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担纲,助力中文走向世界

来源 :语言战略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语言都有权利向世界传播,让世界了解自己,与自己交流、沟通.rn汉语/中文使用人数最多,但使用国家却很少.这是个尴尬的现实.国际中文教学中不断传来汉字教学艰难的消息.许多二语汉语学习者最终仍然不能完全掌握声调或语调,而他们却仍能以汉语作为工作语言,并未出现明显的交流阻碍.许多外国留学生到毕业时还不会最低限度的汉字,仍使用拼音代替.同时,许多中国人都在使用无声调的拼音输入汉字,拼音串越长,转换汉字越准确.汉语拼音正辅助着汉字,已成为事实上的“准文字”“准中文”.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其他文献
[考点阐释]rn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有个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其中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该要求是2008年起新增加的,渗透了课程标准的命题精神.
期刊
泰勒曼的《宴席音乐》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均以一首序曲开始,因此这部作品共包含三部序曲,其作品编号分别为:TWV 55:e1,TWV55:D1,TWV 55:B1,以下以《序曲1》《序曲2》《序曲3》进行区分.
期刊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教师虽然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但因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因而不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理论并自如运用.而这一阶段却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现有的新教师培训方式仅在入职第一年采用集中培训、分学段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及自我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效果并不理想.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音乐审美教学需要教师创造更多学习情境,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美的体验感知,积累更多美审体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各个感官包括听觉、视觉、触觉等进行刺激,让学生在多种感知觉中形成审美意识,发挥其优越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音乐与五育融合发展,促进区域性地推进融合性音乐课堂深化发展,将音乐与其他学科交互融合发展,涉及文学、物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要借助现有的音乐教材,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融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这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
(接上期)rn二、导入和声的形成与发展轨迹rn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九首钢琴奏鸣曲中,和声思维与技法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就是导入和声的形成与发展,与功能和声的演变息息相关,并显示出其清晰的发展轨迹.rn(一)功能和声中的声部导入思维rn从功能和声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中,一开始就酝酿着一种以声部导入为特征的和声思维.它随同作曲家对功能性和声的创造性运用一起开始,早在第一奏鸣曲中就开始萌芽,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属和弦”与“普罗科菲耶夫下中音和弦”很明显就是这种导入和声思维的产物.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决定立即着手开辟东北根据地和华北根据地,并很快组建东北干部团挺进东北.周恩来亲自为前往东北的抗战干部送行,并在欢送会上做出指示:“现在日本投降了,东北、华北等着我们去开展工作,我们要到东北去,国民党也要到东北去,这就要看谁走得快.”为配合东北和华北的解放斗争,更好地发挥革命文艺对革命工作的积极作用,延安文艺工作者开始了革命文艺大军的阵地转移.
当代秦筝作品的创作风格从单一的秦风秦韵逐渐向多元化的现代筝乐风格衍变扩散,这也是陕西筝曲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筝曲《竹韵》是一首非典型性的现代秦筝筝乐作品,在秦韵创作风格为主的陕西筝乐作品中独树一帜,其精致的结构、典雅的风格受到广泛推崇.目前对于《竹韵》的研究较少,缺乏足够的关注度.
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乐曲形式,在全国各地传统音乐体裁中广泛存在.傅利民教授指出“汇聚了我国历代文化艺术精粹的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包容者,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①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曲牌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基因和发展的基石,也是音乐与文学的发展精粹.它体现中国人民思维特点和音乐审美理想,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多元一体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