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热播剧《武媚娘传奇》重新引起了大家对丁:唐代时尚的关注,剧中华丽的服饰、高耸复杂的发饰,以及性感的袒胸装,都成为热议甚至争论的话题。到底这些元素是否反映了唐代的实际情况?其实并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来回答。
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脸谱式概念,简单地认为唐代以肥为美、宋代清雅纤细。但其实古时流行变化的速度并不输今日,甚至三五年便会有所改变。自入宫到退位,武则天一生历经初唐至盛唐近七十年,这一段时间的宫廷服饰,不管是从审美、妆发、服装到面料、纹样,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武后的一生其实本是一个挺好展现流行变迁的题材。另外,作为一位最终登上帝国政治顶端的女性,武后不仅对当时各种有政治意味的服装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她自身对于改变当世时尚也有强大的能量。撇开影视剧不谈,不妨来看看这位一生所跨越和影响的唐朝流行史。
纤细保守的旧朝遗韵
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624年),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时入宫,在当了十二年才人之后,随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贞观距唐代开国不远,女装风格尚与北朝后期、隋类似,崇尚纤细的身形,并相对保守。此时武才人眼中的宫中嫔妃,大多梳着高髻,身穿大袖襦衫,束着裙腰极高的长裙;而作为身份较一般的女性,则可能更多穿着窄袖衫子和间裙,发型则以鬟髻为主。
“红衫窄裹小撷臂”,上衣多为交领或圆领襦衫,日常一般穿着窄袖短衫子,不管窄袖广袖,领口相交的位置都很高。此时裙腰位置也极高,甚至束至胸上腋下,几近领口。有时会在腰间加束一条腰裙,并大量使用北朝以来即已流行的肩带裙,裙摆宽阔拖地,所以宫女、婢女在室外行走或劳作时,还会在腰胯部束带,将裙摆收拢高便于行事,露出裙内所穿的条纹恗。裙色则以红绿、红蓝、红白、红黄的宽长条间色为多,可称为“间裙”或“间彩裙”。
当时的普通发型仍有浓郁隋风,鬓发收拢服帖,头顶则以低矮的层叠盘绕型发髻为主,或盘绕成单髻,或带鬟双髻。但有一种挽发收拢至脑后,自下翻转而上成的高髻也开始出现,或即文献所称的“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这种高髻自出现以来很快自上而下流行至民间,皇甫德就曾经向唐太宗上书批评过宫中所起的这种不良带头作用,“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也”,太宗听后耍性子怒曰:“此人欲使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这种发型还一直延续到盛唐以后,成为唐代女性发型中地位较高的一种。
唐初服饰上的保守,除了领口、裙腰较高以外,还体现在妇女出行的遮蔽上。当时的宫人、王公之家的贵妇不仅平时遵守礼教,衣装严裹,出行乘马时,也须头戴一种障面蔽尘之巾“幂离”,全身上下挡得严严实实的,“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
步入开放的高宗朝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宫,之后被封为二品昭仪,一步步确立自己在宫中的地位,登上皇后之位。这时唐代女装的风格也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崇尚的身形从纤细瘦弱转为更加挺拔,风气也渐开放。这一段时间京畿周边王公贵族墓葬的考古材料极其丰富,尤其是陪葬昭陵的韦贵妃、燕妃墓,以及新城长公主、房陵大长公主等墓葬的陆续发现,为了解当时宫中流行提供了大量直接的材料。
上衣领口转为以圆领式为主,领襟镶细边,对襟处或上翘成小尖,有时以若干扣袢系合。除了最常见的对襟外,还有不少圆领交襟的实例。长袖衫子之外多再套一件短袖衫,袖口和衣缘有时装饰一条较宽的花锦边,以初唐流行的联珠纹或宝花为主。短袖衫下摆常常不束在裙内,甚至只系合第一枚扣袢,而下摆打开。帔子大多从后往前搭垂,也开始出现一端掖于裙腰,从左肩往后绕至右肩,垂至胸前的披法。
间色裙条纹则变为更加细密。相比于初唐位置极高的裙腰,此时开始略往下移至胸,露乳的程度增大,但依然紧束,下摆宽阔。对于唐代前期这种紧束胸腰的细腰审美倾向,初唐诗文中也常可见描绘。如当时僧人法宣《和赵王观妓》中的“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刘希夷《公子行》“愿作轻罗着细腰”所赞誉的一样。
发髻的种类和形态变得更为丰富,主流发型按照束法有两大类,均包括单、双两式:除了发展得更加饱满高大的半翻髻外,各种各样的鬟髻也大为流行,小者如指,大者如拳,长者似角;还有的余发不回绕成环,随意垂下。宫廷贵妇还有更加夸张的鬟髻,环径加倍扩大,成为醒目的左右两大鬟,也是舞女的常用表演发型。
此时妇女出行逐渐抛弃障蔽全身的幂离,而只在帽檐缀一圈薄纱遮挡的帷帽,薄纱还逐渐缩短,“施裙到颈,渐为浅露”。高宗在显庆、龙朔、咸亨年间几次下敕禁断,认为“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过于轻率,深失礼容。自今已后,勿使如此”。咸亨二年下葬的燕妃墓壁画中,便有手持帷帽的宫人,裙纱甚长,可见宫中当时一定程度上还是遵守了敕令的规范。但“旋又仍旧”,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初唐帷帽形象几乎都只“施裙到颈”,开放的风气似乎要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而幂离逐渐消失、帷帽裙纱缩短这件事,甚至被《新唐书》定性为“妇人预事之象”,记录在了《五行志·服妖》中。
武周风华丽绽放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政事皆由武后处理。载初元年(689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直至神龙元年(705年)被迫退位。随着女性政治地位的大幅提高,除了对有政治象征意味的礼服进行了各种改革,日常女装的风格也有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可算是唐代女性形象最从容自信、丰满匀称、曲线优美的一段时间,同时着装风气也最为开放和暴露,装饰也逐步走向华丽。作为一个女性当权的时代,这也是合乎情理的转变。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于展露身材的自信。上衣领式转为以直领对襟为主,外套短袖衫也大多为下摆不掖入裙腰的直领衣。“粉胸半掩疑晴雪”,由于领式的改变,以及裙腰位置的进一步下移,女性袒露丰满胸部的程度也大大增加,从出土武周时期的陶俑、壁画上看,酥胸半露的形象极多,程度甚至在今日看来都略显夸张。帔子则流行较宽大的样式,绕身一周在胸前交叠,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件披肩衣。除了下层侍女,上层女性也风行穿着男装、胡服。
裙装的颜色惯用大红、绿等浓艳强烈的颜色,其中红裙的记载尤多,常常被称为“石榴裙”,武则天本人便有名句“开箱验取石榴裙”。套穿在外的长裙两侧各有一个细长的衩口,此类带衩口的长裙从此一直沿用至五代。系合方式白前向后围或白后向前围合均可,以后者为多。由于裙摆的贴身程度和垂坠感加强,身形曲线则被勾勒得更加修长优美,裙摆前缘则被高高的履头所挑起。
上层社会女性衣料越发铺张奢侈,在衣缘用锦料的做法越来越多,甚至整件短袖、背子均用富丽堂皇的大花锦绣制作。衫子和单色长裙上也常印染有各种散点、花朵纹样;间裙不满足于简单两色拼接,武周末到开元初,还出现一种在竖条中铺满花样、云气的装饰法。
发型也变得更加蓬松,尤其两鬓隆起为“云鬓”状,不再是初唐收拢服帖的状态。在云鬓的基础上,单刀半翻髻和双刀半翻髻依然流行,作为身份地位较高者常用发型,并且发展成为可戴的义髻,贴有华丽的钿饰,如阿斯塔那出土一具以薄木制成的假髻。另外,双瓣与单瓣鬟髻一起,成为武周时代最流行的发髻,其形态也逐渐由小变大,在武周末年发展成为饱满圆润的大髻,也出现了作为替代品的同形义髻,以簪钗、系带固定。
武后退位之后,女性依然活跃在权势的巅峰,包括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儿媳韦后,直至玄宗即位。武周风也一直维持到了开元前期,而唐代妇女崇尚丰腴为美,衣着宽松的风尚,则是杨贵妃登场之后的后话了。
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脸谱式概念,简单地认为唐代以肥为美、宋代清雅纤细。但其实古时流行变化的速度并不输今日,甚至三五年便会有所改变。自入宫到退位,武则天一生历经初唐至盛唐近七十年,这一段时间的宫廷服饰,不管是从审美、妆发、服装到面料、纹样,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武后的一生其实本是一个挺好展现流行变迁的题材。另外,作为一位最终登上帝国政治顶端的女性,武后不仅对当时各种有政治意味的服装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她自身对于改变当世时尚也有强大的能量。撇开影视剧不谈,不妨来看看这位一生所跨越和影响的唐朝流行史。
纤细保守的旧朝遗韵
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624年),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时入宫,在当了十二年才人之后,随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贞观距唐代开国不远,女装风格尚与北朝后期、隋类似,崇尚纤细的身形,并相对保守。此时武才人眼中的宫中嫔妃,大多梳着高髻,身穿大袖襦衫,束着裙腰极高的长裙;而作为身份较一般的女性,则可能更多穿着窄袖衫子和间裙,发型则以鬟髻为主。
“红衫窄裹小撷臂”,上衣多为交领或圆领襦衫,日常一般穿着窄袖短衫子,不管窄袖广袖,领口相交的位置都很高。此时裙腰位置也极高,甚至束至胸上腋下,几近领口。有时会在腰间加束一条腰裙,并大量使用北朝以来即已流行的肩带裙,裙摆宽阔拖地,所以宫女、婢女在室外行走或劳作时,还会在腰胯部束带,将裙摆收拢高便于行事,露出裙内所穿的条纹恗。裙色则以红绿、红蓝、红白、红黄的宽长条间色为多,可称为“间裙”或“间彩裙”。
当时的普通发型仍有浓郁隋风,鬓发收拢服帖,头顶则以低矮的层叠盘绕型发髻为主,或盘绕成单髻,或带鬟双髻。但有一种挽发收拢至脑后,自下翻转而上成的高髻也开始出现,或即文献所称的“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这种高髻自出现以来很快自上而下流行至民间,皇甫德就曾经向唐太宗上书批评过宫中所起的这种不良带头作用,“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也”,太宗听后耍性子怒曰:“此人欲使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这种发型还一直延续到盛唐以后,成为唐代女性发型中地位较高的一种。
唐初服饰上的保守,除了领口、裙腰较高以外,还体现在妇女出行的遮蔽上。当时的宫人、王公之家的贵妇不仅平时遵守礼教,衣装严裹,出行乘马时,也须头戴一种障面蔽尘之巾“幂离”,全身上下挡得严严实实的,“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
步入开放的高宗朝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宫,之后被封为二品昭仪,一步步确立自己在宫中的地位,登上皇后之位。这时唐代女装的风格也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崇尚的身形从纤细瘦弱转为更加挺拔,风气也渐开放。这一段时间京畿周边王公贵族墓葬的考古材料极其丰富,尤其是陪葬昭陵的韦贵妃、燕妃墓,以及新城长公主、房陵大长公主等墓葬的陆续发现,为了解当时宫中流行提供了大量直接的材料。
上衣领口转为以圆领式为主,领襟镶细边,对襟处或上翘成小尖,有时以若干扣袢系合。除了最常见的对襟外,还有不少圆领交襟的实例。长袖衫子之外多再套一件短袖衫,袖口和衣缘有时装饰一条较宽的花锦边,以初唐流行的联珠纹或宝花为主。短袖衫下摆常常不束在裙内,甚至只系合第一枚扣袢,而下摆打开。帔子大多从后往前搭垂,也开始出现一端掖于裙腰,从左肩往后绕至右肩,垂至胸前的披法。
间色裙条纹则变为更加细密。相比于初唐位置极高的裙腰,此时开始略往下移至胸,露乳的程度增大,但依然紧束,下摆宽阔。对于唐代前期这种紧束胸腰的细腰审美倾向,初唐诗文中也常可见描绘。如当时僧人法宣《和赵王观妓》中的“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刘希夷《公子行》“愿作轻罗着细腰”所赞誉的一样。
发髻的种类和形态变得更为丰富,主流发型按照束法有两大类,均包括单、双两式:除了发展得更加饱满高大的半翻髻外,各种各样的鬟髻也大为流行,小者如指,大者如拳,长者似角;还有的余发不回绕成环,随意垂下。宫廷贵妇还有更加夸张的鬟髻,环径加倍扩大,成为醒目的左右两大鬟,也是舞女的常用表演发型。
此时妇女出行逐渐抛弃障蔽全身的幂离,而只在帽檐缀一圈薄纱遮挡的帷帽,薄纱还逐渐缩短,“施裙到颈,渐为浅露”。高宗在显庆、龙朔、咸亨年间几次下敕禁断,认为“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过于轻率,深失礼容。自今已后,勿使如此”。咸亨二年下葬的燕妃墓壁画中,便有手持帷帽的宫人,裙纱甚长,可见宫中当时一定程度上还是遵守了敕令的规范。但“旋又仍旧”,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初唐帷帽形象几乎都只“施裙到颈”,开放的风气似乎要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而幂离逐渐消失、帷帽裙纱缩短这件事,甚至被《新唐书》定性为“妇人预事之象”,记录在了《五行志·服妖》中。
武周风华丽绽放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政事皆由武后处理。载初元年(689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直至神龙元年(705年)被迫退位。随着女性政治地位的大幅提高,除了对有政治象征意味的礼服进行了各种改革,日常女装的风格也有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可算是唐代女性形象最从容自信、丰满匀称、曲线优美的一段时间,同时着装风气也最为开放和暴露,装饰也逐步走向华丽。作为一个女性当权的时代,这也是合乎情理的转变。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于展露身材的自信。上衣领式转为以直领对襟为主,外套短袖衫也大多为下摆不掖入裙腰的直领衣。“粉胸半掩疑晴雪”,由于领式的改变,以及裙腰位置的进一步下移,女性袒露丰满胸部的程度也大大增加,从出土武周时期的陶俑、壁画上看,酥胸半露的形象极多,程度甚至在今日看来都略显夸张。帔子则流行较宽大的样式,绕身一周在胸前交叠,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件披肩衣。除了下层侍女,上层女性也风行穿着男装、胡服。
裙装的颜色惯用大红、绿等浓艳强烈的颜色,其中红裙的记载尤多,常常被称为“石榴裙”,武则天本人便有名句“开箱验取石榴裙”。套穿在外的长裙两侧各有一个细长的衩口,此类带衩口的长裙从此一直沿用至五代。系合方式白前向后围或白后向前围合均可,以后者为多。由于裙摆的贴身程度和垂坠感加强,身形曲线则被勾勒得更加修长优美,裙摆前缘则被高高的履头所挑起。
上层社会女性衣料越发铺张奢侈,在衣缘用锦料的做法越来越多,甚至整件短袖、背子均用富丽堂皇的大花锦绣制作。衫子和单色长裙上也常印染有各种散点、花朵纹样;间裙不满足于简单两色拼接,武周末到开元初,还出现一种在竖条中铺满花样、云气的装饰法。
发型也变得更加蓬松,尤其两鬓隆起为“云鬓”状,不再是初唐收拢服帖的状态。在云鬓的基础上,单刀半翻髻和双刀半翻髻依然流行,作为身份地位较高者常用发型,并且发展成为可戴的义髻,贴有华丽的钿饰,如阿斯塔那出土一具以薄木制成的假髻。另外,双瓣与单瓣鬟髻一起,成为武周时代最流行的发髻,其形态也逐渐由小变大,在武周末年发展成为饱满圆润的大髻,也出现了作为替代品的同形义髻,以簪钗、系带固定。
武后退位之后,女性依然活跃在权势的巅峰,包括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儿媳韦后,直至玄宗即位。武周风也一直维持到了开元前期,而唐代妇女崇尚丰腴为美,衣着宽松的风尚,则是杨贵妃登场之后的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