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平流池排泥控制系统技术改造不仅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还使平流池排出的泥较浓,减少稀泥的排放,从而减少离心机的处理负荷,提高了离心脱水车间干泥量,同时减少了离心脱水车间总用电量。2013年比2012年离心处理车间节省用电共122560kwh,节省电费65668元,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关键词]平流池 排泥控制系统 劳动强度 离心脱水 节省用电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11-02
一、改造前平流池排泥存在的问题
厦门筼筜污水处理厂平流沉淀池,是1997年就建成的原厦门污水处理二厂的一级污水处理设施,有两个并排的平流沉淀池,池子长70m,总宽40m,设计水深3.6m,每个沉淀池进水端底部有两个污泥存储坑,每个污泥存储坑各连通两个排泥阀,即共8个排泥阀。
平流池污泥沉降后通过刮泥桥刮至污泥存储坑,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泥阀污泥会在池水高度重力液压下排到进水端一条泥槽,然后污泥汇流到池边排泥泵坑再用两台排泥泵打至均质池,流量以泵的额定功率乘以排泥时间算出。
原本排泥是三班倒人员每班都要进行一次排泥,即每班操作工都要上池轮流手动一个一个打开共8个排泥阀进行排泥,费时(每班约需耗时2~3小时)费力,还存在可能不好的排泥情况:浓泥排完了没有及时关闭排泥阀,导致排出较多的稀泥,从而影响离心机的生产(我厂平流池的泥一般都打到均质池进行离心脱水),因泥太稀会增加离心机生产负荷,从而增加离心车间的用电量。
二、平流池排泥系统改造介绍
(一)排泥系统改造描述
2012年在我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自控专业高级技师林卫东的带领下,进行平流池自动排泥技术改造,12月中旬开始平流自动排泥调试,至今已过了一年,笔者在此对其进行总结推介,以供同行业者借鉴。改造后,平流池两组刮泥桥中的任何一组到达储泥区时,该组4个电动排泥阀自动开启排泥,储泥坑液位达某一高度启动排泥泵经管道流量计输送至均质池,均质池在高液位时禁止排泥,均质池液位允许时才能排泥。
(二)排泥系统控制模式
排泥控制模式由排泥泵控制选择开关所处的位置决定,系统的控制模式设有:手动、自动、远控三种控制方式。以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排泥控制系统示意图和相关设置。
1.自动控制方式
在自动模式下,允许对现场各台设备远程操作控制。但电动排泥阀门不允许开启超过4台。满足排泥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条件(见改造描述),同时只要有一台泥泵在自动控制位置;两组排泥电动阀中的一组有3台以上处于自动位置且无电气故障,自动进行排泥。
(1)设置均质池高允许排泥和禁止排泥液位。
(2)送电、手动转自动或刮泥桥在泥池边,1、2号泥池各依次排泥一次。排泥同时打开4个排泥阀门,阀门开度及排泥时间,根据工艺情况在值班室控制电脑上设置。
(3)排泥泵一备一用轮换运行。排泥泵启动后,异常信息通过监控电脑提示,信号会闪烁,并会停止该泵运行,同时启动备用泵。
(4)刮泥桥运行周期时间大于正常运行时间1倍,视刮泥桥停止运行对该泥池排泥一次,即刮泥桥刮泥两次排一次泥。
(5)设置泥坑启泵液位和停泵液位。泥坑高液位时,两台泥泵同时运行;泥坑低液位时,禁止泥泵运行。泥坑超高液位关闭所有排泥阀。
2.平流池自动排泥控制系统示意图
3.运行参数及报警设置
(1)均质池允许排泥液位设置,一般设为<7.6m;禁止排泥液位设置则为≥7.6m。
(2)阀门开度设置,通常设50%开度, 每组排泥阀开启时间设置,一般设为5min。电动排泥阀电气故障、跳闸均设置报警。
(3)排泥泵运行后,一般流量在140~90m3/h范围、电流约60~70A,异常会停止该泵运行,同时启动备用泵,异常信号会闪烁报警。
(4)平流池刮泥桥运行周期时间设置,一个来回运行约40min。刮泥桥异常停止运行会报警。
(5)泥坑启泵液位设置通常设为3m,停泵液位为1m,低液位1.2m,高液位3.5m,高高液位4.0m;排泥泵电气跳闸故障、泄漏均会报警;另外,泥坑低液位、高高液位也会报警。
三、排泥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平流自动排泥前后离心总用电量、干泥量【=(100-脱水后含水率)/100*离心脱水后产泥量】、吨干泥电耗对比:
四、排泥改造取得的成效
1.省时省力,操作工上班不需到池上开阀排泥,自控排泥系统会根据各设置条件符合时自动排泥,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2.提高了离心车间干泥量处理量:还使平流池排出的泥较浓,减少稀泥的排放,从而减少离心机的处理负荷,提高了离心脱水车间干泥量。2013年比2012年离心机还多处理了190m3的干泥量。
3.同时却减少了离心车间总用电量,也即降低了离心车间处理吨干泥的电耗:2013年比2012年离心处理车间节省用电共122560kwh,吨干泥电耗减少了43.15kwh/吨干泥,以每kwh电费0.5358元计,每年可节省电费65668元,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关键词]平流池 排泥控制系统 劳动强度 离心脱水 节省用电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11-02
一、改造前平流池排泥存在的问题
厦门筼筜污水处理厂平流沉淀池,是1997年就建成的原厦门污水处理二厂的一级污水处理设施,有两个并排的平流沉淀池,池子长70m,总宽40m,设计水深3.6m,每个沉淀池进水端底部有两个污泥存储坑,每个污泥存储坑各连通两个排泥阀,即共8个排泥阀。
平流池污泥沉降后通过刮泥桥刮至污泥存储坑,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泥阀污泥会在池水高度重力液压下排到进水端一条泥槽,然后污泥汇流到池边排泥泵坑再用两台排泥泵打至均质池,流量以泵的额定功率乘以排泥时间算出。
原本排泥是三班倒人员每班都要进行一次排泥,即每班操作工都要上池轮流手动一个一个打开共8个排泥阀进行排泥,费时(每班约需耗时2~3小时)费力,还存在可能不好的排泥情况:浓泥排完了没有及时关闭排泥阀,导致排出较多的稀泥,从而影响离心机的生产(我厂平流池的泥一般都打到均质池进行离心脱水),因泥太稀会增加离心机生产负荷,从而增加离心车间的用电量。
二、平流池排泥系统改造介绍
(一)排泥系统改造描述
2012年在我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自控专业高级技师林卫东的带领下,进行平流池自动排泥技术改造,12月中旬开始平流自动排泥调试,至今已过了一年,笔者在此对其进行总结推介,以供同行业者借鉴。改造后,平流池两组刮泥桥中的任何一组到达储泥区时,该组4个电动排泥阀自动开启排泥,储泥坑液位达某一高度启动排泥泵经管道流量计输送至均质池,均质池在高液位时禁止排泥,均质池液位允许时才能排泥。
(二)排泥系统控制模式
排泥控制模式由排泥泵控制选择开关所处的位置决定,系统的控制模式设有:手动、自动、远控三种控制方式。以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排泥控制系统示意图和相关设置。
1.自动控制方式
在自动模式下,允许对现场各台设备远程操作控制。但电动排泥阀门不允许开启超过4台。满足排泥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条件(见改造描述),同时只要有一台泥泵在自动控制位置;两组排泥电动阀中的一组有3台以上处于自动位置且无电气故障,自动进行排泥。
(1)设置均质池高允许排泥和禁止排泥液位。
(2)送电、手动转自动或刮泥桥在泥池边,1、2号泥池各依次排泥一次。排泥同时打开4个排泥阀门,阀门开度及排泥时间,根据工艺情况在值班室控制电脑上设置。
(3)排泥泵一备一用轮换运行。排泥泵启动后,异常信息通过监控电脑提示,信号会闪烁,并会停止该泵运行,同时启动备用泵。
(4)刮泥桥运行周期时间大于正常运行时间1倍,视刮泥桥停止运行对该泥池排泥一次,即刮泥桥刮泥两次排一次泥。
(5)设置泥坑启泵液位和停泵液位。泥坑高液位时,两台泥泵同时运行;泥坑低液位时,禁止泥泵运行。泥坑超高液位关闭所有排泥阀。
2.平流池自动排泥控制系统示意图
3.运行参数及报警设置
(1)均质池允许排泥液位设置,一般设为<7.6m;禁止排泥液位设置则为≥7.6m。
(2)阀门开度设置,通常设50%开度, 每组排泥阀开启时间设置,一般设为5min。电动排泥阀电气故障、跳闸均设置报警。
(3)排泥泵运行后,一般流量在140~90m3/h范围、电流约60~70A,异常会停止该泵运行,同时启动备用泵,异常信号会闪烁报警。
(4)平流池刮泥桥运行周期时间设置,一个来回运行约40min。刮泥桥异常停止运行会报警。
(5)泥坑启泵液位设置通常设为3m,停泵液位为1m,低液位1.2m,高液位3.5m,高高液位4.0m;排泥泵电气跳闸故障、泄漏均会报警;另外,泥坑低液位、高高液位也会报警。
三、排泥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平流自动排泥前后离心总用电量、干泥量【=(100-脱水后含水率)/100*离心脱水后产泥量】、吨干泥电耗对比:
四、排泥改造取得的成效
1.省时省力,操作工上班不需到池上开阀排泥,自控排泥系统会根据各设置条件符合时自动排泥,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2.提高了离心车间干泥量处理量:还使平流池排出的泥较浓,减少稀泥的排放,从而减少离心机的处理负荷,提高了离心脱水车间干泥量。2013年比2012年离心机还多处理了190m3的干泥量。
3.同时却减少了离心车间总用电量,也即降低了离心车间处理吨干泥的电耗:2013年比2012年离心处理车间节省用电共122560kwh,吨干泥电耗减少了43.15kwh/吨干泥,以每kwh电费0.5358元计,每年可节省电费65668元,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