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宿音亭,人间念法师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10月,毛泽东对兴国县永丰区的土地斗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一次,毛泽东发现年仅20岁的永丰区青年团支部书记杨道明是棵好苗子,于是把他推荐给了时任兴国县委领导人的陈奇涵,说:“这个伢子积极能干,要好好培养。”此后,杨道明先后担任了永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兴国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中央政府内务部副部长。1934年8月,经毛泽东提议并批准,杨道明担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可到了1935年,他的名字突然消失。新中国成立初期,被中央人民政府确定“光荣牺牲”的他,其姓名刻在了兴国县革命烈士英名碑上。1966年,这位“革命烈士”起死回生,活脱脱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不禁为之惊愕。
  毛泽东多次表扬他有实干精神
  1997年8月,笔者来到位于福州市永泰县与尤溪县交界的音亭寺,拜访了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杨道明。
  音亭寺是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寺,群山环抱,偏僻幽静。杨道明在这里隐姓埋名度过了几十年。
  当我们在音亭寺见到磬扬大师(杨道明)时,他正闭目合掌念着佛经。88岁的他身板挺直,脸色红润,看上去就像是60多岁的样子。大师听说是从家乡来的人,非常高兴。当我们说明来意,大师便拿出本子和笔,歪歪扭扭地写道:“毛主席当时说,杨道明是一个实干家。”写完,大师缓缓地抬起头,陷入了沉思。
  杨道明,1909年出生于江西兴国县荷溪乡(今永丰乡)隘前村,排行第三。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先后参加了革命,母亲对这个小儿子看管甚严。1930年2月的一天,红军在荷溪乡召开军民誓师大会。这天,杨道明躲过母亲,一大早就翻山越岭赶到圩镇,挤到了誓师队伍的最前头。毛泽东通俗、生动的讲演,听得年轻的杨道明热血沸腾。他不停地鼓掌,不停地振臂高呼,台上的毛泽东注意到了这个小伙子。
  这年,杨道明加入了共青团组织。不久,他成了荷溪乡财政委员,负责筹集红军的给养。当他干得起劲时,没料到,一场灾难悄悄来临。这年12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开始了,敌军迅即占领兴国县,地主还乡团手执屠刀咬牙切齿地尾随“围剿”的敌军拥进圩镇乡村。在这次还乡团的疯狂报复中,杨道明的母亲被活活打死,父亲逼得跳河自尽,大哥惨遭杀害,二哥东藏西躲削发为僧,两个嫂子和杨道明即将分娩的妻子被抓去奸污后卖到了外乡,八口之家顷刻间被残害得支离破碎。
  面对惨烈血债,杨道明心中燃烧着一股火焰。他突然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真正为穷苦百姓着想的,穷人不革命就永无翻身之日!
  没有了家,杨道明反倒没了牵挂。他与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蓝瑞洪冒死从仓库里抢出5车(独轮手推车)粮食,乘夜往红军前线赶运。途中,忽遇荷枪实弹的还乡团,杨道明等手无寸铁,只得紧急疏散。这次遇险,5人中有两人中弹牺牲,杨道明动作快逃过一劫。
  1931年5月,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在兴国见到了杨道明。对杨道明一家的境遇,毛泽东深感痛惜。他对杨道明说:“革命就要做出牺牲,你是坚强的。”听了毛泽东的安慰和赞许,杨道明倍受鼓舞。
  这年,杨道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杨道明任荷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调任永丰区团委组织部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9月,他当选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随后,出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1934年1月,杨道明在瑞金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后不久就调到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任内务部副部长,成了当时苏区中央政府最年轻的部长。
  杨道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扎实肯干,创造出苏区“第一等的工作”,毛泽东多次表扬他有实干精神。
  敌强我弱,惨烈突围
  1934年8月,经毛泽东提名并批准,杨道明调往刚刚组建的闽赣省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时,党中央已决定率主力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闽赣省的组建,是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苏区游击战争所做的部署。
  分离在即,毛泽东找到杨道明说:今后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斗争,闽赣交界山多,群众基础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离开群众,要珍惜现有的武装力量,壮大队伍,不要死守地盘,有危险时就要把队伍带上山去。
  主力红军突围后,苏区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围剿”部队朝苏区中心区域步步进逼,敌卢兴邦师万余人与地主还乡团、捕杀团气势汹汹朝闽赣省会驻地扑来。敌强我弱,闽赣军区所属武装部队只有两个团几百号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悲观情绪又严重影响士气,加上闽赣省委、省苏机关组成工作团随武装部队一起行动,带着这样一支弱小且有些混乱的部队,如何抵抗强敌的进攻,25岁的杨道明心里很没有底。
  这时,转移途中的中共中央给他们发来最后一份电报,内容大意是:中央今后不能继续与你们联系了,你们在闽赣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争取最后胜利。
  归化、清流相继失守。12月底,闽赣省省会宁化被迫放弃。杨道明等带着这支队伍沿沙县、尤溪昼伏夜行,且战且走。由于远离了群众基础好的苏区根据地,信息不灵,队伍处处遭到围击,一路伤亡很大。
  1935年4月初,300多人的队伍终于历尽艰险进入德化与永泰交界的戴云山区,登上了紫山。然而他们喘息未定,附近几个县的保安团闻讯而至,将这支疲惫不堪、给养奇缺的队伍团团围住。
  大敌当前,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参谋长徐江汉、政治部主任彭祜表露出明显的动摇迹象。一天傍晚,仙游县一保安队员摸上紫山,躲着杨道明同宋、徐、彭密谈了一夜。次日,宋清泉等派出保卫局长杨良生下山。杨道明发觉了,逼问彭祜:“你们派良生到仙游去联系投降吗?”彭祜支吾着说:“只是去应付一下。”杨道明预感到情况危急,在找到省委书记钟循仁交换意见后,决定立即将部队转移,同时召集干部会议,要大家团结一心,思想不能发生动摇,坚持游击战争,配合红军总反攻。
  会后决定立即转移,可宋清泉、徐江汉以种种理由拖延时间,遂决定次日突围。第二天清晨,杨道明睁眼细听,发现山头静悄悄的,部队不见了踪影,宋、徐也不知了去向,杨道明赶紧组织剩余人员突围。   这次突围异常惨烈。磬扬大师回忆到这里时,眼圈都红了,他说:“这天是1935年5月8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们的子弹都打完了,同志们就用石块、树枝同敌人拼,最后只有几个人突围出来。”就这样,苏区闽赣省在永泰县的紫山画了一个血红的句号。
  大师揉了揉眼睛,仰天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唉!队伍没有了,绝望中我们叩开了寺门。”
  误传“已被击毙”,定为烈士
  从紫山突围出来的只有7个人,除杨道明、钟循仁外,还有省肃反主席陈长青等5人。钟循仁受了重伤。突围前,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彭祜以选择突围口为由,将钟循仁引到一个山道转弯处,钟循仁突然看到山坡林丛中隐伏着几个民团分子,知道受骗便拔腿就跑,彭祜朝钟循仁连开数枪。这时,山脚下和隐伏山坡上的反动民团蜂拥着冲上来,杨道明组织队伍与敌展开血战。混战中,杨道明、陈长青等人跳下山崖,躲在一块石岩下面。夜幕降临了,山顶恢复了平静。杨道明等悄悄爬上山去,在一堆茅草丛里,找到满身血迹的钟循仁,摸了摸,钟循仁没有死,子弹穿过了他的肩胛和手臂。于是杨道明背着钟循仁朝永泰方向摸索前行。离开紫山,来到月洲山一个叫小白杜的小村。杨道明找了一个当地药农为钟循仁治伤。几天后,钟循仁的伤渐渐好转。这时,陈长青等5人提出要回江西宜黄老家去。杨道明、钟循仁无奈,他俩是国民党重点捉拿的要犯,不能与他们一起同行,只好分手。
  闽赣省和杨道明的突然消失,急坏了留守苏区的项英、陈毅。这时,他们已突围到了信丰油山,急着与留守的各级组织和武装取得联系,于是派人打探,却杳无音讯。一天,陈毅从一张国民党的“剿共捷报”中惊悉,闽赣省机关和省军区全军覆没,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及省委书记均被击毙!
  证明杨、钟“已被击毙”的还有彭祜。叛徒彭祜解放后曾混进湖南省政协工作,1951年经揭发被判处死刑。在审讯时,彭祜有一番这样的供述:“那天拂晓,宋(清泉)、徐(江汉)将部队拉走了,我便与省委书记钟循仁以看地形布防哨为名,到一个山坡上时,钟在前,我在后,我便开枪将他击毙了。我又带着民团去‘围剿’省委机关。当时省委机关约60多人……20名左右的干部在‘围剿’中走掉了,没有找到下落。我们活捉的十余人中,有好几个被枪毙了,均是由我揭发后才杀的。另外,打死的20多人中有一个姓杨的省苏主席。”
  就这样,国民党的报纸和叛徒彭祜先后发出杨、钟的“死亡”信息,兴国县据此将杨、钟定为烈士,把他们的名字刻在了兴国县革命烈士英名碑上。
  走投无路,绝望中叩开了寺门
  当时,杨道明不知道陈毅曾派人找过他,更不知道后来竟有那么多人证明他们已经死了。同陈长青等人分手后,杨道明陷入极度的孤独和悲伤之中。他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办法躲过敌人的搜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找机会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于是,杨道明、钟循仁分别化名谢长生、黄家法,沿偏僻山道一路乞讨。这天,他们踉跄地走到永泰西面的秋垄(今同安乡西安村),发现路边有座寺庙。杨道明想,这里人生地疏,自己又身无分文,借宿或要饭都引人怀疑,不如在寺庙中避避再说。
  寺庙老僧见两位虚弱不堪、形同乞儿,便指了一条路,介绍他俩到音亭寺去。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当杨道明顾虑重重地踏进音亭寺时,竟发现原来音亭寺的品香法师是一位熟人。
  品香法师原是江西玉山县人。3年前,品香法师隐居江西瑞金东华山脚下一个叫石松岩的村子里。1932年春,杨道明在瑞金学习时,一天随毛泽东去拜访当地百姓崇拜的法师,这位法师便是品香法师。品香法师博学多才,说话锐利深刻,很得毛泽东的赏识。杨道明任中央政府内务部副部长时,毛泽东还请品香法师到苏维埃政府做客,品香法师为苏维埃的建设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毛泽东称他是“革命和尚”。品香法师在杨道明的脑海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九死一生的杨道明在此巧遇品香法师,心里别说有多高兴。品香法师也一眼就认出了杨道明,立即将这两位年轻人迎进寺内。
  不久后,杨道明、钟循仁两人在此剃度出家,杨取佛名磬扬,钟为妙圆。寺内只有品香法师一人知道,新纳的这两位弟子,是当时外面搜捕正急的闽赣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和省委书记钟循仁。
  出家为僧的杨道明,日夜与青灯黄卷为伴。坐禅念佛要求六根清净,可杨道明却怎么也静不下来,家冤国难,入党时的誓言,难以从心中抹去,他一直盼望能找到党的组织,重新出山。可是到处一片白色恐怖,寺庙行人来去匆匆,品香法师又游离到泉州、厦门等地传授佛学去了(品香法师于1945年10月病逝在厦门南普陀寺),杨道明心愿难以实现。
  岁月匆匆,在暮鼓晨钟里,磬扬大师数度春秋,他的思想也渐渐发生变化。磬扬大师含着泪对笔者说:“落到这步田地,我痛苦,也无奈,后来,无奈压过了痛苦,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平静下来的大师,写了一首诗,刻在了隔板墙上。诗曰:“安贫乐道习勤劳,更抱冬心冰雪操;悲欢离合都阅尽,思量还是出家好。”
  风雨宿音亭,人间念法师
  磬扬大师拿着佛珠轻轻捏着,语调缓慢沉稳:“忆旧是痛苦的,我的心愿是为人民多做善事、好事……”
  这种心情可从大师另一首未能刻上墙的自作诗得知,诗中写道:“山居幽处境,旧酒引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
  大师隐居于音亭寺,直到1966年,外界都一直认为他已被“击毙”。这年下半年,大师被人检举“来历不明”而被审查,一伙臂戴袖章的“小将”闯进寺庙勒令他交代“历史问题”。万般无奈之际,大师试着给家乡写了一封信,希望能有人为他说句话。大师没想到,当年因躲敌而出家的二哥杨真明还活着,解放后还俗已在兴国县人事局工作,大师写的那封信又正好转到了他二哥手里。杨真明看了信惊喜万分,他代表组织给福建永泰写了封信,证明他“曾是革命战士”,红卫兵这才放过了他。
  杨道明还活着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天,杨道明唯一的女儿杨德招正在生产队出工,一位大伯找到她:“德招,你还有爸,他来信了。”杨德招打从出世就没见过爸爸。她知道,母亲之所以给她起名“德招”,就是期望有朝一日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如今,爸爸终于有了音信,她激动得泪流满面。
  兴国方面即派人与杨道明取得联系。江西省革委会、省民政厅也派人专程到永泰接他回江西任职,福建省有关部门也劝他在闽担任职务。但不管怎么劝,杨道明始终未动还俗之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杨道明被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永泰县政协常委、县佛教协会会长。
  据永泰县委党史办和统战部介绍,解放初,大师曾找过当地政府,愿为政府做些公文、账簿等工作,但他从未提起过自己的经历。他只是默默地在寺庙周围开荒种地,将多余的粮食上交国家,还常捐资修桥铺路,救济困难的百姓,广施善举。一次,大师生病,方圆数里的乡民成群结队,自带午饭主动前来服侍他,大师在民众中和佛教界都深孚众望。
  磬扬大师说:我无颜面对过去,也从未有过任何对以往所做牺牲进行补偿的奢念,我只想在有生之年多做点事,做点对人民有益的事。
  没料到,两年后的1999年5月14日,这位毛泽东亲自培养起来的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就与世长辞了。大师归天后,永泰县的百姓为纪念大师的恩德,写了一首诗,刻在夕阳塔上。诗曰:
  风雨宿音亭,
  天心月圆时;
  于此证功德,
  人间念法师。
其他文献
◆ 卫生部国家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晓光发布了果蔬营养与膳食平衡五点提示:1、天天吃水果,顿顿有蔬菜。2、果蔬2+3,抗病又防癌。3、果蔬变彩虹,健康添色彩。4、果蔬新鲜吃,营养更加分。5、膳食平衡,健康一生。  ◆ 10个饮食习惯助长寿:餐前喝两杯水;复合维生素饭后吃;生吃洋葱防心脏病;凉开水泡红茶;睡前吃些高纤维食物,如谷类;有些素菜荤着吃,如南瓜、胡萝卜;凉菜用汁蘸着吃;洗果蔬用温水;深色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深情地对原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说:“没有你们那时的人民政府,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人民政府。”周恩来也感慨道:“你们十九路军对中国人民做过两件大好事,一是在上海抗日;二是在福建反蒋。”十九路军将领在新中国各条战线同样做出了不朽的业绩,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  陈铭枢,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人。1949年6月18日,他作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代表从上海到达北京,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1
期刊
《孙子兵法》上讲,战场上有俘获,“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就是说,应该善待俘虏并争取为我方所用,我方在胜敌之余将会变得更加强大。对于这一观点,罗荣桓极为认同,并形成了“瓦解敌军,胜敌益强”的策略思想,其主要手段是对敌展开强有力的宣传工作。  在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期间,罗荣桓曾委托罗瑞卿组织过一个文化娱乐训练班,学员学习结业后便组成了战士剧社。在一次战斗中,部队抓了不少俘虏。他们受了国民党
期刊
1981年10月21、22日,我曾就《徐向前传》的编撰两次访问过彭镜秋大姐。  那年,彭镜秋已82岁高龄, 满头白发,个子不高,瘦小而有精神。我们提到徐向前,她的第一反应是纠正54年前徐向前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徐向前说‘曾波和曾朴是一家的’,根本没有曾波,就是曾朴,怎么说曾波和曾朴是一家的呢?”她边说边在纸上写出了这句话。为什么事情过去这么久,她还想着要去纠正呢,因为她参加广州起义时用名是曾朴,
期刊
30年来,《湘潮》勇立潮头,博采众长,突出特色,被广大读者誉为通往知识彼岸的“金桥”。  我原在文物部门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抢”到几本《湘潮》,通读后被里面的人物风采和党史事件所感动,从此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通过长期研读《湘潮》的每篇文章,加上勤学苦练,我的写作能力也随之提高。城步大苗山是革命老区,在红军长征时和解放战争中留下了多处战斗遗址和许多战斗故事,党史资源十分丰富。1970年代,我参
期刊
黄彬,1943年出生,平江县清水更古村人。1959年12月入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干事、秘书、军事学院教官、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国防大学军队指挥部教研室副主任、外军外语教研室主任,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发表著作800余万字,多项成果获军队级奖,曾赴国外讲学,是有突出贡献的著名军事学专家、将军教授、书法家。  从战士到最高军事学府的学员  1959年12月,年
期刊
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围游击区——龙溪游击区内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被打得狼狈逃窜。鲜为人知的是,龙溪游击区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1928年4月11日,为策应湘南起义,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从汝城进入资兴东坪。在东坪两水口,找到当地苏维埃政府干部肖显通、胡九苟等人,了解情况鼓励他们办好乡苏维埃政府和农民赤卫队,并发给他们3支步枪、100发子弹和1匹马。1
期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建制后到我毕业前,我代表社科院大学生参加了两件值得回忆的活动,一件是会见巴金先生,另一件是陪同胡耀邦在共青苗圃一起植树。  1958年清明,正逢植树时节, 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来上海开会。他指示,要注意培养青年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他听说上海在海边即黄浦江入海处开辟了一片园地,准备植树,并命名为共青苗圃,便对团市委领导人说,很好嘛,可找些大学生、青年团员、学生干部,我同他们一起
期刊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筹组湖南国民党总支部  中国国民党的前身是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孙中山将它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然而这次改组却很不彻底。从1922年开始,孙中山经过
期刊
1934年12月5日,红一方面军从广西资源到达湖南城步五团镇一带宿营,其中一个团就驻扎在五团镇独树村。独树村与广西芙蓉区隔溪为界,鸡犬之声相闻。当年刚满20岁的苗族青年钟其辉砍柴回家时,在寨门外望见庙里及苗民的屋檐下坐满了背枪的“粮子”(当地苗民对旧军队的称呼),他见后恐被抓为壮丁,不敢回家。可他观察了一阵后,却发现这些“粮子”不进苗民的屋,不抢东西,说话也很和气,他才大胆地挑柴回家。钟其辉到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