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10月,我接触了生本,努力地学习生本理论,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生本,历时四年有余,形成了“三段八步两课时”阅读课教学模式。我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受。“三段八步两课时”符合生本的理念,实现了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三段八步两课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我的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三段八步两课时”模式是我实践生本教育的成果,让我收获着做教师的幸福!
“三段”是指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八步”是指第二课时的教学分为课前自学、小组互学、小组展示、全班同学、抓点导学、精练升华、拓展资料、推荐阅读八个环节;“两课时”是指一篇课文分两课时来完成。下面具体来谈谈第二课时的“八步教学法”:
一、课前自学,为走进生本课堂做好准备
生本方法论的“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课前自学”是这一方法论的实践,为学生走进生本课堂做好准备。课前自学的内容是:1.个人自学:读懂了什么(读后感悟),从哪里读出来的(走进文中),是怎么读懂的(思考历程),想到了什么(思绪飞扬)。2.小组通过qq群交流个人自学的成果,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统一到一个问题上来,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继续交流提高。
二、小组互学,让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是最基本的单位,学生的所有合作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小组开展的。以《天火之谜》这篇课文的学习为例,课前我布置小组通过qq群交流读书收获,并通过交流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读懂了什么,从哪里、怎么读懂的,想到了什么;课始小组互学、分工,做好展示的准备;小组展示后,全班同学前小组交流一分钟,做好评价补充的准备;在抓点导学时,要求每个小组抓住课文第四自然段“风筝实验”中的“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怒发冲冠”、“靠近”、“欣喜若狂”等词语交流自己的体会……小组互学,给了每个同学发言的机会,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落到了实处。
三、小组展示,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
表现自己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小组展示是学生非常喜爱的环节。 每当到了小组展示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跃跃欲试,小组展示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会事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PPT课件的质量选定展示的一至三个小组,只是不告诉学生。小组展示要求组内成员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要发言;组内成员要互相帮助,当一个同学的汇报出现了“卡壳”或遗漏,其他同学要提醒或补充;小组展示时要求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楚、明白;小组展示完毕还要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在小组展示中迅速成长,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语文内涵的“小小演说家”。
四、全班同学,激扬着学生的生命
五、抓点导学,实现了生本课堂的高效
曾在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听山东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家栋先生说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要“生本”,也要“高效”。我想:课前自学、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全班同学充分实现着以生为本,那么抓点导学实现的是生本课堂的高效。教师抓的这个“点”,是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学习达不到的“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既是工具性的点,也是人文性的点;是语文教师带着“语文意识”抓住的“语文点”。
六、精练升华,实现了由学到用的转变
我所说的“精练”是指每节阅读课都找到一个读写结合点,设计一次“练笔”,让学生先写后说。这一“练”,运用了“语文”的工具性,实现了“语文”人文性的升华。“练”是生本的,学生写下来的话完全是由心出,不是哪个人给予的。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时让学生写一写对林冲的评价;在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时,让学生给高尔基写一封信等等。这样,写和说相结合,让学生的能力在自主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由学到用的转变。
七、拓展资料,助推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目前,各级专家纷纷呼吁: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语文教学要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在阅读教学中,仅凭一篇课文单薄的力量不能承载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任时,就需要适时地拓展资料。这些拓展资料,我会根据需要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时也会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
八、推荐阅读,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推荐阅读是阅读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大约占用两分钟的时间。虽然所占用的时间少,所起的作用却很大。“以大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生本课的基本原则之一,阅读课根据教学内容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是实现大阅读的有效方法。如: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推荐学生读《昆虫记》;学习了《伊索寓言》,推荐学生读《伊索寓言集》;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 当然,在推荐阅读的过程中要讲究一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如在课前出示推荐阅读中优美的、有趣的语句或段落,带领学生阅读;在推荐阅读时为学生动情讲述书中的内容、阅读的意义等。
“三段八步两课时”教学法既是生本的,也是高效的,值得我在实践中坚持运用;“三段八步两课时”教学法也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段”是指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八步”是指第二课时的教学分为课前自学、小组互学、小组展示、全班同学、抓点导学、精练升华、拓展资料、推荐阅读八个环节;“两课时”是指一篇课文分两课时来完成。下面具体来谈谈第二课时的“八步教学法”:
一、课前自学,为走进生本课堂做好准备
生本方法论的“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课前自学”是这一方法论的实践,为学生走进生本课堂做好准备。课前自学的内容是:1.个人自学:读懂了什么(读后感悟),从哪里读出来的(走进文中),是怎么读懂的(思考历程),想到了什么(思绪飞扬)。2.小组通过qq群交流个人自学的成果,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统一到一个问题上来,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继续交流提高。
二、小组互学,让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小组是最基本的单位,学生的所有合作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小组开展的。以《天火之谜》这篇课文的学习为例,课前我布置小组通过qq群交流读书收获,并通过交流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读懂了什么,从哪里、怎么读懂的,想到了什么;课始小组互学、分工,做好展示的准备;小组展示后,全班同学前小组交流一分钟,做好评价补充的准备;在抓点导学时,要求每个小组抓住课文第四自然段“风筝实验”中的“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怒发冲冠”、“靠近”、“欣喜若狂”等词语交流自己的体会……小组互学,给了每个同学发言的机会,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落到了实处。
三、小组展示,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
表现自己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小组展示是学生非常喜爱的环节。 每当到了小组展示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跃跃欲试,小组展示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会事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PPT课件的质量选定展示的一至三个小组,只是不告诉学生。小组展示要求组内成员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要发言;组内成员要互相帮助,当一个同学的汇报出现了“卡壳”或遗漏,其他同学要提醒或补充;小组展示时要求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楚、明白;小组展示完毕还要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在小组展示中迅速成长,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语文内涵的“小小演说家”。
四、全班同学,激扬着学生的生命
五、抓点导学,实现了生本课堂的高效
曾在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听山东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家栋先生说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要“生本”,也要“高效”。我想:课前自学、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全班同学充分实现着以生为本,那么抓点导学实现的是生本课堂的高效。教师抓的这个“点”,是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学习达不到的“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既是工具性的点,也是人文性的点;是语文教师带着“语文意识”抓住的“语文点”。
六、精练升华,实现了由学到用的转变
我所说的“精练”是指每节阅读课都找到一个读写结合点,设计一次“练笔”,让学生先写后说。这一“练”,运用了“语文”的工具性,实现了“语文”人文性的升华。“练”是生本的,学生写下来的话完全是由心出,不是哪个人给予的。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时让学生写一写对林冲的评价;在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时,让学生给高尔基写一封信等等。这样,写和说相结合,让学生的能力在自主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由学到用的转变。
七、拓展资料,助推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目前,各级专家纷纷呼吁: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语文教学要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在阅读教学中,仅凭一篇课文单薄的力量不能承载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任时,就需要适时地拓展资料。这些拓展资料,我会根据需要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时也会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
八、推荐阅读,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推荐阅读是阅读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大约占用两分钟的时间。虽然所占用的时间少,所起的作用却很大。“以大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生本课的基本原则之一,阅读课根据教学内容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是实现大阅读的有效方法。如: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推荐学生读《昆虫记》;学习了《伊索寓言》,推荐学生读《伊索寓言集》;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 当然,在推荐阅读的过程中要讲究一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如在课前出示推荐阅读中优美的、有趣的语句或段落,带领学生阅读;在推荐阅读时为学生动情讲述书中的内容、阅读的意义等。
“三段八步两课时”教学法既是生本的,也是高效的,值得我在实践中坚持运用;“三段八步两课时”教学法也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