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与多向思维通过写作练习迸发出来,从而强化学生对基础写作技巧的把握,提高教学质量。思维导图可以将多向思维形象化,能够充分开发小学生的左右脑机制,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满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习作教学 意义 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习作的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思维导图能够将小学生的多向思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对小学习作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习作教學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最早源自于英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我国引进,到二十一世纪已经被教育界与工商界广泛应用[1]。思维导图是将一个思考的中心点进行发散,使其再生出多个节点,从而将多向思维进行形象化的表达,以强化大脑的记忆能力。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能力。其主要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常是教师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而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形象化方式表达,并且由于思维导图能围绕一个中心点扩散出其他的节点,因此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知识进行主动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从而转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局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根据一个中心点拓展出其他许多节点,而所拓展出的节点又与中心点都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任何一个节点展开联想,从而加深了对思维导图中心点的理解。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不同,所以拓展出的节点也会有所不同,在小学习作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从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可以互相参考彼此的见解,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三)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助于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加强联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教育启蒙状态,缺乏社会经验与阅历,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很难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多向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维导图在片段习作中的应用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其中,片段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加大课外阅读量,从课外阅读中,找到最令自己记忆深刻的片段,对此进行摘抄记录,从而加深对这段素材的记忆力[3]。在写作训练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模式,以教师的命题为中心,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或者在课外阅读中收集的素材作为拓展的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例如,在“课间十分钟”的片段训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内,仔细观察学生们的动态,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有话可说”,将自己观察的细节作为思维导图的节点,进而成为写作素材。
(二)思维导图在素材选择上的应用
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通常面临着不懂如何选择素材的难题,并且怎样围绕主题发挥,才能不偏离题目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比较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例如:在“开学的第一场雪”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开学时下的一场雪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从而向外拓展思维,那天的雪是大雪还是小雪?呈现了什么样的景象?那天发生了什么让你记忆深刻的事?这件事里都有哪些人?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形成自己的导图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
(三)思维导图在自命题习作中的应用
自命题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命题的训练过程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学生在自命题习作训练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己的素材库,激发自身的写作灵感。例如,在以“秋”为主的自命题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够将“秋”的概念形象化,在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围绕“秋”的中心,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展开联想,并结合实际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
【结 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小学习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习作的难点主要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结合学生的记忆力展开写作的训练。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写作灵感转为形象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小学习作教学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赖淑亮.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9)
【2】王桂香.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J】.神州(下旬刊),2015(9)
【3】蒋志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4】耿淑梅.思维导图,为写作助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7)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与多向思维通过写作练习迸发出来,从而强化学生对基础写作技巧的把握,提高教学质量。思维导图可以将多向思维形象化,能够充分开发小学生的左右脑机制,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满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习作教学 意义 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习作的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思维导图能够将小学生的多向思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对小学习作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习作教學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最早源自于英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我国引进,到二十一世纪已经被教育界与工商界广泛应用[1]。思维导图是将一个思考的中心点进行发散,使其再生出多个节点,从而将多向思维进行形象化的表达,以强化大脑的记忆能力。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能力。其主要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常是教师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而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形象化方式表达,并且由于思维导图能围绕一个中心点扩散出其他的节点,因此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知识进行主动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从而转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局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根据一个中心点拓展出其他许多节点,而所拓展出的节点又与中心点都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任何一个节点展开联想,从而加深了对思维导图中心点的理解。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不同,所以拓展出的节点也会有所不同,在小学习作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从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可以互相参考彼此的见解,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三)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助于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加强联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教育启蒙状态,缺乏社会经验与阅历,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很难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多向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维导图在片段习作中的应用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其中,片段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加大课外阅读量,从课外阅读中,找到最令自己记忆深刻的片段,对此进行摘抄记录,从而加深对这段素材的记忆力[3]。在写作训练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模式,以教师的命题为中心,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或者在课外阅读中收集的素材作为拓展的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例如,在“课间十分钟”的片段训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内,仔细观察学生们的动态,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有话可说”,将自己观察的细节作为思维导图的节点,进而成为写作素材。
(二)思维导图在素材选择上的应用
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通常面临着不懂如何选择素材的难题,并且怎样围绕主题发挥,才能不偏离题目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比较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例如:在“开学的第一场雪”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开学时下的一场雪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从而向外拓展思维,那天的雪是大雪还是小雪?呈现了什么样的景象?那天发生了什么让你记忆深刻的事?这件事里都有哪些人?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形成自己的导图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
(三)思维导图在自命题习作中的应用
自命题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命题的训练过程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学生在自命题习作训练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己的素材库,激发自身的写作灵感。例如,在以“秋”为主的自命题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够将“秋”的概念形象化,在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围绕“秋”的中心,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展开联想,并结合实际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
【结 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小学习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习作的难点主要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结合学生的记忆力展开写作的训练。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写作灵感转为形象化,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小学习作教学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赖淑亮.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9)
【2】王桂香.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J】.神州(下旬刊),2015(9)
【3】蒋志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4】耿淑梅.思维导图,为写作助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7)