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方案选择对比鲜明的A、B音乐设计成韵律活动,适合小班幼儿感受音乐,积累审美经验。下面我结合方案来谈谈该韵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点。
一、把握音乐学科的特性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把握活动的音乐性,另一方面要运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学习策略。就原方案而言,感受音乐是小班幼儿学习韵律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听辨A、B两段音乐以及它们与小鸟、大象的匹配,或是A、B、C三段音乐与游戏情节的配对,更应关注幼儿对不同性质乐曲的自主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夸张、形象、合拍的动作进行模仿、探索,进而进行创造性表现。在韵律活动中,教师要避免将音乐作为背景与陪衬,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二、探究亲子互动形式
在我看来,这一韵律活动如需家长参与,应更多地考虑教学对象的多重性、教学指导的层次性、家长资源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等教育元素,避免停留于形式上的热闹和表层上的互动。
三、思考音乐教材开发与使用的适度性、有效性
原方案对教材作了“升级”处理,增加了c段音乐。它的结构比较复杂,音乐性质也没有A、B两段音乐那么鲜明,这就意味着教学难度也要随之“升级”。在原方案中,教师试图用语言提示家长带动幼儿变换动作,来实现音乐与游戏动作、玩法的配对,这样的处理忽视了幼儿对“升级”后的音乐教材的感受。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能力为依据,找准原教材或改编后教材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进行适度地开发与使用。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趣味性和合理性欠缺
臧红蕾 王卿卿
第一,原方案的活动过程趣味性不足,原因主要是教师提问和引导讨论过多,幼儿自主感受和体验太少。其实,幼儿会不会“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能否充分调动感官去倾听和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第二,原方案的情境设计缺乏合理性。教师虽以情境导入,但没有呈现一个完整、合理、生动的故事。例如,在第三环节,教师的情境设计比较牵强:小鸟正在飞、捉虫(A段音乐),大象出来了(B段音乐),让小鸟赶快躲起来,大象找到小鸟带回家。这样的故事情节显然缺乏逻辑性和真实性:大象出来,小鸟为什么躲起来?找到小鸟,大象为什么要带小鸟回家?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先播放音乐,带幼儿随乐表演,然后讲述音乐中的故事;接着请幼儿倾听第二遍音乐,分辨音乐形象;最后让幼儿以各种形式充分表现音乐。
两点建议
马文英
第一,教师让幼儿听音乐说说是谁来了,我觉得不妥。因为与欢快轻柔和深沉缓慢的乐曲相匹配的动物不只有小鸟和大象,让幼儿漫无目的地猜测,只会浪费时间,影响后面活动的开展。我觉得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小鸟和大象在森林里跳舞的图片。然后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倾听音乐的不同,再说说哪段音乐适合表现哪种动物跳舞,最后总结选择的理由。
第二,教师直接请幼儿和家长进行合作表演,我觉得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小班幼儿几乎不可能只听一两遍音乐就会表演。我觉得教师应该在合作表演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小鸟飞、捉虫等动作,再根据幼儿所创编的动作随音乐一起玩一玩。待幼儿基本熟悉音乐后再与家长合作表演,这样就可避免幼儿在合作表演时因不熟悉音乐而不知所措了。
让幼儿主动学习
向小容
原方案选择了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但对幼儿的知识经验、学习主体性关注较少。为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笔者建议作如下改进:
一、全面积累、提升知识经验
幼儿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经验,是不可能听辨小鸟、大象的音乐形象的。教师应在活动前让幼儿观看相关视频,充分了解两种动物的习性和动作特点,并引导幼儿交流,例如,小鸟会怎么活动,给人什么感觉?大象又会怎么活动,给人什么感觉?为幼儿听辨不同音乐形象作好铺垫。
二、自主想象、表现音乐形象
原方案的“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环节。旨在让幼儿分辨不同音乐形象,但教师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幼儿。教师不妨明确告诉幼儿:“小鸟和大象从森林里远远地走来了。听听先是谁来了?接着是谁来了?”教师可让幼儿边听边随音乐有节律地活动,以感受两种音乐的不同。每听完一段,教师都可引导幼儿交流:“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活动的?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如果幼儿未能正确分辨,教师不必急于告知答案,而应利用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再次充分地想象、听辨音乐形象。待幼儿听辨出两种音乐形象后,教师还可让幼儿边听边想象:“小鸟来了,它在森林里干什么?大象来了,它在森林里干什么?”幼儿可自由想象多种动作,自主表现音乐形象。
一、把握音乐学科的特性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把握活动的音乐性,另一方面要运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学习策略。就原方案而言,感受音乐是小班幼儿学习韵律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听辨A、B两段音乐以及它们与小鸟、大象的匹配,或是A、B、C三段音乐与游戏情节的配对,更应关注幼儿对不同性质乐曲的自主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夸张、形象、合拍的动作进行模仿、探索,进而进行创造性表现。在韵律活动中,教师要避免将音乐作为背景与陪衬,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二、探究亲子互动形式
在我看来,这一韵律活动如需家长参与,应更多地考虑教学对象的多重性、教学指导的层次性、家长资源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等教育元素,避免停留于形式上的热闹和表层上的互动。
三、思考音乐教材开发与使用的适度性、有效性
原方案对教材作了“升级”处理,增加了c段音乐。它的结构比较复杂,音乐性质也没有A、B两段音乐那么鲜明,这就意味着教学难度也要随之“升级”。在原方案中,教师试图用语言提示家长带动幼儿变换动作,来实现音乐与游戏动作、玩法的配对,这样的处理忽视了幼儿对“升级”后的音乐教材的感受。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能力为依据,找准原教材或改编后教材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进行适度地开发与使用。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趣味性和合理性欠缺
臧红蕾 王卿卿
第一,原方案的活动过程趣味性不足,原因主要是教师提问和引导讨论过多,幼儿自主感受和体验太少。其实,幼儿会不会“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能否充分调动感官去倾听和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第二,原方案的情境设计缺乏合理性。教师虽以情境导入,但没有呈现一个完整、合理、生动的故事。例如,在第三环节,教师的情境设计比较牵强:小鸟正在飞、捉虫(A段音乐),大象出来了(B段音乐),让小鸟赶快躲起来,大象找到小鸟带回家。这样的故事情节显然缺乏逻辑性和真实性:大象出来,小鸟为什么躲起来?找到小鸟,大象为什么要带小鸟回家?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先播放音乐,带幼儿随乐表演,然后讲述音乐中的故事;接着请幼儿倾听第二遍音乐,分辨音乐形象;最后让幼儿以各种形式充分表现音乐。
两点建议
马文英
第一,教师让幼儿听音乐说说是谁来了,我觉得不妥。因为与欢快轻柔和深沉缓慢的乐曲相匹配的动物不只有小鸟和大象,让幼儿漫无目的地猜测,只会浪费时间,影响后面活动的开展。我觉得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小鸟和大象在森林里跳舞的图片。然后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倾听音乐的不同,再说说哪段音乐适合表现哪种动物跳舞,最后总结选择的理由。
第二,教师直接请幼儿和家长进行合作表演,我觉得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小班幼儿几乎不可能只听一两遍音乐就会表演。我觉得教师应该在合作表演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小鸟飞、捉虫等动作,再根据幼儿所创编的动作随音乐一起玩一玩。待幼儿基本熟悉音乐后再与家长合作表演,这样就可避免幼儿在合作表演时因不熟悉音乐而不知所措了。
让幼儿主动学习
向小容
原方案选择了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但对幼儿的知识经验、学习主体性关注较少。为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笔者建议作如下改进:
一、全面积累、提升知识经验
幼儿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经验,是不可能听辨小鸟、大象的音乐形象的。教师应在活动前让幼儿观看相关视频,充分了解两种动物的习性和动作特点,并引导幼儿交流,例如,小鸟会怎么活动,给人什么感觉?大象又会怎么活动,给人什么感觉?为幼儿听辨不同音乐形象作好铺垫。
二、自主想象、表现音乐形象
原方案的“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环节。旨在让幼儿分辨不同音乐形象,但教师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幼儿。教师不妨明确告诉幼儿:“小鸟和大象从森林里远远地走来了。听听先是谁来了?接着是谁来了?”教师可让幼儿边听边随音乐有节律地活动,以感受两种音乐的不同。每听完一段,教师都可引导幼儿交流:“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活动的?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如果幼儿未能正确分辨,教师不必急于告知答案,而应利用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再次充分地想象、听辨音乐形象。待幼儿听辨出两种音乐形象后,教师还可让幼儿边听边想象:“小鸟来了,它在森林里干什么?大象来了,它在森林里干什么?”幼儿可自由想象多种动作,自主表现音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