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百天后,“祝融号”迎来新任务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e_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8月30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行驶了100天,超过原先预定的3个月服役期限。"祝融号"未来将继续向南行驶,以获取更多的科学探测数据。与此同时,"超期服役"的这辆火星车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其他文献
以准噶尔盆地未开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测量土壤含盐量、pH、电导率(EC)值、八大离子等指标,采用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对采样区盐碱土分布特征与盐生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硫酸盐-氯化物盐土、硫酸盐盐土为主。中、重度硫酸盐-氯化物盐土、硫酸盐盐土以链状或条带状集中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阿勒泰地区的苏打盐土、苏打碱土呈点状分布。(2)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区以稀盐
期刊
学习图中节点的潜在向量表示是一项重要且普遍存在的任务,旨在捕捉图中节点的各种属性。大量工作证明静态图表示已经能够学习到节点的部分信息,然而,真实世界的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为了解决多数动态网络算法不能有效保留节点邻域结构和时态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路(D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动态网络表示学习模型DynAEGRU。该模型以自编码器作为框架,首先编码器使用深度神经网络聚集邻域
期刊
针对U-Net存在的小目标分割精度低、计算复杂度高、收敛慢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空洞卷积和重构采样单元的U-Net网络(U-Net network based on dilated convolution and reconstructed sampling units,DSU-Net)。在DSU-Net中,为增大图像特征提取的感受野并融合多尺度信息,设计了具有不同膨胀率的空洞卷积层;针对池化过程丢失
期刊
区域生态安全是现代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认识与评价区域生态风险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有利于综合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水平。以张家界市2019年高分二号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使用GIS空间分析与Fragstats软件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对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以9个自然保护地为生态源地,以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与道路距离、与水域距离构建阻
期刊
地表净辐射通量是地气系统的关键参数,对其准确估算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是地表水热平衡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1-2019年的MODIS产品分别估算了青海省晴天和有云条件下卫星过境时刻的瞬时地表净辐射通量,并依据地表净辐射通量的日变化模型计算得到日间地表净辐射通量。在精度评价方面,利用青海省西宁和格尔木两站的辐射通量数据和50个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分别验证了瞬时和日间地表净辐射通量的遥感估算精度。结
期刊
充分利用视频中的时空上下文信息能明显提高目标跟踪性能,但目前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仅利用当前帧的特征信息来定位目标,没有利用同一目标在视频前后帧的时空上下文特征信息,导致跟踪目标易受到邻近相似目标的干扰,从而在跟踪定位时会引入一个潜在的累计误差。为了保留时空上下文信息,在SiamMask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一个短期记忆存储池来存储历史帧特征;同时,提出了外观显著性特征增强模块,一方面增强跟踪
期刊
为了克服正交磁环天线结构误差角造成的测向角度(测角)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构上改进的三磁环测向天线设计方案。阐述了两两呈60°夹角磁环嵌套结构的三磁环天线的测向原理,建立了三磁环天线测角误差关于结构误差角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表明,在相同结构误差角的条件下,相比正交磁环天线,三磁环天线测角误差最大值理论上能够降低50%。低频(f<200 kHz)情况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正交磁环天线,
期刊
针对车辆在通过无信号灯交叉路口时存在等待时间长、通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Dijkstra算法的优化调度方案。以智能车辆为研究对象,在将交叉路口网格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车辆在每个网格中的方向权值、安全权值和优先级权值,制定了动态网格权值赋值原则,进而搜索通行时间最短的路径。相比Dijkstra算法,提出的增强型Dijkstra算法实现了智能车辆在动态网格权值下最短路径的全局搜索,可以根
期刊
粗轧板坯表面裂纹检测与控制系统为国内首次应用于热轧产线粗轧位置的表面检测系统。该系统最大可检测宽度为2 250 mm的板坯,最小可检测尺寸为0.28 mm×0.28 mm的缺陷。采用多方位防护措施,保证了恶劣环境下图像采集的稳定性,且通过结合阈值分割和对拼接图像提取纵向边缘信息来对图像缺陷进行检测。另外,该系统可将出现重大缺陷的中间坯根据相应情况进行自动推废或禁入处理,有效地避免了质量问题和重大事
期刊
创新一号、"神七"伴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试验六号卫星、北斗三号卫星……一个个卫星项目被篆刻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上。成立不到18年、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一次次刷新了公众眼中航天人的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