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能将我们带入缤纷的世界,在其中,我们可随意与大师对话,开阔眼界,博览万物;书画,一笔一划间饱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粹,可升华灵魂,充实生活;音乐,认真的聆听,细细的品味,是一种绝妙的精神享受。这些都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读书悦心 可以延年
养生最忌“气”,是因为“百病生于气”。我们要想将书读进去,必须先静心。阅读可使我们平和心境,消怒化郁。百岁诗翁葛祖兰曾说:“我的长寿之道,就在于读书与写诗,它使我胸襟豁达,心情闲适。”
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一切忧愁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晚年远离官场,专心治学,他曾写到:“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他的长寿与读书养生,不无关系。
世纪老人冰心有句名言:“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在八十岁之后,她又出现了一个创作的高峰,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小说和回忆文章。她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正是这种读书创作的“养内”功夫,使她始终处于一种平和、达观和刚毅的状态。
热爱读书的人往往大脑的衰退减慢。科学研究发现,经常读书能使大脑产生一种叫神经肽(神经组织中的一种活性物质)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力;而且读书会使大脑血管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可以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有数据显示,不读书、不常做脑力活动的老人,其患上老年脑退化症的概率要比经常读书、经常进行脑力活动的老人高2.6倍。阅读确是健脑益寿的良方。
當然,在阅读赏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度”的问题。“久视伤血,久坐伤肉”,读书也要注意动静结合。阅读久了,要散散步,赏赏景,活动活动。借用长寿老人郑逸梅的人生妙语“风日晴爽不出游,有负天时;明窗净几不读书,有负地利”。
书画静心 怡情养性
书法与绘画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长期坚持书画临摹与创作,对陶冶情操、延年益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古人云:“寿从笔端来”,古往今来,我国历代书画家多健康长寿,如唐代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都活到80多岁;明代的文徵明90岁,文嘉、董其昌都高寿80岁以上;清代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平均84岁。近现代的老寿星书画家更多,如何香凝95岁,齐白石97岁,孙墨佛、于右任、刘海粟、沙孟海、游寿、肖劳、沈延毅等,都在90岁到100岁之间。
书画能为你解除郁闷,让人心情愉悦;也能让你平静心情,恬淡虚无,正所谓“一管在手,万念俱消”。书法与气功有异曲同工之效,书画创作时,需绝虑凝神、心平气静,一心追求墨迹的完美,使大脑入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寄托。
书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会有一番美的艺术享受。创作欲得到满足的同时,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赏心悦目的良性刺激,对身心健康更是一剂胜过千药补品的良方。艺术以情动人,创作者和观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推理、联想等换位思维活动,伴随着形式对于器官的刺激,触发情感,产生双向的心理保健效果。
书画者,一方面,五指执笔,各司其职,运笔中一张一弛,提按捻转,有序活动。手指上的经络与脏腑相通,拇指通手太阴肺经,食指通手阳明大肠经,中指通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通手少阳三焦经、小指通手太阳小肠经。故书与画的过程有益于脏腑运转,提升正气。而正气又是身体强健的根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另一方面,在书画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意念专一,积极调动大脑细胞。手脑的结合有益于延缓大脑的衰退,益寿延年。
五音六律 调养五脏六腑
音乐养生自古有之,古人认为音乐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应也。”宋金时期著名医家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云:“好药者,与之笙笛不辍。”意思是用笙笛一类的乐器给人演奏,是一种很好的药。历代中医养生专家都十分重视音乐的养生作用,把音乐作为调摄精神、调和情志、养生疗疾的重要措施。
现代研究发现,音乐是一种作用于人体生理场与物理场的物质能量田。人体各个器官不同的振动频率, 往往能与音乐频率发生共振。当具备一定规律和变化频率的音响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引起五脏六腑、肌肉、脑电波等协调共振时,人体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优美的音乐可使人分泌能激发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生化物质,使得胃肠蠕动变得规则,消化液分泌增多,从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
《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曰:“身中有自然之五音:脾音为歌,歌者宫也;肝音为笑,笑者角也;心音为言,言者徵也;肺音为哭,哭者商也;肾者为叫,叫者羽也。此天地之元声之变也。”由此可见,五脏对五音。依据以上音乐与五脏调养的关系,我们来看看具体怎样用音乐来养生。
脾—宫调式
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吸收,我们所吃的食物需经过脾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各个脏器。常见不适有腹胀、便秘、乏力、肥胖、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等。
属脾的音阶为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可选的曲目有《十面埋伏》。
肝—角调式
肝喜欢爽朗、豁达。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困扰,肝就会使体内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常见不适有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眼干涩等。
属肝的音阶为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蓬勃的旋律,曲调愉悦爽朗,有“木”的特性,可入肝。可选曲目有《胡笳十八拍》。
心—徵调式
心为五脏之主,一刻不停的搏动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对人体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不适有心慌、胸闷、胸痛、失眠、舌尖溃疡等。
属心的音阶为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轻松活泼,有“火”的特性,可入心。可选曲目有《紫竹调》。
肺—商调式
肺是人体赖以呼吸的器官,与外界接触频繁。常见不适有咳嗽、气喘、鼻塞、易感冒、易出汗等。
属肺的音阶为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有力,具有“金”的特性,可入肺。可选曲目有《阳春白雪》。
肾—羽调式
肾掌控生长、发育、生殖,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常见不适有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等。
属肾的音阶为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凄切哀怨、苍凉柔润,感如行云流水,具有“水”的特性,可入肾。可选曲目有《梅花三弄》。
音乐于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充分、合理运用音乐的优势,调节阴阳消长,五脏盛衰,使身体处于和谐状态,可达养生延年的目的。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雅趣,于身于心大有裨益。雅趣养生一定要有“雅”的取向,用高雅的情趣来规范日常的娱乐活动,不能沉溺于“乐”,过度痴迷,万事万物皆需“刚刚好”。
读书悦心 可以延年
养生最忌“气”,是因为“百病生于气”。我们要想将书读进去,必须先静心。阅读可使我们平和心境,消怒化郁。百岁诗翁葛祖兰曾说:“我的长寿之道,就在于读书与写诗,它使我胸襟豁达,心情闲适。”
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一切忧愁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晚年远离官场,专心治学,他曾写到:“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他的长寿与读书养生,不无关系。
世纪老人冰心有句名言:“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在八十岁之后,她又出现了一个创作的高峰,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小说和回忆文章。她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正是这种读书创作的“养内”功夫,使她始终处于一种平和、达观和刚毅的状态。
热爱读书的人往往大脑的衰退减慢。科学研究发现,经常读书能使大脑产生一种叫神经肽(神经组织中的一种活性物质)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力;而且读书会使大脑血管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可以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有数据显示,不读书、不常做脑力活动的老人,其患上老年脑退化症的概率要比经常读书、经常进行脑力活动的老人高2.6倍。阅读确是健脑益寿的良方。
當然,在阅读赏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度”的问题。“久视伤血,久坐伤肉”,读书也要注意动静结合。阅读久了,要散散步,赏赏景,活动活动。借用长寿老人郑逸梅的人生妙语“风日晴爽不出游,有负天时;明窗净几不读书,有负地利”。
书画静心 怡情养性
书法与绘画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长期坚持书画临摹与创作,对陶冶情操、延年益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古人云:“寿从笔端来”,古往今来,我国历代书画家多健康长寿,如唐代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都活到80多岁;明代的文徵明90岁,文嘉、董其昌都高寿80岁以上;清代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平均84岁。近现代的老寿星书画家更多,如何香凝95岁,齐白石97岁,孙墨佛、于右任、刘海粟、沙孟海、游寿、肖劳、沈延毅等,都在90岁到100岁之间。
书画能为你解除郁闷,让人心情愉悦;也能让你平静心情,恬淡虚无,正所谓“一管在手,万念俱消”。书法与气功有异曲同工之效,书画创作时,需绝虑凝神、心平气静,一心追求墨迹的完美,使大脑入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寄托。
书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会有一番美的艺术享受。创作欲得到满足的同时,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赏心悦目的良性刺激,对身心健康更是一剂胜过千药补品的良方。艺术以情动人,创作者和观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推理、联想等换位思维活动,伴随着形式对于器官的刺激,触发情感,产生双向的心理保健效果。
书画者,一方面,五指执笔,各司其职,运笔中一张一弛,提按捻转,有序活动。手指上的经络与脏腑相通,拇指通手太阴肺经,食指通手阳明大肠经,中指通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通手少阳三焦经、小指通手太阳小肠经。故书与画的过程有益于脏腑运转,提升正气。而正气又是身体强健的根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另一方面,在书画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意念专一,积极调动大脑细胞。手脑的结合有益于延缓大脑的衰退,益寿延年。
五音六律 调养五脏六腑
音乐养生自古有之,古人认为音乐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应也。”宋金时期著名医家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云:“好药者,与之笙笛不辍。”意思是用笙笛一类的乐器给人演奏,是一种很好的药。历代中医养生专家都十分重视音乐的养生作用,把音乐作为调摄精神、调和情志、养生疗疾的重要措施。
现代研究发现,音乐是一种作用于人体生理场与物理场的物质能量田。人体各个器官不同的振动频率, 往往能与音乐频率发生共振。当具备一定规律和变化频率的音响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引起五脏六腑、肌肉、脑电波等协调共振时,人体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优美的音乐可使人分泌能激发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生化物质,使得胃肠蠕动变得规则,消化液分泌增多,从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
《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曰:“身中有自然之五音:脾音为歌,歌者宫也;肝音为笑,笑者角也;心音为言,言者徵也;肺音为哭,哭者商也;肾者为叫,叫者羽也。此天地之元声之变也。”由此可见,五脏对五音。依据以上音乐与五脏调养的关系,我们来看看具体怎样用音乐来养生。
脾—宫调式
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吸收,我们所吃的食物需经过脾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各个脏器。常见不适有腹胀、便秘、乏力、肥胖、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等。
属脾的音阶为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可选的曲目有《十面埋伏》。
肝—角调式
肝喜欢爽朗、豁达。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困扰,肝就会使体内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常见不适有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眼干涩等。
属肝的音阶为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蓬勃的旋律,曲调愉悦爽朗,有“木”的特性,可入肝。可选曲目有《胡笳十八拍》。
心—徵调式
心为五脏之主,一刻不停的搏动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对人体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不适有心慌、胸闷、胸痛、失眠、舌尖溃疡等。
属心的音阶为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轻松活泼,有“火”的特性,可入心。可选曲目有《紫竹调》。
肺—商调式
肺是人体赖以呼吸的器官,与外界接触频繁。常见不适有咳嗽、气喘、鼻塞、易感冒、易出汗等。
属肺的音阶为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有力,具有“金”的特性,可入肺。可选曲目有《阳春白雪》。
肾—羽调式
肾掌控生长、发育、生殖,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常见不适有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等。
属肾的音阶为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凄切哀怨、苍凉柔润,感如行云流水,具有“水”的特性,可入肾。可选曲目有《梅花三弄》。
音乐于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充分、合理运用音乐的优势,调节阴阳消长,五脏盛衰,使身体处于和谐状态,可达养生延年的目的。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雅趣,于身于心大有裨益。雅趣养生一定要有“雅”的取向,用高雅的情趣来规范日常的娱乐活动,不能沉溺于“乐”,过度痴迷,万事万物皆需“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