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19路公交车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89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北京的公交线路覆盖京城的犄角旮旯,四通八达,私家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可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对公交车情有独钟。

和19路的缘分


  我对北京公交车的认知,应该从小时候与19路公交车的结缘说起。
  1953年开始到1954年结束,在京城西南一大片被称作“老君地”的土地上,开辟了一条连接白纸坊街到广安门内大街的道路。洁整的路牙,簇新的路面,周围的老百姓不约而同都管它叫“新马路”。其后不久,各取白纸坊街和广安门内大街的字首,政府正式命名了它的名称:白广路。
  随着这条路的诞生,街两侧的机关大楼、商场、影院等像雨后春笋一样一幢幢地竖立起来,成为方圆数里老百姓们购物娱乐的好去处。
  1957年7月,19路公交车诞生。不过,当时它的行驶路线是从化工部经安德路至德胜门,路长仅有4.65公里。1958年4月,19路公交线路由德胜门向南,经新街口、西直门、北礼士路、南礼士路、西便门延至广安门,路长达到了13.15公里。1958年8月,19路公交线路从广安门向东经南北线阁、白广路、南樱桃园延伸至右安门。自此,19路公交车在白广路全境通过,并设立了“白广路北口、枣林前街”和“白纸坊”三个候车站。这三个候车站在我的记忆中很深刻,特别是对“枣林前街”站更是深刻有加。
  那时的我家,在南北向的白广路与东西向的枣林前街相交十字路口的东南角。院子的西墙外就是白广路,而北行的19路公交车“枣林前街”站就设在西墙外的便道上。当时年幼的我对19路公交车充满着好奇,常常爬上斜靠西院墙的木梯子观望墙外的19路公交车和上下车的人们,而上白下红的19路车身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老式公交车的样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那时“枣林前街”候车站的站牌,是一根六棱形茶缸粗细的黄漆水泥杆儿,水泥杆儿上端用两条铁箍箍着一块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的黄漆铁牌子。铁牌子右上角大红色的19数字,印在一个大的蓝圈内,从老远就能看到黄铁牌子上这两个红色的数字,非常醒目。黄铁牌子的中部用紅漆印出的一个个实心小圆圈是车站,旁边标注小的蓝色文字是该站的站名,而连接每个实心小圆圈的绿线条是19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

19路的记忆


  与现今公交站牌线路都标注为直线不同的是,它弯弯曲曲的绿色路线图,完全是按照实际行驶路线缩小比例印在黄铁牌子上面的。任何一位等车的乘客,从站牌上的线路图中就能看出19路公交车的行驶方向和会在哪个地方左拐或在哪个地方右转,一目了然。站牌左下角用蓝色稍大点的字印着该站的站名。黄漆水泥站杆中间接近黄漆铁牌底边的凹槽内夹插着一块铁片箭头,红底白字书写着“末班车已过”。这个红底白字的铁箭头每晚由末班车售票员拉出,次日早由头班车售票员负责把铁箭头按回凹槽内。这就是当时公交职工常说的“拉钩车”“挑钩车”即源于此。
  当时19路公交车的“模样”也与现在的公交车不同,洁净的乳白与典雅的亮红两种颜色组成上黄下红车体的外观。车的前脸儿中央有整片用于散热的格栅,格栅两侧各装有一盏醒目的白色大灯,车体顶部呈现出漂亮的圆弧线。那时的公交车内没有空调,只能通过车窗通风。车窗的设计也很别致,上部是一条向外斜向探出的玻璃,像房子的房檐,雨季时可防雨水的侵入。车窗下部是一块完整的大玻璃,这块大玻璃的升降要靠专用的摇把来完成,而插入摇把的圆孔就在每块玻璃下端的车厢板上。驾驶员前面的挡风玻璃窗与现在的住宅玻璃窗类似,上端窄的玻璃可以向外开启通风换气。乘客的座椅是用空隔的木条榫卯制成,上面的奶黄漆面早已露出斑驳的颜色。那时的公交车没有转向灯,转弯除了靠前挡风玻璃下台面上的红绿相间的箭头指向外,就是需要司机或售票员的手伸出窗外示意。
  因乘坐公交车的人很多,使得19路公交车上的女售票员劳动强度非常大,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售票员除了前后门不断往返招呼上下车的乘客外,还要时常用力把最后一名上车的乘客推上车,嘴里在提醒司机“关前门”或“关后门”的喊声中,最后一个挤上车,车门会在她身后费劲地“啪嗒”一声关闭。在我的印象里,还有经常关不上门的时候。这时,车门口的女售票员往往会央求大家:“麻烦各位往里挤挤,不然大家都走不了,全急着上班呢!”
  当时,售票员身背铁边封口开合利索的牛皮售票包,包内的售票板上顺序夹有一摞摞红、黄、蓝、绿、黑多种颜色的车票,这些长约3寸、宽约1寸的车票上面印满了一行行的阿拉伯数字。为了防止这一摞摞车票翘起磨损,售票板的下端会绕上一两根橡皮筋将票面绷紧。
  上车之后,您只要报出要去的目的地站名,售票员收款后会利落地用红蓝铅笔在车票上一划,紧接着用缠绕在红蓝铅笔笔尖上端的橡皮筋一磨搓,就会将搓卷起的车票撕下递到您的手中。
  当时的计价是分段进行的,一段是三站,二段是六站,三段是九站,四段是十二站……票价一段是4分,二段是7分,三段是9分,四段是1角1分,以后每段加2分。1969年5月开始,票制的票价进行了改革,将原三站一段改为“六、六、九、九”制,即一二段各可乘六站,三段以上各可乘九站,并将原来的4分、7分、9分、1角1分、1角3分、1角5分……的十种复杂票价,简化为5分、10分、15分、20分四种。

月票及其他


  那时公交公司还发售月票。在我的记忆中有市区月票、郊区月票、联合月票、专线月票、职工月票、学生月票、通用月票、公用月票等等,这些月票上大都需要贴有本人的一寸照片。
  20世纪60年代初我还是个学龄前儿童,爷爷交给我的一项“作业”每天必须完成,那就是购买当天的《北京晚报》。当时卖报人多是游商,没有固定的地点。
  每天下午4点钟前后,买晚报的时间就要到了。这时我就要到广安门电影院北侧路西的19路“枣林前街”站去“蹲守”卖报人的到来。每天爷爷给我3分钱“钢镚儿”,2分是买《北京晚报》的钱,另一分是爷爷“犒赏”给我的“跑腿费”。虽然那时我还不大识字,可在爷爷“极大”的物质刺激下,我每天风雨无阻地完成他交给我的“作业”。
  如今的19路公交车,已经告别了早些年的路线,从动物园枢纽站到达右安门外的翠林小区站,成为京城西部一条贯穿南北的公交大动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及地方政府必须要正确对待农业经济的新形势,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的经济情况从而对政策进行合理制定,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铁路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效,自从2014年开始国内大部分城市地区就已经普及了各种类型的铁路设备设施,这也促使很多机车制造与检修企业的可持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就土建工程而言,造价预结算能够帮助施工团队切实了解工程资金流动及数据信息,具有显著的降本增效作用,但从实践角度来看,土建工程易受不
概预算编制工作对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概预算编制工作的不合理,不仅阻碍工程建设的发展,还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直接的经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下,我国对农村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措施,农村经济得到了改善.在现阶段来看,经过加快农村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三农建设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当前农村形势对现有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模式进行创新,是三农建设
早先,没听过“京味儿”一说,只知道“京派”。说“京派”,其实颇有些牵强,与“京”无关,仅是一派而已——“京派”指的是五四之后,对北京有好感的一些作家、学者等,先后以《语丝》《新月》《学文》《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等期刊为“阵地”,以朱光潜、林徽因两人宅邸为沙龙场所,兼议政与文学为宗旨,论过“海派”,批过新文艺,怼了象征派,最后形成乡土、牧歌式的“京派”文学渊源……这似乎对以后的“京味儿
期刊
鼻烟是具有高细度、湿润度、刺激香味的发酵烟叶粉末,是一种以鼻吸用的无烟烟草制品.鼻烟原为西方所创,明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人传入中国后,便以中药和花香为主.随着旱烟、水烟
期刊
诗人顾城离开这个世界已经28年了.rn1993年10月9日,清晨,我正忙于洗漱,广播里传来一条新闻,令手部动作骤然停顿:“……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中国大陆诗人顾城,于昨日在新西兰
期刊
在那个没有塑料大棚、没有网络电商的年代,我们也没少口福。小时候最喜欢的季节当数春末初夏,因为很多瓜果落地,满足了嘴馋的孩子们。那时候,从五月底就开始吃香瓜,一直能吃到六七月。有绿色的个头不大,像圆圆的小地雷,还有长长的,叫羊角蜜,是浅绿色的。甭管长瓜圆瓜都是瓜皮绿,瓤也绿,里面籽是淡黄色的。香瓜香瓜,名字恰切得很,切开一个,瓜清香味扑鼻,吃在嘴里又脆又甜。后来,香瓜的个头越来越大,可总觉得不香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