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北京老剧场(一)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h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院的建设和舞台的演出,是国家文化建设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大剧院正式落成后,北京市民争先恐后前往观看,演出盛况空前,当此之际,不禁使我们想到旧日的剧场和舞台。历史上作为都城的北京,剧场和舞台曾经历过怎样的沿革与变迁?这个问题也许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从元代到民国初年的北京舞台
  剧院或者剧场这个名词,应该是近代的称谓;剧场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剧场中的舞台是戏剧的一个载体,谈到舞台的变化,首先应该回顾一下戏剧演出的情况。北京是一个有着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时代,戏曲已经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了,我们平常讲的金院本,虽然演出情况无从考证,但地点也应该是北京。
  元代是杂剧最为兴盛的时代。杂剧的成熟有一个过程,首先是元曲,就是所谓散曲,后来形成杂剧,像关汉卿所作《望江亭》《谢天香》《窦娥冤》《单刀会》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钟嗣成的《录鬼簿》,记录了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大概一百五十多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大都人,可见,在元代北京的戏曲演出非常的兴盛。今天虽然一些形象的东西看不到了,但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明应王殿还保存有一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坐场”的壁画。看过话剧《关汉卿》的人都知道,当时很多演员都名之为“秀”,如珠帘秀、赛帘秀,所以忠都秀也是在元大都演戏的著名演员。在许多讲到元杂剧的书中,都用这幅忠都秀做插图,图中的舞台已经有绘画图案的软幕,左右有上下场门,演员戴胡须,就是通常说的髯口,有的手执道具,另外还有场面,也就是乐队,说明元杂剧在当时已经很成熟了。
  明初戏剧演出也很兴盛。宫廷里演戏,不仅局限于戏剧,也包括一些音乐舞蹈。演出场所是在玉熙宫,也就是今天北海的西岸,原国家图书馆的位置。一些官宦人家自己有蓄养的戏班,明代的奸臣严嵩,家里就有戏班。大众观剧的场所既有城市坊肆中的戏楼舞榭,也有乡村中的戏台。具体形式因缺少文字记载,又无遗迹可寻,很难有全面了解,我们仅能从周贻白、周华斌父子的《中国剧场史》《京都古戏楼》中得知一二。
  明代万历年间,宫廷演出可以说达到一个高潮。当时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的一些庙会、茶园都时常上演各种剧目,王府、第宅内所蓄戏班唱戏也是非常频繁。明代主管宫廷演出的是教坊司,大致是在今天东城区东四南一带,所以遗留下很多胡同的名称都跟戏曲演出有关,例如本司胡同就是教坊司所在地,再有如演乐胡同、马姑娘胡同、勾栏胡同。勾栏是宋代的叫法,明代延续下来,勾栏胡同后来改为内务部街。这些胡同都是戏曲演出非常集中的地方,今天给我们留下的大概只有它们的名称,明末由于内忧外患的局势,整个演出活动从宫廷到民间都处于萧条状态,清初以后才重新繁盛起来。
  戏曲艺术是不断演变的。明代早期,元杂剧还有它的舞台,后来成为北曲,逐渐南曲也进入北京,像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等很多南曲也搬上北京舞台。北京当时能够看到的戏曲中还有很多地方剧种,比如说弋阳腔、海盐腔,还有最后形成的昆腔,今天叫昆曲或者昆剧,它形成于江苏昆山地区,刚刚形成的时候也叫水磨调。昆曲进入北京后,非常受人们欢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词句非常典雅,一方面也是剧情起伏跌宕。当时一出昆曲演出要分两三天才能演完,后来逐渐只演一些精彩的折子,比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或是《西厢记》中的若干片段,词句典雅而脍炙人口,很多唱词甚至家喻户晓。戏曲史上有这样一句话,叫“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用来形容昆曲的普及。什么是“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原来,两句分别出自《长生殿·弹词》中的“不提防余年值乱离”和《千钟戮·惨睹》中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意思是说这样的唱词老百姓都耳熟能详,家家户户哼在口中,这与后来很多人都会哼唱京剧“我坐在城楼观山景”或是“父女打渔在河下”一样,所以昆曲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不同,戏曲在清代中期也发生了变化。当时昆曲被誉为“雅部”,和它相对的是“花部”。什么是花部呢?上面讲的弋阳腔、海盐腔等,还有梆子腔,都属于花部。花部一开始和雅部并存,在一些士大夫的观念中,雅部属于正声,花部属于乱弹,乱弹并不完全是贬低的意思,它包括许多剧种,涵盖的面比较广泛。
  这时期不但南方的剧种来了,北方的剧种也逐渐进入,最突出的是秦腔到北京。当时秦腔有一位演员叫魏长生,有出剧目叫《滚楼》,可以说轰动京城,震惊朝野。那时的秦腔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秦腔,而是流行于山陕一代的丝弦二黄。由于秦腔演出的一些戏比较贴近生活,很多男女情爱的东西,所以被政府认为是坏人心术的靡靡之音,被明令禁止。但不管怎样禁止,这些属于乱弹的剧种还是在民间迅速地发展起来,昆曲的统治局面逐渐就被撼动了。当时还有一些剧种像安徽的徽调、湖北的汉调都进入北京。徽班正式进京的时间应该是在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1790年,所谓四大徽班,就是以高郎亭为首的三庆、四喜、春台和和春这四个班社,使乱弹花部更为兴盛,而且互相吸收各方的艺术营养,后来徽汉合流,形成了皮黄。有人问皮黄是不是京剧?严格来讲,皮黄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京剧,而是皮黄戏,就是徽汉合流以后形成的西皮戏和二黄戏,以至今天京剧的念白里面还有所谓的湖广韵、中州韵这些说法。所以在乾隆五十五年以后,只能说是徽班进京,不能说京剧已经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京剧定型应在同光时期。大家最熟悉的一幅画是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绝》,画中都是当时著名的戏曲艺人,应该算是最早的明星画像;其中老生比较多,有余三胜、卢胜奎、程长庚,小生有徐小香,老旦有郝兰田,丑有刘赶三、杨鸣玉,旦角有梅巧玲、余紫云。从《同光十三绝》这幅画里也可以看到彼时的演出情况和当时人们追星的心理状态。
  清代的演出地点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宫廷,二是王府和宅第,三是会馆,四是茶园和饭庄,五是民间庙会或者乡间戏台。当时营业性的演出多是在茶园或者茶楼里面。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教育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国家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高学历人群的数量在不断提高,在我国高学历者的绝对数字已经不是小数字,然而,国民创新能力的提
通过对有氧运动和亚健康相关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探讨了亚健康的症状表现及病因,阐述了体育运动可有效地向健康状态转化。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手工气割在整个机械行业中,占有很大比重,为了提高气割质量和减轻劳动强度,可以采用下述的两种手工气割辅助工具。 1.圆弧切割图1所示是切割圆的辅助工具。使用时先在工件所
湿型砂技术的发展现在为铸造工作者提供了优质型砂的处理和控制的新的手段。通过改进型砂的试验方法,铸件的质量可以提高,而成本大大降低。不管美国的铸造工作者是否喜欢,他
一、准备活动要以主教材为依托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主教材安排什么内容,相应的准备活动要对后面教材的实施起到辐射作用。在教学中,应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
据《电子材料》(日)2009年第7期报道,三菱电机公司开发出了大功率的IGBT模块NX系列,其中(CM150TX-24S)型号的IGBT模块,耐压高达1200V,额定电流150A。该公司开发了“CSTBT”组
一、《内景图》的来源《内景图》本是清初道人所画,后被光绪年间一位道号叫素云道人的刘诚在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时看到。他发现此图揭露了打坐修炼的重点,觉得非常可贵,便发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国际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阐述了体育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针对本省体育场馆在运营和管理各运作从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思考    一、前言    近年来,各地方为了满足全民健身以及举办大型比赛的需要,兴建了大批的体育场馆。然而,许多体育场馆建成后,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地域、经济的发展原因,导
本刊讯6月10日至11日,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暨现场推进会在祁县召开。副省长刘维佳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全省林改试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并要求在全省大
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委主任赖国光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十分精明。1986年,他开始培育杉木苗。当年,勤奋钻研的赖国光掌握了“大田育苗”过硬技术。他培育的杉木苗茎部粗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