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在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课程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思考提高中小学校长科研领导力的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推进的第一责任人的校长,应该切实担负起历史的责任。笔者认为中小学校长提高教科研领导力可从“八个一”上下功夫。
一、建立一套制度
教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引导规范教育科研。一是校级领导带头教科研的制度。校级领导应带头参与并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能够适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并有利于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学校科研力量。二是教科研职能部门管理制度。三是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各教研组、备课组除要配合教务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外,还要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每学年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四是课题组管理制度。按照课题计划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课题组长组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及时向校科研处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五是教科研保障制度。作为校长应积极为教师创设好教科研有利条件,确保教师教科研有时间、有资金等,要尽量多地为教师服务,解决教师们在教育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六是教科研的奖励制度。根据需要,学校制定教科研的短期、中期、远期目标,确定责任科室及相关人员,每学期或学年评出优秀、达标教研组、备课组,优秀、达标课题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教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评优、职称、培训、外出学习等方面优先考虑。
二、抓住一支队伍
只有走教科研之路,才能创造学校教育兴盛之气象,才能打造学校优秀教师之队伍;反过来说,只有建设好教科研队伍,才能保证教科研工作有效的展开。首先要构建教科研组织,形成教科研网络,形成“校长——主管教学(教研)副校长——教科研处(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的教研网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兼职教研员。其次引领教科研队伍教科研能力的成长。认真搞好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建立教师教科研管理档案,扎实搞好校本教研,做好在岗培训,引导教师合作教学,鼓励教学反思,这样,教师在参与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地变革教学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现真正的成长,从而学校教科研工作也得以快速推动和发展。
三、找准一个支撑
怎样开展教科研工作?教科研工作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应该以具体的课题研究为支撑、以专家的引领为支撑。
课题研究对总结推广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提高教师能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有着重要作用。而如何选好课题是关系到教育科研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的关键。学校科研课题应面向教育教学实际,以应用研究为主、微观研究为主、行动研究为主,特别是与自己的工作相联系的各学科教学研究或专题研究,脚踏实地地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重点放在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上,放在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服务上,在选题时应把握四个原则——课堂改革的需要、学情的需要、可操作的需要、统筹兼顾的需要。通过课题,发挥了教师的特长,集中了优势,有利于攻克难关,便于形成科研合力。
专家的引领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校长,应该扩大自己的视野,外引内联,充分借助专家的支持与指导来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笔者先后邀请了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历史学者纪连海、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德育专家蒲存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瑜鸿莅临学校讲学。
四、把握一个落点
课堂是催生教育智慧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课堂教学,作为校长,应该引导教师把提高课堂效益作为教科研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
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益,提高学生素质。近年来,在笔者的积极倡导推动下,学校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了“三三”教学模式,教师们找出了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差距,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
五、搭建一个平台
学校要尽可能的为教科研工作搭建平台。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合作教学,给老师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给教师一个开阔教科研视野的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给老师一个展示教科研成果的平台。如参加公开观摩课、赛课活动;加入教科研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教师们只有参与到这些教科研活动中,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很快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利用教学一线的平台,将自身研究的成果付诸实施。
六、营造一种氛围
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教科研文化和学术氛围,作为一校之长,应积极营造一种敬业奉献,教学出成绩,管理出业绩,科研出亮点的良好氛围;引导教师树立起“科研兴教”、“向科研要质量”、“教育要改革,科研需先行”、“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等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持之以恒、有声有色。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师在教科研研究上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学校浓厚学术氛围的积极推动者。笔者在学校成立了研究生教师工作协会,给研究生教师提出了“一流敬业精神、一流业务素养、一流工作业绩”的三个一流目标。研究生教师人手一个课题,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
七、注重一个目标
教育是一门人学,为人生做准备,教育必须尽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种人才的基本要求,重在培养学生成材的基本素质,教科研工作应切实注重育人这一目标,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开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使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愉快、迅速的成长。
如何通过每一位教师观念的更新,注重教育的全体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久性,实现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向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到学习方法、智力类型、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成长需求和人生目标的转变,以加快提高素质教育的步伐,以实现学校以育人为本的目标。
八、形成一种文化
加强教科研文化建设,形成鲜明的教科研文化风格,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应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少数人参与向全员参与转变,从零散研究向重点突破转变,从注重数量向追求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为了达到“三个转变”的目标,在具体的教科研文化管理中,应该明确学校教育科研的性质和地位,使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分层树立标杆,鼓励用随笔、案例等形式进行研究,让全体教师都能够参与其中,以拓宽教育科研的广度;要明确学校教育科研的方向和特色,确立导向机制,集中力量突破重点课题,追求科研的深度;要强化学校教育科研的功能,使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要完善评价机制,从而促进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教师把敬业奉献变成一种责任、把业务素养变成内在动力、把爱学生变成发自内心的行动,最终自觉自愿自发地实施教科研时,教科研已升华成一种校园文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学校的发展越来越走上内涵发展的轨道,学校教科研的作用将会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和助力器,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可以说,中小学教科研蓬勃发展之时,就是基础教育成功之日。作为一校之长,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领导力,引领学校教科研工作朝着更优质的方向发展,推动学校科学快速发展。
一、建立一套制度
教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引导规范教育科研。一是校级领导带头教科研的制度。校级领导应带头参与并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能够适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并有利于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学校科研力量。二是教科研职能部门管理制度。三是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各教研组、备课组除要配合教务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外,还要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每学年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四是课题组管理制度。按照课题计划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课题组长组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及时向校科研处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五是教科研保障制度。作为校长应积极为教师创设好教科研有利条件,确保教师教科研有时间、有资金等,要尽量多地为教师服务,解决教师们在教育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六是教科研的奖励制度。根据需要,学校制定教科研的短期、中期、远期目标,确定责任科室及相关人员,每学期或学年评出优秀、达标教研组、备课组,优秀、达标课题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教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评优、职称、培训、外出学习等方面优先考虑。
二、抓住一支队伍
只有走教科研之路,才能创造学校教育兴盛之气象,才能打造学校优秀教师之队伍;反过来说,只有建设好教科研队伍,才能保证教科研工作有效的展开。首先要构建教科研组织,形成教科研网络,形成“校长——主管教学(教研)副校长——教科研处(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的教研网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兼职教研员。其次引领教科研队伍教科研能力的成长。认真搞好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建立教师教科研管理档案,扎实搞好校本教研,做好在岗培训,引导教师合作教学,鼓励教学反思,这样,教师在参与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地变革教学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现真正的成长,从而学校教科研工作也得以快速推动和发展。
三、找准一个支撑
怎样开展教科研工作?教科研工作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应该以具体的课题研究为支撑、以专家的引领为支撑。
课题研究对总结推广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提高教师能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有着重要作用。而如何选好课题是关系到教育科研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的关键。学校科研课题应面向教育教学实际,以应用研究为主、微观研究为主、行动研究为主,特别是与自己的工作相联系的各学科教学研究或专题研究,脚踏实地地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重点放在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上,放在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服务上,在选题时应把握四个原则——课堂改革的需要、学情的需要、可操作的需要、统筹兼顾的需要。通过课题,发挥了教师的特长,集中了优势,有利于攻克难关,便于形成科研合力。
专家的引领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校长,应该扩大自己的视野,外引内联,充分借助专家的支持与指导来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笔者先后邀请了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历史学者纪连海、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德育专家蒲存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瑜鸿莅临学校讲学。
四、把握一个落点
课堂是催生教育智慧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课堂教学,作为校长,应该引导教师把提高课堂效益作为教科研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
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益,提高学生素质。近年来,在笔者的积极倡导推动下,学校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了“三三”教学模式,教师们找出了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差距,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
五、搭建一个平台
学校要尽可能的为教科研工作搭建平台。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合作教学,给老师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给教师一个开阔教科研视野的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给老师一个展示教科研成果的平台。如参加公开观摩课、赛课活动;加入教科研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教师们只有参与到这些教科研活动中,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很快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利用教学一线的平台,将自身研究的成果付诸实施。
六、营造一种氛围
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教科研文化和学术氛围,作为一校之长,应积极营造一种敬业奉献,教学出成绩,管理出业绩,科研出亮点的良好氛围;引导教师树立起“科研兴教”、“向科研要质量”、“教育要改革,科研需先行”、“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等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持之以恒、有声有色。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师在教科研研究上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学校浓厚学术氛围的积极推动者。笔者在学校成立了研究生教师工作协会,给研究生教师提出了“一流敬业精神、一流业务素养、一流工作业绩”的三个一流目标。研究生教师人手一个课题,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
七、注重一个目标
教育是一门人学,为人生做准备,教育必须尽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种人才的基本要求,重在培养学生成材的基本素质,教科研工作应切实注重育人这一目标,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开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使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愉快、迅速的成长。
如何通过每一位教师观念的更新,注重教育的全体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久性,实现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向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到学习方法、智力类型、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成长需求和人生目标的转变,以加快提高素质教育的步伐,以实现学校以育人为本的目标。
八、形成一种文化
加强教科研文化建设,形成鲜明的教科研文化风格,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应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少数人参与向全员参与转变,从零散研究向重点突破转变,从注重数量向追求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为了达到“三个转变”的目标,在具体的教科研文化管理中,应该明确学校教育科研的性质和地位,使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分层树立标杆,鼓励用随笔、案例等形式进行研究,让全体教师都能够参与其中,以拓宽教育科研的广度;要明确学校教育科研的方向和特色,确立导向机制,集中力量突破重点课题,追求科研的深度;要强化学校教育科研的功能,使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要完善评价机制,从而促进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教师把敬业奉献变成一种责任、把业务素养变成内在动力、把爱学生变成发自内心的行动,最终自觉自愿自发地实施教科研时,教科研已升华成一种校园文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学校的发展越来越走上内涵发展的轨道,学校教科研的作用将会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和助力器,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可以说,中小学教科研蓬勃发展之时,就是基础教育成功之日。作为一校之长,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领导力,引领学校教科研工作朝着更优质的方向发展,推动学校科学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