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探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差异,进行差异教学。
  [关键词]尊重 个性差异 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15-01
  
  一、学生个性差异的概念及其表现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稳定的特征上的差异。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同时它也是教育的依据。无论教育者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无论教育者以爱心和智慧在孩子成长的事业上做了多少工作,他所教导的学生最终仍然会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只有研究和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不同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个体内和个体间:
  个体内的差异是指学生存在素质结构上的差异,比如说不同的学生具有的不同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同一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在智力的不同侧面具有差异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因而越发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个体间的差异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智力、能力、兴趣、心理、性格等方面。个体之间因个人智商分数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即使是两个智商相同的儿童,他们的智力分数构成也可能存在很大不同。不同的学生在注意、记忆、感知、观察、想象等一般能力及文学、科学、艺术等特殊才能方面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会带来不同的学习结果,不同的心理差异会招致不同的评价。学生间个性差异最明显的是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现实的态度和活动的意志特征上。
  二、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是说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构建差异教学要做到:
  (一)转变观念,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英国教育大臣在评价中国的教育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式的教育,的确使平民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千千万万个丘吉尔。”教育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才能避免失去千万个丘吉尔。只有正视学生差异,才能使各类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适应新的国际人才竞争,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人才济济、全面发展、充满活力的国家。
  (二)创设环境,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我们从事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要善于挖掘学生隐藏的潜能,使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身体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实施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从而充分展示自己。这对落实纲要精神,突显学生的个性、主体性,激扬其创新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尊重差异,增强主动学习信心
  由于受先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之间往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应从学生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培养他们,以细致的工作态度研究学生的听课状态、思维特点,找出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心。
  (五)结合差异,实施差异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都具有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他们都不愿意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给予。他们往往会从自身内在需要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信息。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人而异,实施差异分层教学。
  (六)升华差异,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外界给学生传递的思想或者知识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加工、储存。因此,教学势必应从差异出发,锻炼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约束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己、开发自己。
  三、小结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都能取得最大的收获。教育者任何时候,都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前提,进行差异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应其能力水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其自身最大限度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正在从“独奏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不断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继承性的学习转向创新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正在由单向控制向双向交流转变。教师要永远走在教学的前面,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去发现知识,发展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岗英.管理心理学新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M].华东师大中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到来。社会时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旧式、传统的语文阅读只重视课内阅读,这种教学已经落后对人才的培养。现今的语文教学,必须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的道路,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本篇学术论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开展论述,从理论到实践做科学的分析与论述,同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语;阅读;不适应;课外阅读(作用、方法、信心、班
[摘要]“和谐统一”的文艺理论观点是贯穿贺拉斯《诗艺》整体思想体系的重要原则。本文试图从选材、语言、情节等角度,分别阐述《诗艺》中蕴含的“合式”原则,进而比较中西古代和谐观的异同。  [关键词]诗艺 和谐 统一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96-01    “和諧统一”的文艺理论观点是贯穿贺拉斯《诗艺》整体思想体系的重要原则。西方
[摘要]理科生因为没有高考的压力,对政治的学习定会有所松懈,再加之政治教学本身存在缺陷,所以,高中理科陷入了恶性循环,政治教学的目标和效果都达不到,所以有必要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做一定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理科生 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模式 讲座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24-01    当前高考采用“3 X”
摘 要:小学数学一直备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科,要求教师创新出新型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说明了小学数学面临的主要阻碍,阐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一系列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方法,
[摘要]新闻的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权威精神。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准确的报道,将事实完整地传递给读者。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其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服务,不代表某一团体的利益。文章对中西新闻专业主义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中外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异同,并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本土化改造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广泛推广,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学生日益成为重要的网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进步。本文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概念及起源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相应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趋利避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教学形式下对计算机课程整合的认识,以及以整合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整合手段,论述了如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现整合。  [关键词]整合理论 计算机教学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37-01    一、课程整合的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学生就业率在近年来出现降低的趋势,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地方高校本身的培养思想方法、培养队伍的建设等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忽视实践环节的教育是目前大学教育的通病,所以,改革高校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  [关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陶行知先生主张的“艺友制”对此项培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是新时代下,“艺友”的涵义需要与时俱进。开卷有益、案例分析、观摩教学和实践操作等具体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应用“艺友”的理念来进行组织。  [关键词]艺友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91-01    学前教育专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对于司法的影响逐步显现,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舆论发出的各种声音也影响着司法活动的过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现阶段我国没有制定舆论监督的相关法规,舆论对于司法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在实践中又出现了“媒体审判”以干扰甚至威胁司法权独立行使之势。只有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才有利于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实现,才有利于社会公正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