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样教课文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在规定或给定的时间里,课文老是上不完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建构“前学”(课前学)—“中学”(课中学)—“后学”(课后学)这样一个“三学”模式,从而构建起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系统,就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
  【关键词】三学 课前学 课中学 课后学 阅读教学离不开课文。如果没有课文,阅读教学就无法进行。因此,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课文,都是不可舍弃的“恋人”和甩不掉的“伙伴”。但是,经过综合考察,我们发现有一个现象,就是在规定或给定的时间里,课文老是上不完。像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来一个课时可以解决的,结果两个课时下来,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产生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课文的把玩上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二是在课堂的把握上烦琐细碎,过程不简练;三是在教学行为的把持上一切都往课堂里面装。三个方面的原因涉及对语文的理解,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当然也不排除教师的思想和素质。
  我这里特别想说一说第三个原因——“一切都往课堂里面装”。一篇课文拿来给学生学,难道就只能在课内进行吗?语文是母语,学生有基础(特别是在学生进了学校学了语文之后),能不能从课文中拿出一些东西让学生自己到课外去学?我想,这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构建这样一个课文的学习模式:“前学”(课前学)—“中学”(课中学)—“后学”(课后学)。
  这便是我们思考并实践着的“三学”模式。
  一、模式简介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把它分成三个板块来进行教学。
  第一个板块:前学板块,即课前学习板块。这是一个根据课文特点,指定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在上课之前独立学(当然,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合作学,如邻居或附近的几个同学)的板块。这个板块类似于传统的预习,但它与预习又有本质的不同。预习仅仅是“预备而习”,没有明确的“达标”意识和要求;而我们这里的“前学”,不仅非常明确学什么,更强调对该学的内容要“学成”,即达标。如朗读课文,传统的预习可能只是作这样的交代:同学们,明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了,今天回去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也有可能会提出读两遍、三遍的要求)。我们这里的“前学”,不会这样提,而是说:同学们,明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了,今天回去请大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一读”是“预备而学”,“读通顺,读流利”则是“达标”的要求了。
  第二个板块:中学板块,即课中学习板块。这跟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有时间的规定、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的支配、预设和生成的考虑、学生圈画批注等学习方式的演绎等。但在学习内容的把握上,与传统的课堂有不一样的地方(下文作具体介绍)。
  第三个板块:后学板块,即下课之后或课文学习结束之后的学习板块。这跟传统的课后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课后学习通常情况是完成作业,我们现在的“后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了课文之后再作相应的阅读,即提供跟课文有某些相似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进行与课文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或语文综合性学习。
  二、“三学”的具体内容与实施
  前面已经讲清楚,“三学”指的就是课前学、课中学和课后学。但“三学”到底学什么和怎么学呢?
  关于“前学”学什么,有四个方面内容:(1)课文中的生字词(认读、书写);(2)除生字词之外的难字、难词以及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认读、理解);(3)对课文的朗读;(4)作者、课文写作背景和课文中涉及的相关信息(如有关事件、有关物件、有关地名等)的查阅。如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生字词有:拟定、勋鉴、殉职、奔赴、嘛、踌躇、黯然。除生字词外,“‘志司’、喃喃、下意识、马革、‘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等词句也应当叫学生读正、理解。除此,课文的写作背景(抗美援朝)、毛岸英的相关情况也可让学生查阅了解。“前学”的四个方面,课文的朗读和生字词的学习是重点。
  怎么学呢?第一,独自学(当然,有条件的也可以合作学)。第二,要学好,或者说学会(即达标)。比如说朗读课文,不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读多少遍,而是要以“读正确”或者“读通顺、读流畅”为衡量标准,或者作为要求来提出。
  关于“中学”学什么,总体上说,课堂上的学习要把握三个原则:(1)不面面俱到。也就是说,不要把课文从头至尾、从内容到形式、从内容到情感(思想)全面“清扫”。譬如,《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就学习“议花生”部分;《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就学习写詹天佑“杰出”的段落,并且只选“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部分学;《花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就只取课文的第一段(9种花的开放)学习。(2)时间的把握。每篇课文的学习(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只安排一个课时。(3)过程要细化。虽然只安排一个课时,但因为不面面俱到了,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学得细一点、深一点。一般来说,对于每一个内容的学习,都应该经历“独学(圈画批注)—互学(交流讨论)—集中学(汇报分享)”的过程。
  “中学”到底怎么学,我以上面提到的几篇课文作为例子来加以说明。
  譬如《詹天佑》,着重学习课文写詹天佑“杰出”的那部分内容。
  1.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工程师?让学生拿出笔从课文中圈出能概括这个特点的词语。(“杰出”“爱国”,课文的第一句话就已经作了概括)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爱国的?作批注。(先每位学生独立地静思默想,再前后四人交流一下,最后指名汇报)
  3.重点学习“杰出”部分。从修筑这条铁路的哪几件事情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杰出?作概括。(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4.居庸关和八达岭这两条隧道是怎么开凿的?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画出示意图。(先独自阅读文字作画,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5.仔细看课文插图和阅读相关段落,看看“人”字形线路火车到底是怎么开的?(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小组互说,最后指名展示)
  譬如《落花生》,就学“议花生”部分。
  1.认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写议花生的部分。(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
  2.说一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三个小问题来交流,即姐姐、哥哥和“我”是怎么说的?爸爸是怎么说的?爸爸所说的关于花生的好处和姐姐、哥哥以及“我”所说的关于花生的好处有什么不同?)
  3.仔细研读爸爸说的三段话,领会其含义。(先独自边读边悟,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4.你对爸爸的说法有别的想法吗?(桃子、石榴、苹果真的不及花生?)
  5.请就这个话题写一写你的所思所想。(课本上有个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我觉得课本上小练笔要求写的内容不及让学生写“所思所想”)
  譬如《花钟》,就学第一段。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景致(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2.拿起笔圈出花名,看看一共写了几种花。
  3.用波浪线画出写每一种花是怎么开放的部分,看看写法有什么特点。
  4.用横线画出写每一种花开放的时间的句子,看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5.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试着把它背下来。(可以先用填时间、填花名和填怎么开放的文字让学生“填空式”背,再逐渐过渡到“脱文稿”背诵)
  6.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写桃花、梨花、梅花等花的开放(先写时间,再写花名,最后写花是怎么开放的)。
  “中学”的课堂呈现大致分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用5~8分钟对“前学”的情况作反馈、检测;第二个板块,则是新授,即对课文展开学习(如前面所举的例子)。
  关于“后学”学什么,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后学”是与传统的课后学习大相径庭的。传统的课后学习大体上都是以完成与课文相配套的书面作业(如《作业本》《每课一练》等)为设置内容。我们这里所提出的“后学”,首先要摒弃的就是做书面作业。重点考虑两个方面:(1)进行与课文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语文综合性学习)。(2)提供一篇与课文相似的文章让学生作相应的阅读。关于语文实践活动,譬如《花钟》的“后学”,可以让学生再去了解一些别的花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特点,以填补课文第一段末尾的“……”,也可以取一种植物进行研究(生长过程、与季节的关系等);譬如《落花生》的“后学”,可以让学生对花生的好处作进一步研究(如营养价值、可制成哪些食品等),也可以让学生更细致地去了解一下作者许地山;譬如《詹天佑》的“后学”,可以让学生对詹天佑的生平、事迹、贡献作进一步发掘,把了解所得制成“展品”(如小报、资料袋等),也可以让学生对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再作细致了解,以充实课文第二段的内容,当然,也完全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后面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完成掉。关于提供相似的文章,因篇幅所限,此不详述。
  三、“三学”功能阐释
  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是系统就有它的“构成”。语文学习的构成是什么?是语文课内学习和语文课外学习。语文课外学习暂且不讨论。语文课内学习的构成是什么呢?是语文课前学习、语文课中学习和语文课后学习。这便是我们提出的“三学”。
  那么,这“三学”到底有什么功能呢?总的来说,是构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系统。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把课前学、课中学、课后学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课堂应当包括“前课堂”和“后课堂”)。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这个“整体”之后,就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举个不是课堂教学的例子——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家都知道,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她不但非常有名,而且出名得很早,工作三年就出名了。为什么出名得这么快?是她把备课构成了系统(我称她是把课上完整了)。怎样的系统?课前备(两次,先不看任何资料独立备,再借助资料修改着备),课后再备(一次)。“课前”与“课后”的贯通,成了系统,即把课上完整了。一件事情一旦做完整,就意义非凡(或者说价值无限)。所以,于漪老师三年(她坚持做了三年)就出名了,人称“三次备课三年出名”。这里我特别要说一下于漪老师的“课后备”。课后备其实就是反思,课前准备充分(备了两次),课后又有反思,课上完整了。(我认为,完整的一堂课是“课前准备”“课中呈现”和“课后反思”的“三课合一”)课上完整,人便完美(进步快,成长快)。但是,我们很多教师都没有这种“完整”的做法,即“课后反思”这一步基本上是空白。所以,我们很多教师都出不了名。同样的道理,如果阅读教学没有构成“系统”,学生的学不“完整”,想要取得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自然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三学”的总体功能。
  从学生的学习和课堂之间的关系上说,“三学”也自有它的理想之处。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独立性,也有不少“自能”“自会”的地方,如字词的认读、书写,课文的练读,有关资料的查阅等。学生自能、自会的,可以独立进行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它“装”进课堂?课堂能不能做一些学生更需要做或者更有做的价值的事?所以,我主张把学生自能、自会的一些学习内容从课堂中剔除(放到课前或者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以实现课堂学习的“更高更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学”也不啻是对课堂的“缓解”和“减压”。
  当然,“三学”更为可取的地方,还在于:
  1.学生的自学能力会越来越强。“三学”的“前学”板块是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在一次又一次的高强度的“自主”(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自我识读能力、自我解读能力、自我分析和发现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自然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2.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越来越高。“三学”是课文学习和文本拓展学习的结合,每篇课文学习之后都会补充一篇(有可能还会补充两篇或者三篇)让学生作配套学习。这样的“配套”,自然大大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量。“量”的增加必然会产生“质”的改变。这个改变,无疑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改变。
  3.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越来越全面。“三学”的“后学”除了补充阅读,还有更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或者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的锻炼下,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自然会有较大的提升。加上学生在“前学”中所获得的一些能力,能力与能力的叠加、累积和交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会越来越全面。
  4.教师的语文水平和专业技能也会越来越有长进。要给学生补充学习文本,教师就得去寻找,就得作比较阅读,这个过程,教师自己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长进;而对课文作“三学”的分析、设计、策划、调控和驾驭,教师的专业技能也会“水涨船高”。更为明显的是,“三学”毕竟是对课文学习及至阅读教学的改革,因此,在“三学”的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课改”意识、发展理念和创新行为,也必将会因“改革”而得到改变。
其他文献
为了体现课文教学节奏的层次变化,在教学策略上,笔者安排了四次读题完成本课教学设计。  一读:忿恨之情  师(板书课题):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篇关于——  生:写人的文章。  师:写人的文章,我们学过很多。经常看到的都是以人名来做题目的,比如《詹天佑》《杨氏之子》。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生:因为课文不仅写了桑纳,还写了渔夫和西蒙。  师:那能不能取“桑纳一家和她的邻居”?  生
要让合作学习更有效,设计好合作的问题、交代清楚合作的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甚至是有争议的,能引出不同见解的问题。在本堂课中,笔者安排了以下两个合作学习的点。  【合作问题一】  在“找找刷子李奇在哪儿”这一合作环节中,笔者是这样交代合作任务的。  1.要求:自主学习,品读课文第1、第5两个自然段,找找刷子李奇在哪儿?用笔标画出来。还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或词语,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三个学段的写作目标中,都不约而同地把习作兴趣放在第一条,可见,培养习作兴趣是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可是反观我们当下的习作课堂,习作教学功利性太强,学生往往“为教而写”“为考而写”,无法真正爱上写作。  由此,笔者提出构建“为兴趣而习作”的儿童习作动力系统,弱化习作的功利性。通过创新习作内容、丰富习作过程、改革评价机制来构建儿童习作的动力系统,激发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朋友”单元,编排了三位大作家笔下的动物朋友,丰子恺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两位作家描写同一个动物“白鹅”,大家老舍对“猫”和“母鸡”这两种不同的动物进行了描写。单元导语中“我们来认真读一读,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的这一要求,既是单元整组教学的要求,也是单元练习活动设计的依据。  一、从学习内容出发来设计单元练
这个世界,书已经看不完了。  这个世界,没有一本重要到非看不可的书。  如果,一定要有一本必读书,那我就选择《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讲了一个故事,一只蜘蛛和一头猪的故事。很难想象,蜘蛛和猪竟然成了故事的主角;很难想象,蜘蛛和猪还会产生交集。其实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在真实的生活里,完全不搭界的两个人,莫名其妙地会相遇,会有故事发生。  《夏洛的网》之所以成为经典,第一原因是好看,好看是因为作者怀
【摘要】有層次地朗读,让朗读有增量是课堂上学生深入文本,得出个性化体悟的过程。教师在完成朗读的教学任务时,可以从“沉入词语,读正确字词”“创设气氛,定准情感基调”“精选方法,切合文本实际”“多元参与,注重朗读评议”等方面入手,着力引导学生认真解读作品,赏析语言文字,深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沉入词语、全心投入、真情参与的教学目标,提高朗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朗读 词语 气氛 评议  听说读写是小学
【摘 要】《钓鱼的启示》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与自律的故事。立足三个贯穿于文章始末的要素作为研读的切入点,深入剖析教材,能挖掘故事背后的隐喻与深层含义,为解构文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钓鱼 道德 启示  安德烈耶夫曾说过: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在这个充满金钱、权力和各种利益诱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面临着一场与自己的战争,因为阻碍自己前进,使自己走向堕落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钓鱼的启
说明性文章,作为一种集知识与方法于一体,熔信息与事理于一炉的实用性文体,在小学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了33篇说明性文章,其中低年级有8篇,中年级有16篇,高年级有9篇。选用篇数仅次于散文。但教材正式提出“说明性文章”这个文体概念,却是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是为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直到第三学段,才在“阅读目标”中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课例探讨  2015年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于10月19日至22日在宁波举行。相关内容本刊在2015年第12期上作了介绍并对低段的部分课例进行了刊登,反响良好。本期我们继续推出中段部分课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是建立在第一学段以字词句学习为重点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为第三学段以篇章阅读为重点的教学奠基服务的。纵观当前第二学段的阅读教
【摘 要】低段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是重点。要写出一手好字,离不开写字评价。让儿童在评价中获得写好字的方法、汲取写好字的动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努力的。就目前写字评价指向散、童趣少,缺乏整体观照的现状,可基于比较、互助、迁移下的写字评价,让评价变得自主、互动、有趣,从而引导儿童把汉字写规范、写端正、写整洁,达到书写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评价 儿童 写好字  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