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ESP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程序等五方面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与教学目标,并结合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并对实现条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ESP教学 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教学程序
  
  “模式”即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ESP教学,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我国的ESP教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理论研究阶段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理论研究方面已经从单一的宏观介绍性的阐述发展到对具体教学情况的研究,对师资培训、学生培养、教材制定、教学策略、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作出了比较具体的分析。我国的许多大学相继开展了ESP教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当然其中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ESP教学寻找一种最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这五个因素之间协调作用形成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ESP教学模式可以将传统的巴特勒自主学习模式与奥苏贝尔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加适合ESP教学发展的模式。下文将对ESP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详解。
  
  一、理论依据
  
  ESP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ies)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由西蒙、安德森、加涅等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如何对知识进行认知和加工的一种理论。当然我们这里所依托的是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当能够将有意义的学习资料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结构相结合,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将两种知识结合运用的倾向。这样有利于鼓励并激发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模式服务于教学目标。ESP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1]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决定了对外语人才需求类型的不断变化。中国在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与发展就是在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始终在不断自主研发属于中国专利的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共同发展、互为补充借鉴的今天,更加需要能够应用外语与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专业沟通与交流的复合型人才。ESP教学正是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这正契合了不断创新与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
  
  三、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将ESP教学的程序设定为:设置专业范围——激发动机——提出先行组织者——组织教学——应用新知——逐步分化——检测评价——巩固练习——综合贯通——拓展与迁移。
  首先根据不同专业的个性与共性设置不同的专业英语课程与相同的公共英语课程;然后根据各专业领域发展水平,英语在各领域的适用程度,以及英语对深入分析、了解、掌握、发展及创新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影响程度来建立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机制;继而提出先行组织者,利用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材料,发觉与当前学习相关的已经掌握的知识,从ESP教学角度来说,就是发觉与所学专业相关且已经具备的英语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当前学习的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具有实质性的联系与继承性,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第四步进入将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具体操作阶段,将已经掌握的英语技能应用到所学专业当中以英语和汉语的双重思维用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专业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这样可以自然地过渡到应用新知的阶段;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英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也需要经过一个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将英语逐步渗透到具体的专业分支当中,使其真正起到帮助推动专业学习的目的;经过一段学习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与检测,这样可以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对进一步的教学计划作出调整;在巩固练习阶段,应当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知识,不断练习、巩固,经过遗忘与记忆的过程后形成习惯性思维;学生在经过以上各阶段的学习后形成有意义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较好地将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自觉地将英语应用到所需的专业领域,这样可以达到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四、实现条件
  
  实现条件中,师资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各高校可以首先对已有的教师资源进行培训,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英语教师或英语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除了培训之外,英语专业教师还应当积极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3]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英语同各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ESP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应当制定系统完整的教学大纲,在大纲的指导下编订教材。在制定大纲和编订教材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学生现已达到的英语和专业水平,并对师资水平进行合理评估。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和提高的作用。“ESP教材内容的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相应的培养方案,构建相应教学内容。ESP教学方法应考虑学生的各种需求,采取多种多样个性化的教学方法”。[4]
  
  五、教学评价
  
  “教学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但是ESP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4]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还有不少教学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虽然我国的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开展了ESP教学,但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数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评价模式,没有体现ESP独特的教学特点。我们可以将ESP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来进行教学评价,使评价结果再反馈到教学与实践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并及时地将教学成果应用于实践。
  ESP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是必然产物。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ESP教学的未来与发展,使ESP教学真正地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阶段,使之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晓晨,陈慧论.ESP教学目标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3]李言实,杨洁.英语专业的ESP教学及师资培养[J].山西科技,2006,(3).
  [4]王霞晖.ESP教学的理性化探索和个性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5]阮红缨.我国ESP的教学现状与策略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
其他文献
摘 要: 艾迪是福克纳著名小说《我弥留之际》的中心人物,整部小说围绕着她的弥留和“返乡归葬”前后十余天的故事情节展开。本文通过评析艾迪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及其爱恨交织的一生体现出的不彻底的叛逆性,探索福克纳笔下女性人物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 《我弥留之际》 艾迪 复杂性格 爱恨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卓越的作家,在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渭南市几所中学教学中计算机应用状况的调查,了解到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态度与教学现状,以及影响我市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状况教师发展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地影响着中学课程教学。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且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依靠一
摘 要: 教育是陶冶人类精神的摇篮,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工具,更是使学生的情感境界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今天的教育界,自觉地探讨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对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培养的重视逐渐演变成一股清新的活力。小学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小学生年纪小,其心灵和情感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人文情怀。  关键词
摘 要: 职高语文课的教学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本文列举了德育渗透的两大途径:传授知识,自然渗透;激发生活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职高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作为职高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些知识基础差,没有良好行
摘 要: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文化的特有组成部分。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是极其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英语词汇教学仅停留在音、形、义等表面层次,对隐藏在词汇表面层次背后的文化因素缺乏足够、普遍的重视,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词汇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提出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化教育的一些方法及原则
摘 要: “不是人间富贵花”是纳兰性德这个贵族公子在盛世中发出的感叹,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介绍寻找这种感叹的根源,通过对整首词的解读与纳兰性德一起体验他的盛世悲情。  关键词: 纳兰性德 生平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心灵困境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落雪了,寒风凛
当前,许多教师基本上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学生必须接受,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兴趣。在新课标下这种方法越来越显示其局限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下面我就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谈谈一些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多年来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要规律,现行人教版9年级、苏科版8年级物理教材“浮力”中的“探究浮力大小”分组实验虽然装置取材容易,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将物体放入烧杯,水从杯内流出时,都有或多或少的水沿溢水口底部流到桶外。  2.由于液面的波动,溢出水的体积大于物体的体积。  以上缺陷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通过比较物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实验的失败集中在烧
摘 要: 叶维廉先生作为一位诗人,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他的许多诗中都有这两个意象的呈现,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叶维廉的诗中,它们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又在“雨”中成功突围。  关键词: “窗” “雨” 叶维廉 诗歌 意象    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有着某种特
摘要: 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是如何运用范例教学的有关原理,巧妙实施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的英语教学之中,使学生有效地在课堂上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其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让学生在成功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范例教学高职英语课堂兴趣合作能力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英语教材按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