产和总产[2~3]。然而,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虽然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危及到粮食的安全,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稳定农村基本劳动力,确保粮食的生产和安全。
  1.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
  一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2009年四川省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始实施至今,我县阳光工程培训共培训6580人,50岁以上劳动力占60%以上,其中高中以上学历仅占20%。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把农村创业人才培养纳入政府规划,学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农村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校乡结合,校企合作”等培训新模式,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绿色证书、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新型农民创业等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2.统筹兼顾,合理分流农村劳动力
  从总量上看,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滞留农村,不利于对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发展。但过度、无序地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新增劳动力都流向城市,农村基本劳动力无保障,必然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发展。因此,要统筹兼顾,正确引导,在保证农村种养殖业基本劳动力的前提下,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忙时务农种田,农闲时务工挣钱,使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两不误”。
  3.推广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一是建立起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在政府稳定现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样化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金投向农业科技领域,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二是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经济、政治待遇,稳定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创新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4.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种粮食积极性
  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增加种粮补贴,特别是要努力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种粮成本不断增加,收益降低,增产不增收,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种田不如打工”意识越来越浓,造成农村劳动力的过度外流。除国家政策支持给予种粮农户补贴外,还需要增大农资补贴,提高粮食的收购保护价格,降低和稳定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使农民种粮能获取较好的收益,才能从根本上稳住农村粮食生产的基本劳动力,保证粮食的正常生产和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许高峰,王运博.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120-127
  [2]李刘艳.粮食危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世界农业,2013,7:11-15
  [3]刘新春.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7:10-13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人们在谈论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通常他们是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全球通讯和交通的速度.不过,世界的确正在变小,至少人类的居住地是如此.本文主要论述这一现象与人口膨胀及未来
受制于评价手段单一、水泥胶结缺陷及井况条件复杂等因素,传统固井质量评价技术无法有效评价套管与水泥环胶结界面水力密封完整性。将水力突破评价装置和水泥胶结评价测井技
2013年10月,非均相分离学组将在深圳市组织召开“第十一届全国非均相分离学术交流会”。会议将邀请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工业大
为了分析麻皮效应对鸭儿峡油田白垩系砂砾岩油藏取心分析含油饱和度的影响,综合运用压汞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和生产资料,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和取心样品对压汞法产生麻皮效应的机
近年来,黑美人西瓜以品质优异、抗病抗湿、极易早熟、产量极高、外观圆润、瓜体轻小等特点在我国大范围种植。但是为了保证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对黑美人西瓜的种植采用科学合理的
电潜泵系统效率低、耗电量高,通过CFD软件来模拟分析电潜泵的工作情况,得出它的最优工况,从而得出电潜泵的最佳运行区域。
水稻属于禾本科类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是由普通的野生稻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下演变转化而来的。作为一种草本植物,水稻的生长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光照、温度、
高阶透射边界能高效吸收入射至人工边界波动,但其引发的一类典型的数值失稳问题-零频飘移失稳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已有的零频飘移失稳机理还不完善,如难以解释数值模拟中观测
设计并制作2榀1/2比例开洞(分别为窗洞和门洞)带纵向加强肋复合墙体进行竖向承载力静力试验,分析带洞口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破坏模式和钢筋应变变化规律,并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