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下隔膜的外科矫治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下隔膜的外科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3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行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0.5~14.0(3.6±3.2)岁;体重5.5~43.0(17.2±9.5)kg.32例中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非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25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2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再发主动脉瓣下隔膜各1例.1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结果 术前超声心动图漏诊1例.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1.7±21.7)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7±15.1) min,住ICU时间(2.2±1.7)d,术后住院时间(7.9±2.5)d.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Ⅱ°房室传导阻滞1例,于术后第6d恢复.所有患儿随访2~54个月,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6例好转,非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后有5例好转(P=0.003);4例术前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中术后有3例转为轻度,1例转为微量反流;3例轻度反流中2例术后转为微量反流.8例术前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非单纯SM患儿中3例转为微量反流,术前3例中度反流中各有1例转为轻度和微量反流.随访期间全组均无主动脉瓣下隔膜再发. 结论 主动脉瓣下隔膜超声诊断易遗漏,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操作要求精细;术后因有再发可能,需定期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 阐明急性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在手术前后的同步化状况.方法 选取自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12例因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左心室重建术、合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自198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同类型的支架不断问世,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近20年来冠
临床资料患者,女,年龄13岁7个月,体重35 kg,身高145 cm。因反复咳嗽、发热3年,加重伴咯血、发热4 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9℃,脉搏110次/分,血压107/71 mm Hg,左肺呼吸运动
变态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表现为当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或接触等各种途径接受某种变应原(allergen)刺激后,出现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各
会议
近年来,肺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基于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早期诊断的孤立性肺结节,因病灶小、实质成份少、穿刺假阴性高等特点困扰着临床.
本文探讨 食管、胃、十二指肠术后改变的影像诊断,包括,良性食管狭窄的术后改变,食管癌的术后改变,billrothⅡ式术后改变,贲门胃底切除术后改变等。
自律性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与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自律性心动过速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心肌除极速度高于窦房结时引起.房性异位心动过速(AET)
期刊
@@
从恢复血液灌注至停体外循环,心肌不仅需要从外科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中恢复,而且要尽快发挥其全部功能.恢复心肌灌注早期需增加心肌灌注,避免心室膨胀、避免使用大
焊接H型钢加工制作,根据焊接H型钢生产线每台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在施工过程中按切割-组立-焊接-矫正每道工序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编制具体可行的焊接H型钢加
会议
目的 分析双心房射频消融术与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