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在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文学科的德育并不是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化在学生的血液里。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教师应采用以下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品析词句,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内容都寓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人物·景物·事物之中。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篇·段,使课文中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上,事件的意义的基础上,受到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学习《颐和园》一文,作者满怀激情,生动描写了颐和园的秀丽景色和精湛的建筑艺术,抒发了对祖国,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在教学前教师应进行启发式谈话:你们去过伟大祖国的哪些地方?游览过哪些名山大川?以前学过的课文里有哪些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学生积极性很高,从美丽的小兴安岭谈到宏伟壮观的庐山瀑布,从富饶的西沙群岛谈到景色奇丽的海滨小城……教师这时接着导入新课:“作者以流畅的文笔,优美的词语,描绘了颐和园秀美的景色,让我们同作者一同游览我国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吧”学生边看图,边听读,边想象,仿佛置身于其中,从而使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既传导作者的爱国之情,又牵动了学生的心灵。
  2 通过感情朗读,陶冶学生情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对课文声情并茂的反复诵读,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使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达到心灵上的共振。《我的“自白书”》一文,通过革命者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智斗勇,让学生感受到革命烈士在生死关头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意志,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教师应先饱含感情的范读全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初步感受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分析课文时,采用配乐朗读,让学生眼看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形象,用艺术形象感染学生,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蔑视。总结课文时,再次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再现作者的革命气节,让学生弄清课文“写什么?”还了解作者“为什么写?”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样的以读带讲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强烈的革命热情,陶冶了学生的心灵。正如叶圣陶所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要美读。”“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3 在古诗中体会意境,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宝库中的光彩夺目的明珠。它们语言优美精炼,韵律整齐和谐,生活内容丰富深厚,艺术风格绚丽多姿,深受儿童喜爱。它们不仅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光辉范例,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精炼的语言,又要充分挖掘古诗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启发他们学习诗人珍视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高贵品质。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学习《马》鼓励学生学习诗人想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教育。
  4 体会语言美,学会关爱别人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越来越注重自己,与外人交往少,不喜欢与外人交往,性格内向古怪,他们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来都不考虑别人,不愿与人合作。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缺乏给予与奉献,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看到别人比他强,就嫉妒的不得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不乏这方面的内容。如《高尚的行为》、《生命的药方》、《地震中的父与子》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进行深入理解,就能在无痕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格,关心他人,宽容别人的情怀,体会到父母亲人及所有人对孩子的无私关爱。
  總之,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语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是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发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深究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琢磨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画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整个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的研究,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行为研究对象,借鉴中国古代兵法中的管理策略,探讨出中国兵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逐渐确立。于是,许多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就应运而生。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希望能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课程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語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
期刊
【摘 要】 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是美术作品欣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淡化甚至忽略了最关键的以培养学生审美功能为目的的美术教学重要环节,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达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目的。  【关键词】 学科定位 审美功能
期刊
江泽民曾经说过:“环境保护工作关系社会的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繁衍,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第一,寓环境教育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萌发幼儿环境意识,增加幼儿环保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幼儿外出观察,有意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色、形、声的美妙,产生对美好环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阅读是英语综合实力的表现,它集语法、词汇、速度、准确度、思维和背景文化等于一身,是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一种实践过程,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我总结了推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发展的有效策略。  1 合理利用课
期刊
【摘 要】 初中政治教学创新的口号已经提出若干年了,但大都只流于口号与形式,真正把创新理论付诸于实践并长期保持的,似乎微乎其微。该文分析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思想政治课迫切要求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及其教学所面临的情况和问题进行研究以便从理论上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含义、性质、任
期刊
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的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效低的教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指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下面就新课程下体育有效教学谈几点体会:  1 精心设计,激发学习欲望  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有效教学”的
期刊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最好的办法,是使学生学习数学有兴趣。学习数学有兴趣,才能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迫切性。是造就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下面就如何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谈几点尝试和体会。  1 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激发学习兴趣  每堂课的一开始,便提出鲜明的问题,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创设奇异情
期刊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即使在父母和老师的全力配合之下,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在小学低年级时,这种情况较少,而越往高年级愈演愈烈。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做作业时由“要我做”为“我要做”呢?我认为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因为学习动机作为推动、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在各科的学习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①鼓起学习劲头,为集中有意识的学习活动提高能
期刊
目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小學毕业生全部箕入初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差异很大,势必给农村初中数学带来一定难度。从教的方面来看,仍有不少教师仅考虑中等生的程度施教,仅考虑大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一种教学方法,一种作业,一种评估测试方法,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不利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