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凸显基础性,这一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奠基性、先导性意义.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存在实践重点不突出、育人价值不落实、综合功能不显现等问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劳动学习任务群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以动手实践为重点,以任务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体现实践性、思想性、真实性、统整性、序列性等特点,在广度、难度、深度等三个维度上有序进阶,通过课程模块、主题任务、实践活动设计来实现.
其他文献
教学场域是在相对稳定且独立的时间段和空间点,教师和学生等参与主体通过教与学的行为所形成的多元化复杂关系.在这个场域中,不同参与者所拥有的资源数量、质量不同,展现出的诉求方向不同,在资源分配和运用上的水平不同,导致了不同教学场域的质效差异.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教师是天然的组织者.组织者水平、组织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场域的完善程度,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成为高级组织者,即能够承担学生潜能发掘者、课堂教学引导者、心理素质关怀者、学生兴趣激发者等多种角色任务的组织人员.具体来看,可通过以下途径塑造教师
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事关师生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的理论依据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突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三位一体”实施网络.当前,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存在着双重预防机制难以有效推进、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教育实效性较弱、三防建设保障不力等问题.提高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安全队伍素质;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安全管理秩序;压实安全责任,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安全素养水平;强化三防体系,推
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的全新教育场域中,根据时代发展重新解读教师角色内涵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社会的主题与集结点之一.将人工智能的理性限度与教育的人文向度相融合,以技术哲学为思考框架,发现教师正面临“技术化”降解教师智慧、“模式化”阻碍教师超越、“单一化”扭曲教师生命的角色维度的失衡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在社会活动中作为人的主体性,也让教师无法领悟教育的真谛.进一步审视并解构教师角色成为关键.在“人工智能+教育”深入融合的过程中重塑教师角色,要回归到生命本质的探寻,实现教联网时代智能与生命的和合相生,最终
乡村想要真正振兴,不仅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更要把握乡村教育这一重要战略支撑.通过对Z省Q市K区偏远乡村支教的多名教师进行调查及访谈发现,在支教教师中存在着一种“教学相退”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实际学情、缺乏教研、职业倦怠所导致.采用优化提升家庭教育、创建支教云平台、考核标准差异化等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村学情、强化教师联系、提升教学效能感,从而缓解甚至化解“教学相退”现象.
基于追踪视角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系统地搜集相关信息,给予学生多维证据的过程性评价,追踪学生发展情况并进行分析,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实践中,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体现评价的发展性;评价内容多维立体,体现评价的全面性;追踪学生发展过程,体现评价的持续性;关注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注重评价的诊断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多主体“共生性”和多体系“共赢性”的实践逻辑,与共生理论的理论逻辑具有较强的耦合性.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透过共生理论视域,探讨政府、高职院校、幼儿园、本科院校协同育人的共生系统,建构提质培优——教学理念、多维空间——教学场域、协同育人——教学机制、双元融合——教学主体、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四阶递进——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路径.
采用自编问卷,以学前融合教育专业的幼儿园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理念、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特教经历、融合教育培训等对教师融合教育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由于融合教育培训不足等原因,学前融合教育专业背景教师在职后依然存在融合教育理念不坚定、融合教育素养不高及融合教育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升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要加大学前融合教育宣传力度,进一步普及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加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提高教师职前融合教育胜任力;重视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多途径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音乐素养是欣赏、感受、认知和表现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能力,是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师必备的通识教学内容知识.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由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文化认同能力、音乐教学实践能力等构成.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应从国家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师范院校层面等三个角度合力推进.
探讨老年人学习对赋权增能的作用机制,能够为实现老年教育的赋权增能价值提供参考.以河北省老年大学501名60岁以上的老年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学习满意度、学习效果、社会支持和赋权增能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四个研究变量的结构关系.研究发现,老年人学习满意度的提升,对其学习效果、社会支持和赋权增能产生正向影响;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助于充分发挥老年人学习带来的赋权增能价值;另外,社会支持经学习效果发挥中介效应,其支持越多,获得赋权增能的水平越高.
深度学习是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创造等活动实现个体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学习过程,而间接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探究、同伴交流寻找答案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式,两者表现出了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间接教学聚焦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超越符号认知的知识外壳,实现深入知识内核水平的转化;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反思,促进新条件下的正向学习迁移;关注真实学习情境的体验,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精神培育.这些都明显蕴含了深刻、多向的深度学习价值诉求,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