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和师资队伍素质是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特殊性研究,把握其培养中的问题,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担,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又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力。高等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双师型”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树立教师是职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强化人才兴校的意识,才能真正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职业学院的头等大事来抓。只有紧密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能力为中心,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为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证。
1.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把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运用理论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加行业企业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着手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训教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共同承担实习实训任务,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等。所以要求在教学方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大力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大力加强实践教學建设。
1.3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任务是培养行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就不能脱离随时变化的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观。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既是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颈,建立起一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双师型”队伍则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2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专业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尤为严重。高职院校近几年扩招很快,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教师编制普遍紧缺,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再到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实践和提高,也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新知识、新技术。从素质上看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理论功底不够,不能很好完成高职专业课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和缺失,不能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
(2)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对人才吸引力。职业院校的基础薄弱,教学经费短缺,造成职业院校教师待遇和地位偏低,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学院来工作,即使是聘用兼职的人员,由于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来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加之有些高级技术人才由于学历和职称问题难以对应,特别是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能获得与他们能力资历对应的职称,收入也与原来的行业差距较大,使得也不愿意到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持续偏低,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社会地位、自我评价普遍不高。教师觉得没有职业荣誉感,缺乏职业自豪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不通畅,很难确立个人长远发展目标,影响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教师来源单一,大多是从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分配而来。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没有专业实践经历。教师普遍没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缺乏所任教专业的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这种状况造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倾向。教师只愿意讲授理论课,不愿讲授实践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倾向,不能很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将大打折扣。
(4)学院中来自行业企业的人才教育教学技能相对欠缺。目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上好课,怎样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学生。因此对他们需要的是进行更多教育理论的实习。培养他们担任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尤其是培养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根据他们的情况多进行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养。这部分教师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在行业企业实践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课堂上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时候教授给学生,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技能性。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双师型”教师培养应以实践性培养和在职培训为主。学校目前教师的主要来源集中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经过基本的岗前培训就上岗了。他们缺乏相应专业实践,这就形成了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内容与相关行业具体实际结合较少。对技术更新较快的行业领域来说,问题显得更加的突出。培养“双师型”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锻炼等措施,让更多的专业课教师提升和掌握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2)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培养和引进并举。“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从学校整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需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去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学校要充分考虑现有教师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教师师德等,根据教师所任教专业所属行业企业的特点,制定培训培养计划。明确被培训教师的培训目的,增强学习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职业院校发展变化要紧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学院专业设置和调整比较快,所以更需要教师及时到行业企业一线去学习、去实践。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院发展及时引进“双师型”教师,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技能型人才到高等职业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3)实行“双师型”教师认定,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由于没有激励机制等配套的制度,是不是“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教师没有区别。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双师型”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取得两个证书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制定出“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高职院校要想把优秀的人才留在学院,需要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要制定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在职称晋升、工资分配、评优等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上,对“双师型”教师予以适当的倾斜。引入竞争机制,實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实施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证他们的收入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让教师们更能潜心从事教学、教改和科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激发大家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更好地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双师型”教师在工作中有动力,在工作上多出成绩,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仍然存在重论文、轻教学,重科研、轻实践的情况,我们认为应当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相对独立并且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称评审体系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制度。评审标准除了科研和专业外,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和聘任办法。比如将参与行业企业实践作为一条硬性标准,不具备的不允许参加评审,通过教师职称评审引导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另外,比照教学类医院的医生可以同时即是主任医师又是教授一样的做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可以考虑实行双职称、双聘任的办法。在学校参加教师职称的评审,在行业企业参加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并且按照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兑现相应的待遇。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此文系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Y201007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文.
[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
[3] 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4] 郑晓齐,贾涛.大众化时代呼唤现代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12).
[5] 刘春生,许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担,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又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力。高等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双师型”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树立教师是职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强化人才兴校的意识,才能真正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职业学院的头等大事来抓。只有紧密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能力为中心,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为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证。
1.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把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运用理论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加行业企业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着手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训教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共同承担实习实训任务,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等。所以要求在教学方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大力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大力加强实践教學建设。
1.3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任务是培养行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就不能脱离随时变化的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观。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既是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颈,建立起一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双师型”队伍则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2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专业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尤为严重。高职院校近几年扩招很快,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教师编制普遍紧缺,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再到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实践和提高,也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新知识、新技术。从素质上看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理论功底不够,不能很好完成高职专业课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和缺失,不能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
(2)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对人才吸引力。职业院校的基础薄弱,教学经费短缺,造成职业院校教师待遇和地位偏低,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学院来工作,即使是聘用兼职的人员,由于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来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加之有些高级技术人才由于学历和职称问题难以对应,特别是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能获得与他们能力资历对应的职称,收入也与原来的行业差距较大,使得也不愿意到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持续偏低,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社会地位、自我评价普遍不高。教师觉得没有职业荣誉感,缺乏职业自豪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不通畅,很难确立个人长远发展目标,影响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教师来源单一,大多是从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分配而来。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没有专业实践经历。教师普遍没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缺乏所任教专业的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这种状况造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倾向。教师只愿意讲授理论课,不愿讲授实践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倾向,不能很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将大打折扣。
(4)学院中来自行业企业的人才教育教学技能相对欠缺。目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上好课,怎样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学生。因此对他们需要的是进行更多教育理论的实习。培养他们担任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尤其是培养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根据他们的情况多进行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养。这部分教师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在行业企业实践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课堂上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时候教授给学生,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技能性。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双师型”教师培养应以实践性培养和在职培训为主。学校目前教师的主要来源集中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经过基本的岗前培训就上岗了。他们缺乏相应专业实践,这就形成了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内容与相关行业具体实际结合较少。对技术更新较快的行业领域来说,问题显得更加的突出。培养“双师型”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锻炼等措施,让更多的专业课教师提升和掌握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2)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培养和引进并举。“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从学校整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需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去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学校要充分考虑现有教师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教师师德等,根据教师所任教专业所属行业企业的特点,制定培训培养计划。明确被培训教师的培训目的,增强学习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职业院校发展变化要紧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学院专业设置和调整比较快,所以更需要教师及时到行业企业一线去学习、去实践。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院发展及时引进“双师型”教师,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技能型人才到高等职业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3)实行“双师型”教师认定,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由于没有激励机制等配套的制度,是不是“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教师没有区别。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双师型”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取得两个证书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制定出“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高职院校要想把优秀的人才留在学院,需要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要制定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在职称晋升、工资分配、评优等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上,对“双师型”教师予以适当的倾斜。引入竞争机制,實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实施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证他们的收入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让教师们更能潜心从事教学、教改和科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激发大家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更好地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双师型”教师在工作中有动力,在工作上多出成绩,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仍然存在重论文、轻教学,重科研、轻实践的情况,我们认为应当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相对独立并且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称评审体系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制度。评审标准除了科研和专业外,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和聘任办法。比如将参与行业企业实践作为一条硬性标准,不具备的不允许参加评审,通过教师职称评审引导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另外,比照教学类医院的医生可以同时即是主任医师又是教授一样的做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可以考虑实行双职称、双聘任的办法。在学校参加教师职称的评审,在行业企业参加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并且按照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兑现相应的待遇。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此文系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Y201007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文.
[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
[3] 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4] 郑晓齐,贾涛.大众化时代呼唤现代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12).
[5] 刘春生,许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