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点等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方案选择对比鲜明的A、B音乐设计成韵律活动,适合小班幼儿感受音乐,积累审美经验。下面我结合方案来谈谈该韵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点。
  
  一、把握音乐学科的特性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把握活动的音乐性,另一方面要运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学习策略。就原方案而言,感受音乐是小班幼儿学习韵律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听辨A、B两段音乐以及它们与小鸟、大象的匹配,或是A、B、C三段音乐与游戏情节的配对,更应关注幼儿对不同性质乐曲的自主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夸张、形象、合拍的动作进行模仿、探索,进而进行创造性表现。在韵律活动中,教师要避免将音乐作为背景与陪衬,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二、探究亲子互动形式
  
  在我看来,这一韵律活动如需家长参与,应更多地考虑教学对象的多重性、教学指导的层次性、家长资源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等教育元素,避免停留于形式上的热闹和表层上的互动。
  
  三、思考音乐教材开发与使用的适度性、有效性
  
  原方案对教材作了“升级”处理,增加了c段音乐。它的结构比较复杂,音乐性质也没有A、B两段音乐那么鲜明,这就意味着教学难度也要随之“升级”。在原方案中,教师试图用语言提示家长带动幼儿变换动作,来实现音乐与游戏动作、玩法的配对,这样的处理忽视了幼儿对“升级”后的音乐教材的感受。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能力为依据,找准原教材或改编后教材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进行适度地开发与使用。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趣味性和合理性欠缺
  臧红蕾 王卿卿
  
  第一,原方案的活动过程趣味性不足,原因主要是教师提问和引导讨论过多,幼儿自主感受和体验太少。其实,幼儿会不会“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能否充分调动感官去倾听和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第二,原方案的情境设计缺乏合理性。教师虽以情境导入,但没有呈现一个完整、合理、生动的故事。例如,在第三环节,教师的情境设计比较牵强:小鸟正在飞、捉虫(A段音乐),大象出来了(B段音乐),让小鸟赶快躲起来,大象找到小鸟带回家。这样的故事情节显然缺乏逻辑性和真实性:大象出来,小鸟为什么躲起来?找到小鸟,大象为什么要带小鸟回家?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先播放音乐,带幼儿随乐表演,然后讲述音乐中的故事;接着请幼儿倾听第二遍音乐,分辨音乐形象;最后让幼儿以各种形式充分表现音乐。
  
  两点建议
  马文英
  
  第一,教师让幼儿听音乐说说是谁来了,我觉得不妥。因为与欢快轻柔和深沉缓慢的乐曲相匹配的动物不只有小鸟和大象,让幼儿漫无目的地猜测,只会浪费时间,影响后面活动的开展。我觉得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小鸟和大象在森林里跳舞的图片。然后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倾听音乐的不同,再说说哪段音乐适合表现哪种动物跳舞,最后总结选择的理由。
  第二,教师直接请幼儿和家长进行合作表演,我觉得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小班幼儿几乎不可能只听一两遍音乐就会表演。我觉得教师应该在合作表演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小鸟飞、捉虫等动作,再根据幼儿所创编的动作随音乐一起玩一玩。待幼儿基本熟悉音乐后再与家长合作表演,这样就可避免幼儿在合作表演时因不熟悉音乐而不知所措了。
  
  让幼儿主动学习
  向小容
  
  原方案选择了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但对幼儿的知识经验、学习主体性关注较少。为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笔者建议作如下改进:
  一、全面积累、提升知识经验
  幼儿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经验,是不可能听辨小鸟、大象的音乐形象的。教师应在活动前让幼儿观看相关视频,充分了解两种动物的习性和动作特点,并引导幼儿交流,例如,小鸟会怎么活动,给人什么感觉?大象又会怎么活动,给人什么感觉?为幼儿听辨不同音乐形象作好铺垫。
  二、自主想象、表现音乐形象
  原方案的“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环节。旨在让幼儿分辨不同音乐形象,但教师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幼儿。教师不妨明确告诉幼儿:“小鸟和大象从森林里远远地走来了。听听先是谁来了?接着是谁来了?”教师可让幼儿边听边随音乐有节律地活动,以感受两种音乐的不同。每听完一段,教师都可引导幼儿交流:“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活动的?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如果幼儿未能正确分辨,教师不必急于告知答案,而应利用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再次充分地想象、听辨音乐形象。待幼儿听辨出两种音乐形象后,教师还可让幼儿边听边想象:“小鸟来了,它在森林里干什么?大象来了,它在森林里干什么?”幼儿可自由想象多种动作,自主表现音乐形象。
其他文献
记者从浙江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09年起,省财政将每年安排5000万元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以奖代补、民办或农村幼儿园升等奖励、低收费规范幼儿园(班)经费补助、幼儿园教师培训等。  浙江省政府提出,要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继续办好公办幼儿园,新增加的公共教育资源主要向农村倾斜;对收费不足以维持运转的规范幼儿园要进行适当补助,
那天,在音乐活动中两个孩子为争谁当领唱吵了起来,所有孩子跟着起哄,活动室里乱成一团。我连说带哄。好不容易把事情平息下去。  活动结束后我正坐着休息,园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刚刚在活动中为当领唱吵得最凶的林林。孩子怯怯地跟在园长后面,却又狡黠地探出身来偷看我。我不晓得发生了什么,赶紧站起来和园长打招呼。  园长和蔼地朝我微笑,说:“小夏,我有点事情想问你。林林说,刚才音乐活动时你骂他了,是吗?”我的脑
摘 要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安全问题往往隐藏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教学要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生活经验,在对话情境中认识安全问题;通过模拟情境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学会应对安全问题;在榜样情境中剖析判断其正确做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进安全生活智慧。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主题;情境创设;道德判断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
秋天,孩子们在散步时非常关注菊花,他们发现菊花有不同的色彩、花瓣、形态。于是,我们抓住这一兴趣点,及时生成了活动“美丽的菊花”。   目标:   1.感受菊花不同的色彩、形态,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   2.学习用表演、绘画等方式表现菊花。   3.养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表演的能力。   准备:   1.幼儿日常观察周围事物在秋天的变   化。   2.各种各样的菊花若干盆,粉笔一支,音乐磁带《
新学期又开始了,小班来了几个插班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这几个插班生大多非常焦虑,表现为哭闹不止。面对他们声泪俱下的样子,我着实心疼。于是想尽办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带他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送一些小玩具给他们玩。可是效果有限。  一天早上来园时,昕怡手里紧紧抓住一只毛绒小熊,赖在妈妈怀里怎么也不肯下来,还拉开嗓门大哭起来。我想把她从她妈妈怀里接过来,但听怡的手像八爪鱼一样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
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近年来之所以引起幼教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幼儿园除了游戏活动以外,教学也是一类基本的活动,只要存在教学,就一定会涉及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也是因为人们已经感悟到幼儿园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了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产出”和“产能”  人们常用伊索寓言中“鹅生金蛋”的故事说明“产出”与“产能”失衡的道理:一个农夫得到了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使农夫变得贪
一次,我准备了西瓜、橘子、西红柿、黄瓜、水蜜桃、树叶等物品,在大班开展了一个“什么东西有水”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分组探究这些物品里是否有水。活动小结时,一个小组的幼儿报告说“树叶里没有水”。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微微笑了笑,没有对此作任何引导。事后,听课的老师纷纷议论:教师当场怎么不回应呢?怎么可以让幼儿获得错误的知识呢?听了大家的议论,我也比较困惑。虽说幼儿关于“树叶没有水”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但“
爱需要智慧和行动  李凤真    我是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幼儿园教师。选择这份工作。实在是因为很爱孩子。每每想起他们可爱的笑脸、甜甜的稚语,我就会从心底里笑出声来。我心里满满的爱似乎要流淌出来。我相信。我一定会好好爱他们的。  可是,我发现我的爱竟然那么脆弱和动摇。九月的小班活动室里。哭声一片。看到孩子们眼里的泪水。我很难过,也很焦急,他们与父母分离的痛苦我感同身受,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帮助他们。我每
幼儿艺术教育不宜分化,而宜以综合的形式进行,这已有共识。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门类。不同门类的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起伏的旋律恰似舞蹈动作的流动,给人以线条感;重叠复合的和声犹如错落有致的舞蹈动作、交织的线条、排列的色块,同具结构感和立体感;音乐的曲式结构与舞蹈的结构、画面的布局具有相似性;节奏要素使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浑然一体,所以人们常说建筑是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先后出台多项法规,为学校教育惩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法理依据,同时,层出不穷的纪律问题也成为学校实施教育惩戒政策的直接动因。现以蔡培尔恩乐中学《行为管理守则》为例,通过分析其核心理念、运行逻辑、现实特色,探究其实践运作,希冀能为我国教育惩戒细则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英国;教育惩戒;教育政策;行为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