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份以来,在我国多数地区的众多兔场,发生了以断乳小兔为主、以腹泻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发生面积之大、区域分布之广泛、死亡率之高、损失之严重,是以往年份所未见的。笔者通过网络、电话、邮件、来人送检和亲临现场等途径,对本病进行调研,分析其发病机制,并制定防控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接触到的相关兔场,涉及到我国的多数地区,北至黑龙江和内蒙古,南至福建和浙江,东至山东、江苏,西至陕西和四川,中部地区如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规模兔场多发,小型家庭兔场较少。以断乳后7~10天的小兔多发,也有3~5月龄的青年兔和产后的泌乳母兔。往往突然发病,无明显可见先兆症状,兔死于笼中或粪便变形,很快转为腹泻。最急性的2~3小时死亡,一般的10个小时左右死亡,也有的延续1~2天。患兔脱水严重,后躯被稀粪沾污,粪便多呈灰褐色,有的腥臭,有的无明显臭味。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死亡现象严重。浙江一兔场(100多只基础母兔的规模)反映,3月份以来断乳小兔死亡率达到90%。
二、病理剖检
笔者对河北省及其周边十几个兔场的患兔(多数已死亡)进行解剖,症状大同小异:腹部多膨胀,胃充满食物,多数胃底部黏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斑点;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半流体状内容物,淡黄色或灰绿色,肠壁薄而透明,有的有弥漫性或片状出血。盲肠内充满黑褐色稀粪和气体,有酸败味,多数黏膜和浆膜出血和充血,但也有的出血并不明显。肝肿大而质脆。膀胱积少量淡红色或茶褐色尿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多数肺部有出血斑点,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或出血。
三、实验室诊断
分别取小肠内容物及肝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两端钝圆,呈单个散在或双链,有荚膜。结合临床症状和解剖特点,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为主的消化道疾病。
四、病因分析
一般认为,发生魏氏梭菌病是日粮粗纤维含量低、日粮突然变化、饲料中有腐败原料(如劣质鱼粉)和卫生条件差所致。但是,根据笔者调查,此次发生该病的兔场,绝大多数饲料配合比较合理,粗纤维含量较高,多未更换饲料,长期使用同一配方、同批原料或同一饲料。所以,此次发病是多种应激的叠加所致。
1. 断乳应激。80%以上患病兔是断乳7天以后的小兔。一般在断乳7天内很少发病,而7天后陆续发生。因此,此病与断乳应激不无关系。断乳体重较小,环境变化大,势必造成抗病能力的降低而容易发生疾病。
2. 免疫应激。根据笔者调查,多数兔场是在免疫注射3天左右发病。如果一两个兔场在免疫之后发病可以忽略免疫应激,但是,众多兔场在这一时期发生疾病,可见,与免疫造成的应激有一定关系。免疫注射本身和捕捉等,都会对小兔精神、肉体和免疫系统产生应激作用。
3. 气候应激。家兔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此次发病时恰恰气候变化频繁。一是温度的多次起伏,变化幅度之大是一般年份所不及的;二是降雨降雪的次数也多于往年;三是大风天气也较常年次数增多。而这些气候的频繁变化,对家兔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尤其是断乳后的小兔适应更难。
4. 环境污染。发生疾病的兔场,多在环境卫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兔舍湿度较大,兔笼的踏板被稀便污染,没有及时清理和消毒,对小兔的消化系统造成较大的威胁。
5. 饲料毒素。笔者总结多年的生产规律,多有饲喂同样的饲料,冬天家兔不发病,而到春天就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的现象。经分析认为:其一,我国的饲料,尤其是粗饲料,或多或少被霉菌污染。根据调查,植物蛋白饲料、能量饲料和粗饲料在冬季、春季每克原料平均含有的霉菌孢子数量分别为2980、10652、11825和10363、17000、28893个,可以看出春季饲料中霉菌孢子及毒素较冬季明显增多;其二,我国养兔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多为农副产品下脚料,质量的安全系数不高,尤其是抗营养因子的存在,是造成消化道疾病的又一助推因素。
五、防控措施
1. 提高断乳体重。增加断乳体重是提高抗病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笔者调查,对于肉兔而言,体重400克时断乳,成活率很难超过80%,体重500克时断乳,成活率在80%~85%,体重600克时断乳,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体重700克时断乳,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可见增加断乳体重是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早期发育不良的仔兔,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而提高断乳重的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母兔泌乳力和抓好仔兔补料。
2. 缓解免疫应激。小兔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较差。因此,断乳后免疫注射会加重应激作用。为此,可在免疫前后各3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应激制剂。生产中多使用电解多维葡萄糖,必要时添加维生素C,有较好效果。
3. 大剂量使用微生态制剂。任何原因造成的腹泻均会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而保证肠道菌群的相对稳定,大剂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在断乳前后消化道疾病的易发期,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量要比平时增加。实践表明,剂量越大效果越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4. 适当控料。断乳后的小兔消化机能较弱,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我国多数兔场使用的饲料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完善的地方,生产经验表明,适当控制喂量可以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一般在这一阶段控料量掌握在自由采食的80%~85%为宜。
5. 勤观察,早处理。生产中发现,往往是同笼的小兔相继死亡。笔者深入研究发现:当1只小兔粪便变形后(湿、软、黏液附着等),如果及时发现,立即处理(如口服微生态制剂),一次见效,当天痊愈。如果发现和处理不及时,4小时左右发展成腹泻或肠炎,粪便污染环境,同笼的小兔在3天内陆续发病,治疗不及时多以死亡告终。因此,勤检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清理,早消毒,是控制本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6. 控制环境。消化道疾病多数是通过消化道感染,要切断传染途径,必须重视环境控制。主要是踏板卫生、饲料卫生、饮水卫生、垫草卫生、用具卫生和饲养人员的自身卫生,严格控制环境湿度。
7. 注射A型魏氏梭菌疫苗。家兔发生的肠炎,多为A型魏氏梭菌引起。提前注射A型魏氏梭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建议该病多发的兔场和易发季节,小兔30日龄首先注射该疫苗,7~10天后再注射兔瘟疫苗,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071001)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接触到的相关兔场,涉及到我国的多数地区,北至黑龙江和内蒙古,南至福建和浙江,东至山东、江苏,西至陕西和四川,中部地区如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规模兔场多发,小型家庭兔场较少。以断乳后7~10天的小兔多发,也有3~5月龄的青年兔和产后的泌乳母兔。往往突然发病,无明显可见先兆症状,兔死于笼中或粪便变形,很快转为腹泻。最急性的2~3小时死亡,一般的10个小时左右死亡,也有的延续1~2天。患兔脱水严重,后躯被稀粪沾污,粪便多呈灰褐色,有的腥臭,有的无明显臭味。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死亡现象严重。浙江一兔场(100多只基础母兔的规模)反映,3月份以来断乳小兔死亡率达到90%。
二、病理剖检
笔者对河北省及其周边十几个兔场的患兔(多数已死亡)进行解剖,症状大同小异:腹部多膨胀,胃充满食物,多数胃底部黏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斑点;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半流体状内容物,淡黄色或灰绿色,肠壁薄而透明,有的有弥漫性或片状出血。盲肠内充满黑褐色稀粪和气体,有酸败味,多数黏膜和浆膜出血和充血,但也有的出血并不明显。肝肿大而质脆。膀胱积少量淡红色或茶褐色尿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多数肺部有出血斑点,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或出血。
三、实验室诊断
分别取小肠内容物及肝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两端钝圆,呈单个散在或双链,有荚膜。结合临床症状和解剖特点,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为主的消化道疾病。
四、病因分析
一般认为,发生魏氏梭菌病是日粮粗纤维含量低、日粮突然变化、饲料中有腐败原料(如劣质鱼粉)和卫生条件差所致。但是,根据笔者调查,此次发生该病的兔场,绝大多数饲料配合比较合理,粗纤维含量较高,多未更换饲料,长期使用同一配方、同批原料或同一饲料。所以,此次发病是多种应激的叠加所致。
1. 断乳应激。80%以上患病兔是断乳7天以后的小兔。一般在断乳7天内很少发病,而7天后陆续发生。因此,此病与断乳应激不无关系。断乳体重较小,环境变化大,势必造成抗病能力的降低而容易发生疾病。
2. 免疫应激。根据笔者调查,多数兔场是在免疫注射3天左右发病。如果一两个兔场在免疫之后发病可以忽略免疫应激,但是,众多兔场在这一时期发生疾病,可见,与免疫造成的应激有一定关系。免疫注射本身和捕捉等,都会对小兔精神、肉体和免疫系统产生应激作用。
3. 气候应激。家兔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此次发病时恰恰气候变化频繁。一是温度的多次起伏,变化幅度之大是一般年份所不及的;二是降雨降雪的次数也多于往年;三是大风天气也较常年次数增多。而这些气候的频繁变化,对家兔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尤其是断乳后的小兔适应更难。
4. 环境污染。发生疾病的兔场,多在环境卫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兔舍湿度较大,兔笼的踏板被稀便污染,没有及时清理和消毒,对小兔的消化系统造成较大的威胁。
5. 饲料毒素。笔者总结多年的生产规律,多有饲喂同样的饲料,冬天家兔不发病,而到春天就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的现象。经分析认为:其一,我国的饲料,尤其是粗饲料,或多或少被霉菌污染。根据调查,植物蛋白饲料、能量饲料和粗饲料在冬季、春季每克原料平均含有的霉菌孢子数量分别为2980、10652、11825和10363、17000、28893个,可以看出春季饲料中霉菌孢子及毒素较冬季明显增多;其二,我国养兔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多为农副产品下脚料,质量的安全系数不高,尤其是抗营养因子的存在,是造成消化道疾病的又一助推因素。
五、防控措施
1. 提高断乳体重。增加断乳体重是提高抗病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笔者调查,对于肉兔而言,体重400克时断乳,成活率很难超过80%,体重500克时断乳,成活率在80%~85%,体重600克时断乳,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体重700克时断乳,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可见增加断乳体重是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早期发育不良的仔兔,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而提高断乳重的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母兔泌乳力和抓好仔兔补料。
2. 缓解免疫应激。小兔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较差。因此,断乳后免疫注射会加重应激作用。为此,可在免疫前后各3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应激制剂。生产中多使用电解多维葡萄糖,必要时添加维生素C,有较好效果。
3. 大剂量使用微生态制剂。任何原因造成的腹泻均会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而保证肠道菌群的相对稳定,大剂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在断乳前后消化道疾病的易发期,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量要比平时增加。实践表明,剂量越大效果越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4. 适当控料。断乳后的小兔消化机能较弱,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我国多数兔场使用的饲料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完善的地方,生产经验表明,适当控制喂量可以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一般在这一阶段控料量掌握在自由采食的80%~85%为宜。
5. 勤观察,早处理。生产中发现,往往是同笼的小兔相继死亡。笔者深入研究发现:当1只小兔粪便变形后(湿、软、黏液附着等),如果及时发现,立即处理(如口服微生态制剂),一次见效,当天痊愈。如果发现和处理不及时,4小时左右发展成腹泻或肠炎,粪便污染环境,同笼的小兔在3天内陆续发病,治疗不及时多以死亡告终。因此,勤检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清理,早消毒,是控制本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6. 控制环境。消化道疾病多数是通过消化道感染,要切断传染途径,必须重视环境控制。主要是踏板卫生、饲料卫生、饮水卫生、垫草卫生、用具卫生和饲养人员的自身卫生,严格控制环境湿度。
7. 注射A型魏氏梭菌疫苗。家兔发生的肠炎,多为A型魏氏梭菌引起。提前注射A型魏氏梭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建议该病多发的兔场和易发季节,小兔30日龄首先注射该疫苗,7~10天后再注射兔瘟疫苗,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0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