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办一场马拉松需要占用的资源、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庞大,赛事管理与执行之复杂,局外人难以想象,而组织方的初衷是什么、投入了多大的心力、组织是否专业周全,则直接反映在参赛选手的体验上。当我们冷静下来就该反思:我们为什么办不好一场马拉松?有哪些被忽略的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我们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差的赛事基本都是相似的,而好的马拉松各有各的精彩。如果盘点那些差评赛事,原因各异,却总有一些惊人的规律。
人才缺失 投入不足
南昌马拉松证书上数处错误、长春马拉松发生“抢跑事件”、吉林马拉松竞赛规程把半马关门时间标注为6小时,最终引发哄抢奖牌……尽管宣称拥有几百页的赛事运营手册,智美旗下的各个赛事依然状况频出。莫要嘲笑它,其他赛事也好不到哪儿去,比如奖牌上英文不是遗漏就是写错、赛道指示牌文字与标识相互打架,南京马拉松非洲特邀选手集体跑错路……上述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不胜枚举,精细化不足仍然是国内赛事公司普遍存在的致命伤。
那种很低级简单的失误、遗漏、错误等问题背后,直接暴露出相关方责任心的严重缺失、环节与流程的不严谨、盲目扩张后管理的缺位与失职、相关监管方面的不足甚至空白。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相关人才的缺失和投入的相对不足。马拉松产业的突然勃兴,各方面的准备是不足的,甚至相关主管部门都长期处于惊讶、观望状态。不仅大众运动员和非洲特邀选手不够用,这个产业的上下游各方也都不够。人才不足,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不足,是各种问题频发、重复发生的主因之一,此外就是赛事公司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无法吸引优质人才的加入。即便有财大气粗的金主愿意烧钱,他们更多的投入愿意在明处,在马上能有成效、回报快的环节,而不是人才培养上。
边干边学、边摸索边干几乎成为马拉松路跑产业的一个常态。而肯付费学习赛事管理的,依然是少数。同时,低成本投入也导致招商的压力、运营的压力、工作的负荷、流程的复杂程度加剧,而现有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还处于重压、疲惫之下,出错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每一个事故、错误的发生,都是各种负面因素叠加效应的产物。
甲方思维 大爷心态
明明有经典且合理的赛道而不用,偏偏选择人迹罕至各种不便的高速路和高架桥上;每年赛道都不固定,在赞助商的不同楼盘区域来回切换;非常粗暴地官宣严禁私补严禁穿选手自己的衣服必须统一……
奇葩频出、匪夷所思的背后,无不折射甲方思维、大爷心态。
谁出钱谁说了算。买单者的幕后一方对赛事拥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至于赛事运营是否专业、赛道设计是否合理、跑者体验是否良好、赞助商权益是否得到保护和尊重,基本都不在考虑之内。马拉松之于他们,不过是经济转型的抓手、拉动旅游的突破口、各种形象展示的窗口、政绩工程的柱状图、登陆央视舞台的千年良机,同时,他们还要绝对安全、压缩成本、消除负面等。
很不幸的是,一,路跑产业的甲方几乎没有任何专业性。他们几乎不懂得也不参与体育运动,专业性几乎没有,偏偏他们还是最急功近利的。二,赛事公司的造血能力不强。无法造血或造血能力差,势必处处受制于人。同时,赛事公司还经常被迫去当背锅侠,去当消防队员,为了将来能继续得到出资方的支持、赞助甚至是赛事的举办权、经营权。
这也是目前马拉松产业知名IP特别少的重要原因。国内马拉松赛事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但知名IP非常少。除了保护不够、特色不足等,更重要的原因是有过于绝对强势的甲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赛事公司多得很,不缺你一家,换谁都能办。同时,有许可、准入,自然也有叫停和封杀。
招商艰难 文化缺失
坦率地说,国内马拉松尚处于吃喝的初级阶段,即追求温饱的阶段。选手最关心吃喝,组委会的招牌特色也是以吃喝为主。“服务不够,补给来凑;组织不灵,志愿者还行”的现象比比皆是。更夸张的是,从规定的2.5公里一个补给站发展到2公里一个,甚至1公里一个,赛道补给从专业必需品到当地特色产品,不管合适不合适,一拥而上,一时间各个赛事公司沦落到吃喝的军火比拼。其后果就是,混淆了专业补给与个性补给的界限,娇惯纵容了一批选手,一旦下一届或其他赛事未能满足,就会导致一片谩骂、牢骚,戾气十足。
毕竟,超常规的补给是无法持久的,背后商业开发能否持续支撑是一个未知数。其实,每个赛事活得都不容易。
招商难,是众多中小规模赛事、首届赛事、纯商业赛事面临的共同难题。更何况,眼下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招商难除了经济环境等因素,还与国内马拉松文化的缺失有关。全民健身人群数量仍然不足,体育人口占比仍然非常低,具体到马拉松人口,从最近三年中国田协发布的马拉松报告看,从数量的绝对值和占比,都是非常弱的。虽然我国进入了马拉松产业的周期,但跟欧美国家的同期比,差距依然非常大。这种差距还体现在马拉松文化方面,全民对体育的理解、对马拉松的理解,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即便是绝大多数马拉松跑者,对马拉松文化的理解也比普通民众强不了多少,大约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具体到马拉松赛事上,媒体的报道、围观的市民、交通的管控、衍生品的开发、上下游的开发,都还比较稚嫩。
文化缺失,会加剧招商难;而因为招商难,对文化的投入与建设也会相应减少。不少赛事的问題,多与此相关。而要真正解决,尚需时日,尚需各方的耐心、精心和专心。
学习不够 专业不强
这是赛事公司或执行方的能力与态度问题,学习能力堪忧,是办不好马拉松的原因之一。
这并不分内行与外行。外行未必办不好赛事,只要愿意学习,邀请专业力量的加入。内行未必办得好、办得了马拉松赛事。近几年,有一些赛事搞得混乱不堪、骂声一片,甚至出了人命,最后一查,还真就是所谓的内行人办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体育圈里的人,二是自身就是知名的或高水平运动员。前者习惯了竞技体育赛事的特点和规律,习惯了运动员的绝对服从和自己赛场的权威,突然面对大众选手,而且是好几万人的大众选手,需求各种各样,状况层出不穷,按下葫芦浮起瓢,非常不理解,非常不适应。结果呢,问题多发,甚至直接与选手发生冲突。这一问题在裁判方面格外突出。后者呢,他们办的赛事只考虑赛事的难度和刺激,而找不准广大业余跑者的痛点,分不清粉丝与普通跑者的区别,一旦出了问题回应又简单粗暴,凸显自身管理、经营、情商、公关等多方面的不足。
不管是什么背景出身,不管懂不懂体育,如果不愿意学习,不与时俱进,就很难去办好一场马拉松赛事。
综上所述,办好马拉松赛事需要专心、用心、精心和匠心。办赛事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系统、非常浩大的工程,涉及面广、牵涉面多、人员素质要求高,而且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也是一个不容有失的难题。去盘点那些吐槽的赛事很容易,去分析背后的各种原因也不难。真正去运营好一个马拉松赛事,并逐渐形成一个品牌,打造成一个金色IP,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需要一个宽容的环境,需要一个给力的甲方,需要一个成熟的马拉松文化。
什么样的土壤,开什么样的花。我们还需要耐心、发心、宽容心,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成长。我们今天来谈为什么办不好一场马拉松,并非刻意曝光谁,更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提醒所有的马拉松人:我们还要有敬畏心。
差的赛事基本都是相似的,而好的马拉松各有各的精彩。如果盘点那些差评赛事,原因各异,却总有一些惊人的规律。
人才缺失 投入不足
南昌马拉松证书上数处错误、长春马拉松发生“抢跑事件”、吉林马拉松竞赛规程把半马关门时间标注为6小时,最终引发哄抢奖牌……尽管宣称拥有几百页的赛事运营手册,智美旗下的各个赛事依然状况频出。莫要嘲笑它,其他赛事也好不到哪儿去,比如奖牌上英文不是遗漏就是写错、赛道指示牌文字与标识相互打架,南京马拉松非洲特邀选手集体跑错路……上述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不胜枚举,精细化不足仍然是国内赛事公司普遍存在的致命伤。
那种很低级简单的失误、遗漏、错误等问题背后,直接暴露出相关方责任心的严重缺失、环节与流程的不严谨、盲目扩张后管理的缺位与失职、相关监管方面的不足甚至空白。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相关人才的缺失和投入的相对不足。马拉松产业的突然勃兴,各方面的准备是不足的,甚至相关主管部门都长期处于惊讶、观望状态。不仅大众运动员和非洲特邀选手不够用,这个产业的上下游各方也都不够。人才不足,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不足,是各种问题频发、重复发生的主因之一,此外就是赛事公司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无法吸引优质人才的加入。即便有财大气粗的金主愿意烧钱,他们更多的投入愿意在明处,在马上能有成效、回报快的环节,而不是人才培养上。
边干边学、边摸索边干几乎成为马拉松路跑产业的一个常态。而肯付费学习赛事管理的,依然是少数。同时,低成本投入也导致招商的压力、运营的压力、工作的负荷、流程的复杂程度加剧,而现有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还处于重压、疲惫之下,出错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每一个事故、错误的发生,都是各种负面因素叠加效应的产物。
甲方思维 大爷心态
明明有经典且合理的赛道而不用,偏偏选择人迹罕至各种不便的高速路和高架桥上;每年赛道都不固定,在赞助商的不同楼盘区域来回切换;非常粗暴地官宣严禁私补严禁穿选手自己的衣服必须统一……
奇葩频出、匪夷所思的背后,无不折射甲方思维、大爷心态。
谁出钱谁说了算。买单者的幕后一方对赛事拥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至于赛事运营是否专业、赛道设计是否合理、跑者体验是否良好、赞助商权益是否得到保护和尊重,基本都不在考虑之内。马拉松之于他们,不过是经济转型的抓手、拉动旅游的突破口、各种形象展示的窗口、政绩工程的柱状图、登陆央视舞台的千年良机,同时,他们还要绝对安全、压缩成本、消除负面等。
很不幸的是,一,路跑产业的甲方几乎没有任何专业性。他们几乎不懂得也不参与体育运动,专业性几乎没有,偏偏他们还是最急功近利的。二,赛事公司的造血能力不强。无法造血或造血能力差,势必处处受制于人。同时,赛事公司还经常被迫去当背锅侠,去当消防队员,为了将来能继续得到出资方的支持、赞助甚至是赛事的举办权、经营权。
这也是目前马拉松产业知名IP特别少的重要原因。国内马拉松赛事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但知名IP非常少。除了保护不够、特色不足等,更重要的原因是有过于绝对强势的甲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赛事公司多得很,不缺你一家,换谁都能办。同时,有许可、准入,自然也有叫停和封杀。
招商艰难 文化缺失
坦率地说,国内马拉松尚处于吃喝的初级阶段,即追求温饱的阶段。选手最关心吃喝,组委会的招牌特色也是以吃喝为主。“服务不够,补给来凑;组织不灵,志愿者还行”的现象比比皆是。更夸张的是,从规定的2.5公里一个补给站发展到2公里一个,甚至1公里一个,赛道补给从专业必需品到当地特色产品,不管合适不合适,一拥而上,一时间各个赛事公司沦落到吃喝的军火比拼。其后果就是,混淆了专业补给与个性补给的界限,娇惯纵容了一批选手,一旦下一届或其他赛事未能满足,就会导致一片谩骂、牢骚,戾气十足。
毕竟,超常规的补给是无法持久的,背后商业开发能否持续支撑是一个未知数。其实,每个赛事活得都不容易。
招商难,是众多中小规模赛事、首届赛事、纯商业赛事面临的共同难题。更何况,眼下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招商难除了经济环境等因素,还与国内马拉松文化的缺失有关。全民健身人群数量仍然不足,体育人口占比仍然非常低,具体到马拉松人口,从最近三年中国田协发布的马拉松报告看,从数量的绝对值和占比,都是非常弱的。虽然我国进入了马拉松产业的周期,但跟欧美国家的同期比,差距依然非常大。这种差距还体现在马拉松文化方面,全民对体育的理解、对马拉松的理解,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即便是绝大多数马拉松跑者,对马拉松文化的理解也比普通民众强不了多少,大约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具体到马拉松赛事上,媒体的报道、围观的市民、交通的管控、衍生品的开发、上下游的开发,都还比较稚嫩。
文化缺失,会加剧招商难;而因为招商难,对文化的投入与建设也会相应减少。不少赛事的问題,多与此相关。而要真正解决,尚需时日,尚需各方的耐心、精心和专心。
学习不够 专业不强
这是赛事公司或执行方的能力与态度问题,学习能力堪忧,是办不好马拉松的原因之一。
这并不分内行与外行。外行未必办不好赛事,只要愿意学习,邀请专业力量的加入。内行未必办得好、办得了马拉松赛事。近几年,有一些赛事搞得混乱不堪、骂声一片,甚至出了人命,最后一查,还真就是所谓的内行人办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体育圈里的人,二是自身就是知名的或高水平运动员。前者习惯了竞技体育赛事的特点和规律,习惯了运动员的绝对服从和自己赛场的权威,突然面对大众选手,而且是好几万人的大众选手,需求各种各样,状况层出不穷,按下葫芦浮起瓢,非常不理解,非常不适应。结果呢,问题多发,甚至直接与选手发生冲突。这一问题在裁判方面格外突出。后者呢,他们办的赛事只考虑赛事的难度和刺激,而找不准广大业余跑者的痛点,分不清粉丝与普通跑者的区别,一旦出了问题回应又简单粗暴,凸显自身管理、经营、情商、公关等多方面的不足。
不管是什么背景出身,不管懂不懂体育,如果不愿意学习,不与时俱进,就很难去办好一场马拉松赛事。
综上所述,办好马拉松赛事需要专心、用心、精心和匠心。办赛事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系统、非常浩大的工程,涉及面广、牵涉面多、人员素质要求高,而且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也是一个不容有失的难题。去盘点那些吐槽的赛事很容易,去分析背后的各种原因也不难。真正去运营好一个马拉松赛事,并逐渐形成一个品牌,打造成一个金色IP,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需要一个宽容的环境,需要一个给力的甲方,需要一个成熟的马拉松文化。
什么样的土壤,开什么样的花。我们还需要耐心、发心、宽容心,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成长。我们今天来谈为什么办不好一场马拉松,并非刻意曝光谁,更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提醒所有的马拉松人:我们还要有敬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